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物里的周口: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瓶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5-10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苑美丽

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瓶

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瓶

李鸣钟故居

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瓶

我是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瓶,又名古瓷流韵天球瓶。静谧的空间里,我站在周口市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瞅瞅四周的兄弟姐妹,我偷偷笑了。虽没有长睫毛和双眼皮,但我可是个十足的“混血儿”。技艺精湛、图案华贵、色彩艳丽,我的稀有性和珍贵性常常让来访者惊叹不已。和青花瓷相比,我更加瑰丽多彩,人称文物界的“米兰·可儿”。

“瓶”届“混血儿” 内涵且美好

为什么我被称为“混血儿”呢?因为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而我则是天球瓶的一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有“身份证”。我高34.3厘米,口径5.5厘米,腹围61.3厘米,长颈、直口、腹部呈圆球形状,玉璧底内刻寄托年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方形篆书款。明清瓷器中,有一些不题写本朝年款或堂名款,而题写前朝的年号款识,以表达对前朝曾达到工艺水平的一种崇敬和缅怀,称之为寄托年号款,也简称寄托款。实际上,我是光绪年间出生的。

我的出生地在景德镇,但浑身上下又布满了西亚佛教元素。快看,红、粉、绿、黄的云朵像玫瑰花一样紧紧簇拥在一起布满我全身,成了我漂亮的衣裳,人称五彩祥云。祥云以浮雕、透雕、浅刻等技法,镂空凹凸,层层交错,立体感十足,像是3D版万紫千红的花海世界,吸引了十八罗汉来嬉戏打闹,笑的皱纹都出来了。他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面额饱满,鼻宽且丰,两眼微闭,两唇微翕,欲言又止,神态悠然自得,表情异常生动,衣纹随风飘扬、流畅自如、富有动感,整个画面和谐美好,像身处世外桃源,又如身临仙境天堂。

忘了跟你说,我脖子像天鹅一样修长。我往这一站,亭亭玉立,苍龙盘绕脖颈,十八罗汉环绕我身。苍龙是中华民族吉祥的化身,十八罗汉是佛教里永驻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我把中华文化与西域文化融合在一起,既是中西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又是当年五彩瓷器烧制技艺达到巅峰的有力见证。我果然是招人喜欢!你要是不相信,赶紧来周口博物馆看看我,我怕看的人多你得排队。

“瓶”生多舛 流落周口方安家

我出生于清代这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瓷器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形成了景德镇窑一花独放的局面。回望过去,我的身世已无从确定,可能是宫廷委托行业大佬景德镇窑独家定制,也可能是来自民窑的佼佼者,也可能是重返祖国的外销瓷,但不管怎样,我成了实打实的“限量款”,曾被安放在皇家大院,是地道的“贵族出身”。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我也经历了一番颠沛流离,后来沈丘籍爱国民主人士李鸣钟将军把我带回故乡,1954年沈丘县委宣传部又把我捐赠给国家。现在,我在周口市博物馆享受岁月静好。

“瓶”生无憾 惟愿静好

我的烧制工艺也是十分考究的,需要二次烧制才能形成完整瑰丽的玲珑瓶。景德镇的陶瓷专家先要使用圆雕的技法,用高能有机土勾勒出我圆鼓鼓的肚子,修长的脖颈,但此时我只是一个灰突突的瓶子站在火堆旁,等待定型。第一次烧制确定我形状,我便开始“化妆”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八罗汉那慈眉笑眼的神态,苍龙那曲折盘旋的角度,都是景德镇专家们仔细打磨,一次次尝试才能确定完成的。接着是上色,穿上“五彩衣服”后再次烧制,我才实现华丽变身,大家才能够看到如此美丽有着异域风格的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瓶,然后我被“护送”到清朝皇家大院,与琳琅满目的珍宝为伍。

在静中思考,在静中永恒。当一切尘埃落定,我静静站在周口市博物馆的玻璃橱窗里,等待每一位来此参观、学习的市民。听他们对我这一生“瓶路”坎坷的感慨,我十分庆幸如今还能完好保存在这里,供人们了解瓷器的艺术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融合,这一“瓶”生足矣。②10

扫码可在周道APP上听《文物里的周口》音频,看栏目稿件。

[责任编辑:赵文琪]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