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村与桑桥村的革命情——红二十七军的革命斗争史侧记
吴万金
李梅村原名郑鼎,又名李云鹤,安徽霍邱(现金寨)县人,历任中共豫东特委书记、红二十七军军长、华东局农委书记、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他曾在豫东平原鹿邑县的桑桥村(现属赵村乡宝北行政村)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并在此设立了红二十七军第二师指挥部。在此期间,桑桥村村民与敌人殊死搏斗,三次遭受烧庄袭村,有15位战士壮烈牺牲,在这片热土上写下了光辉悲壮的诗篇,后人永远铭记于心。
我是土生土长的桑桥村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亲眼见到过本村革命英雄一张张鲜活的面容,聆听过他们奋勇杀敌的动人故事。2020年9月底的一天,由我当向导陪同周口日报《红色记忆》专栏的记者,回到故乡进行走访座谈,追忆这段革命斗争史。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长征路,我把它归纳整理记述于后,以飨读者,并向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献礼!
指引道路
1927年,鹿邑县红色农民武装首领张朝聘在鹿邑成立红枪会,领导人民群众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这支农民武装声势浩大,威震豫东大地。桑桥村村民吴芝芳早期跟随张朝聘开展抗捐减息剿匪反霸斗争,是红枪会的骨干。
1928年初,李梅村按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到鹿邑县做红枪会的工作。李梅村和张朝聘志同道合、相互支持,使红枪会的组织构架得以健全,队伍迅速壮大。为了把红枪会指引到革命道路上来,李梅村在为红枪会制定“行动纲领”“组织纪律”的基础上,还积极联系苦大仇深的贫雇农,成立老冤会,任命吴芝芳为会长。李梅村利用革命骨干在社会上进行政治宣传,扩大革命影响,进一步鼓动组织武装暴动。
在李梅村的策划组织下,张朝聘于当年3月9日带领红枪会2万多人围攻鹿邑县城,敌县长冯秉奎电告省府请求派兵镇压;李梅村、张朝聘命令红枪会成员四面猛攻。吴芝芳被李梅村指派为攻打县城西门的主要负责人。敌人凭借精良的武器和城墙的屏障负隅顽抗。吴芝芳把红枪会及老冤会成员整合组成“敢死队”,并命其三弟吴收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把自制地雷埋在城门下。地雷炸开了城门,红枪会占领了西门。冯秉奎带领民团武装准备从北门逃走,被张朝聘带人拦截。这时国民党驻扎在商丘的援军赶到,驻扎在亳州的国民党骑兵也开赴鹿邑。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红枪会被迫撤退,围城战斗失败。李梅村命张朝聘带领武装主力转移到豫皖边界的沈丘、太和、霍邱一带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临危受命
红枪会围攻鹿邑县城失败后,敌人对鹿邑农民武装活动中心地带烧杀抢掠,实行血腥镇压。3月底,李梅村来到桑桥村,宣布成立红枪会西方分会,任命吴芝芳和吴天文为正、副会长。他在本村吴天文家住了数日,给群众讲革命道理,号召广大穷人团结起来,拿起武器打倒土豪劣绅,翻身求解放当家做主人。红枪会西方分会按照李梅村的指示先后成立26支红枪支会,会员发展到3000多人,在当时很有影响。
红枪会西方分会的迅速壮大,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国民党当局派兵清剿桑桥村。当年12月23日早晨,敌骑兵60多人趁大雾迷漫之际从村东杀来,与红枪会隔河对阵,双方相持不下。吴芝芳派吴天文带人以大雾掩护绕到敌后,断其后路,两面夹攻,结果杀敌2人(其中有敌连长张正发),伤敌7人,夺取战马13匹、长枪5支、短枪2支,大获全胜。当天敌人又派一个营的兵力攻击桑桥村。红枪会带领全村群众分成两队向村西南能利用寨墙防守的程庄和白杨村(现均属张店乡)转移。
转移群众没走多远就被敌人追上,红枪会成员拼死抵抗,吴收芳、刘殿仙、桑小杰等村民在与敌人搏斗中壮烈牺牲。吴芝芳与刘景贤在村北的观音庙点起鞭炮和铁铳,敌人误认为红枪会的援军到了,不敢恋战,放火烧村后,草草收兵。这次战斗共杀死打伤敌兵数十人,缴获枪8支,红枪会也有12人战死沙场,村民的150多间房屋化为灰烬。
在这次战斗中,桑桥村村民作战英勇顽强,受到李梅村的高度评价,他对本村的参战代表进行了褒奖。翌年春,时任中共豫东负责人的吴芝圃来到鹿邑,李梅村向吴芝圃介绍了这次战斗的经过,吴芝圃很受感动,他去淮阳路过桑桥时,在赵村集的一家饭店里,设宴招待了吴芝芳、吴天文。
红军打土匪
1930年6月,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以红枪会为基础举行起义,建立红二十七军,任命李梅村为军长。李梅村把红枪会编入红二十七军第二师,任命吴芝芳为师长。
当时,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部下一个叫张六的团长,是河南光山县人。他战败溃逃,纠集散兵游勇300多人在鹿柘边界当了土匪。张六匪帮一路抢掠,无恶不作。1930年8月5日,张六匪帮途经桑桥村,红二十七军第二师守村的部分指战员奋勇自卫反击,保护当地群众,吴大同、刘广义、吴金生壮烈牺牲。土匪冲进村子放火烧房,桑桥村成了一片废墟。周围的红军战士纷纷赶来助战,一直将土匪追杀到郸城吴台镇附近,土匪狼狈逃窜。这一仗打死土匪15人,打伤多人,缴获枪12支、子弹千余发。
营救村民
李梅村多次派人到红二十七军第二师指导工作,领导开展革命斗争。1931年5月26日,国民党柘城县的一个县长为逃避战乱,到现在的鹿邑县张店乡李大楼村的一个亲戚家暂住。此人带的护兵恶习不改,欺压百姓。红二十七军第二师的战士得知后,痛打了“恶奴”,并把他们驱逐出鹿邑县境。后来,反动势力偷袭报复,把桑桥村的房屋烧光,还把35名村民抓去投入柘城县的大牢。李梅村以中共豫东特委书记的身份出面营救,在地下党组织的多方周旋下,这些村民才免遭杀戮。
永跟党走
国民党在全国实行白色恐怖,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为保留革命火种,中共河南省委于1931年秋取消红二十七军的番号,调李梅村离开鹿邑。
李梅村对党对人民忠诚、对敌人斗争坚决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桑桥村一代又一代人继续革命、不断冲锋。后来,原红二十七军第二师战士陈玉龙、刘文中奔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玉龙被授予大校军衔,刘文中曾任信阳地区副专员。桑桥村红军后代吴好臣参加了新四军,在副厅级干部任上光荣离休,吴振清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火线入党。在解放战争中,桑桥村有17名青年参军参战,一部分人还立了功受了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桑桥村村民各显其能,发家致富。如今,全村人民已脱贫奔小康,生活越来越富裕。桑桥村村民吃水常念挖井人,幸福感恩共产党,他们决心发扬当年的红军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不变心,为早圆中国梦多作贡献。
注:本文历史故事源于1992年出版的《鹿邑县志》中“人物篇”;《鹿邑军事志》211、213页;《党史博览》2020年02期中“李梅村和红二十七军”一文。②7
作者简介:本人系鹿邑县人大退休干部,县党史研究员、文史撰稿员、周口作协会员。住谷阳办事处武平路中段戚家园村,身份证号:412725195010100010,手机号:1383949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