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道客户端
2021-04-28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
图为张福丽博士(左二)在张小花大棚指导。
“张博士给俺带来‘益生菌’,这大棚地再也不怕重茬了,西红柿很爱喝,你看,一棵苗分两层,下面一层已经结果、上面一层刚开花,再过两个月又是大丰收。”4月27日,春阳正暖。郸城县李楼乡李小楼村张小花家的蔬菜大棚里,2500多株西红柿正沐浴着温室大棚调节后的25摄氏度暖阳,枝头金灿灿的花儿怒放,茎底部刚结出的小西红柿通体青绿,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张小花一边打理花儿受粉,一边满心喜悦地告诉记者。
图为张福丽博士查看西红柿长势。
今年48岁的张小花和丈夫在村里承包了30多亩土地,一半种庄稼、一半种蔬菜,共育有6个大棚,年收入2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张小花所说的张博士,是周口师范学院的农学博士、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郸城县副县长张福丽,驻地帮扶郸城县菌肥代替化肥减量增效服务;“益生菌”便是张福丽博士带领她的研发团队,根据郸城县土壤情况进行测土配方,结合小麦、蔬菜、果树易发病而研发出来的微生物菌肥。
图为张福丽博士查看小麦用菌肥后抗病情况。
“俺村一共有42个大棚,棚内一年四季生产的春玉米、豆角、西红柿、芹菜、娃娃菜、秋白菜、花菜、辣椒、黄瓜等10多个农副产品,是县城久鸿市场的热销产品。靠这42个大棚,带动了7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李小楼村党支部书记李佰祥欣慰地说,“有的棚从10多年前就开始种,重茬栽种、化肥连年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各种病害发生严重,现在张博士团队和周师驻村工作队连续帮扶,让俺这土地喝上了益生菌。因为这种菌肥是活的微生物,它激活了板结的土壤,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可以说是土地焕发了第二春。蔬菜产量、品质提升好多。”
张福丽告诉记者,她的团队为郸城共研发出了微生物菌肥和菌剂两种产品,一种是像常规肥料一样耕种施肥、后期追肥,逐步替代化学肥料,一种是叶面喷洒。3年来陆续免费应用于郸城县高标准农田的小麦和玉米、大棚蔬菜、果树等田地700多亩,效果良好。这种菌肥的活菌主要用于预防土壤板结、营养比例失衡、有机质含量低、酸化盐化,特别是克服重茬障碍。
图为张福丽博士查看李红彦家大棚油桃长势。
在胡集乡李庄村李红彦家9个果蔬大棚里,辣椒苗儿正旺,村民移栽忙;油桃刚刚挂果,一棵树30个桃子渐渐压枝头;洋葱叶片肥厚青绿,葱头刚刚进入膨胀期,1个月后即可上市……李红彦和妻子欧爱荣忙得不亦乐乎。
“张博士,你来啦,来来来,快来看俺家的桃树,你给的那菌肥真有效,这一棚今年第一年挂果,我一棵只留30个。5月中旬我请你来吃上品油桃,你要是不来我给你送去。”欧爱荣一把拉住张福丽的手,亲切得像亲姐妹一样。一眨眼,欧爱荣又想起一件事:“张博士,俺的洋葱用过菌肥的长势青绿,但有一片空地种的洋葱,没有洒菌肥,现在出毛病了,我带你赶紧去帮俺诊治一下。你看看这一小片洋葱叶子有一点发黄、变枯,这是咋回事?”“这是灰霉病,我明天再给你带点专克它的菌肥。”张福丽的回答,让欧爱荣高兴不已,非要留张福丽在家吃饭。
图为张福丽博士查看李红彦家洋葱抗病情况。
据悉,周口师范学院为推进周口国家农高区(郸城核心区)建设,在郸城县设有科研基地,张福丽博士的团队和周口师范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常驻这里开展科研工作,通过科技注入,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有力助推农业大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①5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