采集血样录入全国打拐认亲DNA数据库并经公安部比对成功 经开区警方助两名失踪人员回家
□记者 陈永团 文/图
本报讯 “妈妈,我想吃饺子,我想回家!”4月16日上午,周口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会议室内,天津籍失踪人员胡某某正与家人视频,视频的另一端,70多岁的父母激动得泪流满面,24年了,终于等到这团圆时刻。与此同时,失踪了16年的河南巩义籍男子朱某某也与父母见面团圆。
今年3月15日,公安部组织开展打拐认亲“团圆行动”,周口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成立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团圆行动”领导小组,在全局抽调精干力量组织“团圆行动”工作专班。工作中,民警们积极主动到辖区的乡办、行政村、救助站、福利院等区域对流浪人员、来历不明儿童逐一登记造册、采集血样,及时录取公安部打拐系统,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成功比对出两名失踪人员。经仔细核对多方面信息,最终确定一名是24年前天津市宁河区失踪人员胡某某,另一名是河南省巩义县16年前失踪的儿童朱某某。 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警方立即分别与天津、巩义警方取得联系。
在认亲现场,胡某某一眼就认出了前来接她回家的哥哥,“哥哥,哥哥!”她快步上前紧紧抱着哥哥。据其哥哥介绍。1977年出生的胡某某智力残疾,1997年的一天,胡某某突然走失,家人到处发布寻人启事,找了几年也没有结果,但全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妹妹的念头。 2017年,看到央视播出的寻亲节目后,年迈的父母愈加思念失踪的女儿,便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做了DNA,并输入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几天前,当警方通知我妹妹在河南周口找到时,我们全家都很激动,真心感谢周口的警察同志,你们辛苦了!”胡某某的哥哥向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民警深深鞠躬致谢,并将一面写有“警德高尚 仁心助民”的锦旗送到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张国华、刑侦大队负责人宋东营手中(如图)。
和天津籍失踪人员胡某某一样,河南巩义籍失踪人员朱某某也是幸运的。2005年,年仅15岁的朱某某突然失踪,由于其智力存在缺陷,父母焦急万分,四处寻人,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及当地媒体发布寻人启事,结果却一无所获。16年来,家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听说哪里有年龄相仿失踪的男孩信息,他们就立即前去查看,但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一周前,朱某某的父亲突然接到巩义警方电话,说孩子在周口警方的努力下找到了,让他们抓紧时间来认亲。看到16年后孩子的照片,虽然容貌变化很大,但朱某某父母还是一眼就认出这正是他们失踪多年的儿子。
认亲会上,朱某某的母亲抱着孩子失声痛哭,朱某某也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愿放开。
据悉,这是今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以来,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首例认亲活动。自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该公安分局坚持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需要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扬为民服务精神,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