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
2021-05-18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的《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显示,北上广三地网约车司机每日平均工作时间为11.05小时,一周出车7天的网约车司机占比高达74.76%,出车在5天以下的司机群体比例不足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租车、网约车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网约车司机因工作强度大导致猝死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一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上给公司开,下午给中石油开,晚上给自己开”,这句流传在网约车司机群体间自嘲,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生存现状。
为了防止网约车司机过度劳动,影响司乘安全,此前某网约车平台也曾推出过“出车4小时强制休息20分钟”的防疲劳驾驶机制,但在“多劳多得”的行业属性的刺激下,仍有很大一部分司机不愿就此停下休息。相比于“996”“007”这类困在写字楼的被迫加班的“打工人”而言,无形捆绑在驾驶座的司机群体更像是出于一种“主观意愿”而为之,但这真的是自身的主动选择吗?
要知道,早高峰,晚高峰,夜高峰的在线时长,对于司机很重要。由于早高峰和夜高峰赚钱速度相对较快,这导致司机一旦出车,基本全天在外。在这样的平台规定下,对于司机群体而言,意味着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潜在危害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送外卖”副处长也曾转战网约车进行深入调研,发现网约车司机司机比外卖骑士困得更深。除了体力消耗,网约车司机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司机和乘客极其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随之而来的差评和投诉,会对他们的收入产生显著影响,这是一种“比身体消耗更痛苦”的情感消耗。
不仅如此,部分网约车平台还会利用其相对垄断的有利地位,形成平台、司机、用户三方之间的关系失衡,抽取高额服务费,这对于司机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反过来,将有更多的司机选择加大工作量,将自己被迫困在驾驶座上,无形之中,形成了恶性循环。
网约车司机群体的现状,并未在更大范围引起关注和重视,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和网约车平台给予司机更多关怀,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这也是维护司乘安全的应有之举。
文/杨茜丹(上海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赵文琪]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