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修好“下基层”这门“必修课”

来源:大河网

作者:

2021-05-17

“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反复强调基层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党的各项事业最终都落脚在努力谋求人民幸福,需要不断锤炼更高群众工作水平的党员干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基层工作是与群众最直接打交道的工作,能在长期实践中全面真实地了解基层,深入基层,建设基层,年轻干部应当牢牢坚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的“基层路线”。然而,现实中有些年轻干部思想不正,态度不端,陷入基层“镀金”的认识误区。

“玉不琢,不成器。”对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苗子来说,只有在基层一线的复杂实践中经受千锤百炼,才能成长为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接班人”。

坚持立足基层深入一线,锤炼年轻干部,促使年轻干部阅历在一线积累、认识在一线深化、能力在一线锻炼,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帮助年轻干部“壮体格”,“下基层”也成为年轻干部的“必修课”之一。

守善学之道,磨炼钢铁意志。“千磨万击还坚韧”,基层是各项事业的战斗堡垒,更是为民服务的“神经末梢”,基层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做好基层工作,首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把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视为干事创业的理想准绳。“略裕于学,胆经于阵”, 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年轻干部只有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勇于在基层、在乡镇、在一线摸爬滚打,才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路越走越稳。下基层,解民意。

立鸿鹄之志,寻找实践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无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都需要年轻干部在艰苦复杂的基层环境中接受锻炼、经历考验、贡献力量。“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融入基层干事创业的浪潮,用实践检验真理,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扎实实转化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祖国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硕果的生动实践。

树为民之心,练就阳光心态。“千金散去还复来”。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牢固根基。当前正值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年轻干部要争当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更要将“为民之心”作为决胜之要。伟大事业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容易产生心浮气躁情绪,也可能耐不住寂寞、受不了委屈、经不起考验。然而,基层“摸爬滚打”的日子,正是培养“阳光心理”的绝佳环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容对待进退留转,不嫉妒、不自弃、不埋怨,方可善作善成,不负韶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们必须深入基层,和基层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真正掌握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和群众真心诚意交朋友,建立深厚的感情。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想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到基层的熔炉中锻炼自己,去娇气,接地气,长志气,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陈俊如)

[责任编辑:凡留威]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