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道客户端
2021-04-26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朱东一 文/图
近日,“考古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考古人在淮阳”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活动邀请全国劳模、河南省人大代表、淮阳县时庄村党支部书记时兴荣讲述考古人在淮阳的点滴故事,分享田野考古工作与当地扶贫攻坚的发展经验。
时兴荣在北京大学讲脱贫攻坚
时兴荣以“文物保护利用——时庄村振兴发展的持久力量”为题发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时庄村在粮仓遗址的文物发掘、保护、利用中的故事。时兴荣说,乡村干部要有“大象肚子、兔子腿,还要长个八哥嘴”,即能容人容事,为村民办事要手勤、脚勤,调解矛盾、宣传政策要以文化人,想群众之所想。党员心里有初心,党的形象不受损,支部心里有群众,群众永远跟党走。在他的带领下,时庄村致力于发挥好、保护好、利用好考古文物发掘的机遇,转变思想观念,将文物发掘、文物保护、文物利用作为时庄村各项事业开展的重心,为时庄村未来的发展厘清思路、定准方向。他的演讲引来在场北京大学学生的阵阵掌声。
精彩的演讲迎来学生阵阵掌声
据了解,2021年4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口市文物考古所联合发掘的河南淮阳时庄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仓城,对研究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管理和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价值,也对夏王朝早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文物保护工作的高效推进展现了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与农村新型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效结合的全新发展道路。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旨在鼓励学院党员深入基层,立足考古专业,挖掘文物资源优势,增强贫困地区群众内生动力,强化文旅资源融合帮扶,以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曹艳朋表示,时庄粮仓遗址在发挥自身考古学价值之余,应结合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在公共考古、乡村振兴、产业转型与文化发展等方面拓展多元化价值,助力乡村未来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高度评价时兴荣的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我们要守好魂和根,才能记住来时路、看清脚下路、坚定前行路,用时代精神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高度赞赏时兴荣的奋斗精神和所获成就,并进一步指出掌握正确群众工作方法和群众工作路线的重要性,学术研究走到乡村去,通过学术研究推动乡村建设,让考古工作惠及民生。
活动结束,陈建立为时兴荣颁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年导师聘书。②10
[责任编辑:李欣]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