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懒汉”致富记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付永奇

2021-04-23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付永奇 通讯员 刘飞

4月23日,天刚蒙蒙亮,许多村民还沉浸在睡梦中,商水县袁老乡马河村马云庆夫妇便起床开始收拾家务,打扫院子,接水做饭。一个小时后,老两口吃罢早饭收拾停当,又开始忙碌起渔网编织来。

马云庆年近七旬,头脑灵活,今年刚学会编织渔网。“我手脚笨,只会编渔网框,一天下来能编三四十个,己经足够我俩日常花销了。”马云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脱贫了,咱更要加油干,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之前,马云庆是村民眼里的“懒汉”。

2018年,常年在外打零工的马云庆夫妇回到家乡,基本没挣什么钱。为给患有糖尿病的妻子看病,积蓄花去大半,再加上二人年纪偏大,又没有其它经济来源,马云庆一家的生活陷入窘迫的境地。驻村工作队核实完他家的基本情况后,及时把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给二人办理了低保。

自从当上贫困户,老马自认为踏进了“保险箱”,整日逛街聊天、打牌下棋,无所事事。

由于房屋年久失修,马云庆家的三间瓦房漏雨严重,驻村工作队便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2019年9月,当村干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时,他非但不高兴,还要村干部帮他搭建临时住房。找好临时住房还不算,他又以年纪大为由,让村干部帮他扒房。村干部无奈,反复给建筑队交涉,才免除掉他家扒房费用。建房过程中,老马又和邻居发生了纠纷。双方僵持不下,村干部又赶紧出面“灭火”。房子建好后,老马又要求村干部给他盖厨房和厕所。村干部难为地说:“危房改造只改造主房,厨房和厕所要自建。”老马不听,又找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把老马家的情况反映给乡里,县乡两级多方筹措资金帮老马一家解决了难题。

“老马,这回你总该满意了吧!”村干部半开玩笑地说。“满意是满意,如果能把俺家的院墙再给建好就好了。”老马有点得寸进尺。“老马,上级部门帮助咱,是让咱们勤劳致富,不是一味地伸手要物要钱。‘坐在门囗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思想可要不得。”村干部略显生气地说。

老马听后,若有所思。不久,老马买来水泥和沙子,在妻子的帮助下,掺沙、拌灰、和泥,很快一道美观的围墙便砌好了。剩下的破砖烂瓦,老马也派上了用场,在庭院里修了一条小路,下雨也不踩泥了。

老马变了,那个整日爱“哭穷”、爱抱怨的老马,怎么突然间变勤快了?

原来,当时村里要选聘保洁员,每月工资600元,条件之一就是要踏实能干、任劳任怨。左思右想,老两口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参加。老马向村干部打包票,一定改变以前“张嘴谈条件,伸手要好处”的懒毛病,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经过村“两委”商议,决定给马云庆夫妇一个月的试用期。

从此,马云庆像换了一个人,每天一大早骑着三轮车带着妻子打扫街道、捡拾垃圾等。以前脏乱差的街道变得既干净又整洁,村民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打扫完卫生,老马又从渔网厂领来渔网架编织渔网。渔网厂的老板打趣他说:“老马,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老马也不反驳,顺口编了句顺口溜回他:“幸福不是‘等靠要’,要靠双手来创造。”

去年11月份,老马一家顺利脱贫。怕老马思想上有顾虑,驻村工作队找到老马解释道:“脱贫不脱政策,你家脱贫后还可以继续享受帮扶政策。”其实,老马早就盼望着脱贫这一天呢!

“现在俺家日子好过了,收入也增加了,不摘下贫困帽怎能甩开膀子奔小康。”老马比划着,做出奔跑的动作。众人都被老马开心的动作逗乐了。②3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