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道客户端
2021-04-20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 通讯员 王卫平 王国威
近年来,郸城县新城街道党工委始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贯穿于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全过程,坚持党建引领,“五新”并举,着力打造群众精神高地,文明淳朴健康的时代新风逐步形成。其中,丁老家、罗堂、孔桥、闫庄、张号楼社区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县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弘扬新理念,摒弃老观念。街道党工委结合社区实际,细化街道移风易俗有关规定,以自然村为单位分别召开群众代表会议,通过身边人现身说法,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好处,引导村民在看中学、在听中悟、在学中提升。结合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制作宣传版面12块、绘制文化墙1100平方米,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1300份,邀请街道文明宣传队开展专题讲座8次,并经常在社区微信群发送移风易俗相关知识,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育新风尚,取代老传统。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报告制度,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用党风政风带文明新风。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推荐评选活动,选树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并召开大会隆重表彰,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红色文化熏陶作用,讲述革命老区光荣历史和感人至深的德孝故事,把尊老敬贤、勤俭节约等优良家风家训渗透到群众生活习惯中。
壮大新力量,整合老队伍。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从社区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中选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的同志为成员,成立红白理事会,对婚丧喜庆事宜进行全程监督,并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实现了红白事由“民办”到“村办”的转变,有效解决村民办事无人过问、程序繁杂、浪费严重等问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模式,组建有116名志愿者的文明实践队伍,每周宣传一次党的政策、帮助村民打扫一次卫生,每月征求一次意见建议、办理一件便民实事,让困难村民从点滴小事中感受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焕发新面貌,改变老样子。坚持把搞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结合社区商业繁荣的实际情况,在建材批发市场、沿街商铺开展综合整治,清理卫生死角100余处,清运陈年垃圾400多立方米,清除牛皮癣小广告420余处。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投资80万元新建1座垃圾中转站,配备600多个垃圾桶和垃圾箱,社区全面实行环卫保洁市场化,做到了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日产日清。积极发动群众,搞好门前屋后卫生先后共整治坑塘3个,维修路面360平方米,新栽植绿化树木2600株,改造提升绿化带1200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建立新制度,改善老规矩。建立村规民约,坚持内容具体、措施量化、便于执行、易于监督的原则,对传统村规民约广泛征求意见,对行之有效的继续深化、坚持实施,对不相适宜的及时修正、改进完善,为推动实现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红白理事会,完善工作章程、操作细则等制度,采取日常监督、全程服务等方式,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建立红娘协会,社区拥有注册红娘16人,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提供婚姻服务,有效遏制婚介乱收费、高收费现象,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
[责任编辑:王丽]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