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正本清源入脑入心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1-05-20

郑栋

4月28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青同志生动形象地为市委党校春季班全体学员上了一堂精彩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专题辅导报告,强调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很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事关维护党的历史、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国家政治安全,必须正本清源、旗帜鲜明、常抓不懈。报告站位高远、内容全面,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通过认真学习聆听,我们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它无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事实,通过诬其史、篡其史、去其史,掩盖历史的真相,动摇已有价值体系,影响人们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有力地抵制了国外、国内各类不良思潮的侵袭。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目前仍是西方敌对势力手中的一张王牌,在国内,仍然有历史虚无主义滋生漫延的土壤。所以,我们识别和抨击历史虚无主义,要充分认识到斗争的全面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树立坚持斗争的群众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具体性原则,不断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画皮,让历史的天空更加清朗。

二、深刻感悟,剖析根源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危害。其一是动摇理想信念,混淆是非观念。其二是影响党的光辉形象和坚强领导,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其三是消解文化自信,将文化发展引向歧途。抹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扬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容易让人民陷入犹豫彷徨的不自信状态,从而产生疑问和迷茫,导致人民迷失方向、丧失斗志。

(二)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其一是源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敌视与破坏企图。从我们党诞生之日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抹黑和诋毁从未停止,将来也不会主动停止。其二是一些社会成员的非理性心理和活动。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把个人失败、情绪失意的原因归结为他人和社会,主动附和历史虚无主义,以此发泄不满、逃避责任、寻求慰藉。这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非健康社会心理,应该客观看待、积极疏导。其三是一些人为吸引眼球、谋取利益而传播历史虚无主义。

三、正本清源,坚决抵制

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只有采取长远的、根本性的策略,才能消除其危害。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的正确态度,最根本的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正确的唯物史观和丰富生动的成果引导舆论和教育民众。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从实践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将历史人物与事件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评判,尊重历史的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连贯性和继承性。

(二)要坚持学史增信。要加强历史研究特别是近现代史和党史知识传播普及,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本领,做到学史明理、学时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要深刻领会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对新形势下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种种"变异"充满信心。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历史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深刻揭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评价和对待党史、国史上的失误和曲折。

(四)要强化网络监管。要加强网络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健全网络法律制度,有效抑制敌对分子的造谣生事,约束非理性传播活动,净化网络空间,培养负责任的网络公民,坚决消除历史虚无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亮剑、勇于斗争,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自觉和历史自觉,为民立命,以责立身,以实干为本,以人民幸福为工作目标,以历史兴替为镜鉴,不断夺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新胜利,书写不负时代、无愧人民的新业绩!

(作者单位: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笑含]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