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周口 薪火相传 ——周口日报《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精粹(二)
本报记者 王锦春 李伟 吕冰汝 姬慧洋 张志新
母亲最后的眼神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女性本来是一个弱势群体,但是做了母亲之后,就会变成一个铠甲,甚至是在危险的时候,拼尽生命在保护孩子。那么革命的母爱呢?
太康县有一位“刘胡兰式”的女英雄王桂芝。
1924年,17岁的王桂芝嫁到太康县马厂镇大任庄。抗日战争中,她的丈夫被日军折磨而死。从此,家庭重担全落在王桂芝一人身上,她独自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在死亡线上挣扎。
在党的教育下,王桂芝积极参加了当地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5年10月,国民党对豫东解放区进行“围剿”。我党主力转移后,国民党到处设据点,恢复保甲制度,捕杀共产党员及农会会长,残害革命干部及军属,白色恐怖笼罩全县。
在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况下,王桂芝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担任了我党的地下联络员,并于1945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多次冒着风险为党传递情报,掩护革命同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母亲的味道
王桂芝的女儿、83岁高龄的任桂莲讲述了她和母亲一起送情报的经历。那年,任桂莲只有八九岁的样子,在她的记忆里,母亲的衣服满是补丁,胳膊上挎着一个篮子。当她们母女经过一个路口时,看到一群当兵的人,拿着枪,站在路边设卡盘查过往群众。明晃晃的刺刀下,一批又一批群众被搜身、盘问,眼看就挨着她们母女了……情急之下,王桂芝迅速把情报从篮子里拿出来,悄悄放在年少的任桂莲身上,并叮嘱她从一边跑着绕过关卡,然后在前面的一棵大树下等着自己。
听了母亲的叮嘱,任桂莲安全地跑过路口,并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她们母女成功在大树下汇合,将情报传递了出去。
说起母亲九死一生外出传递情报的事,任桂莲几度哽咽。她说:“当时,我只有八九岁,母亲每次外出送情报,都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家,长时间见不到娘,我就拿娘穿过的小夹袄,放在鼻子边闻娘的味道,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娘的温暖,心里时刻盼望着娘赶快回到自己身边……”
母亲最后的眼神
1947年1月,土地改革在太康县9个区逐步展开。
王桂芝积极参与了土改斗争,在村民心目中的威信越来越高,谁家有个困难事,她都带领群众去帮忙,时间长了,群众都称她“王老太”。
任桂莲回忆,当时敌我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敌人指名道姓要王桂芝的人头。有人担心劝她躲一躲,可她却坚定地说:“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些反动的东西,你越是怕他,他越欺负你,咱们只有团结起来和他们斗,才能得到胜利。”
1947年9月12日,这天早晨,王桂芝等人到孙桥集上向群众宣传党的土地改革政策。敌人得知后,立即赶赴孙桥,并对其实施包围。
“砰砰砰……”一阵密集的枪声,打破了集市的喧闹,王桂芝被敌人团团围住,不幸被捕。之后,敌人将王桂芝和其他被俘人员一起押送到邻近的柘城县。
至今,头发已经斑白的任桂莲仍然清晰记得母亲被俘当天的场景。那天,王桂芝早早起床后,就低头趴在任桂莲枕边,叮嘱她早晨起床后,别忘到厨房里热点馍吃。然后说:“我去孙桥赶集去了,如果我回来晚了,你和二哥就在村子里玩,别到外面乱跑。”
任桂莲和二哥任传山一直等着母亲回来,可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母亲回家。眼看就要中午了,任桂莲再也等不及了,她就一路小跑来到村外,要到孙桥的集市上寻找母亲。
就在任桂莲去孙桥的路上,远远看到一群敌人拿着枪走来,警觉的任桂莲赶紧躲在路边。她竟然发现母亲被五花大绑押着走在中间。这让任桂莲心头猛地一震。此刻,她不敢出声喊妈妈,只能在心底默默流泪。被绑着的王桂芝也看到了在路边默默站着的女儿,她双眼眯着,留下一道缝隙,默默地注视路边的女儿。这眼神里既饱含着母亲对女儿的愧疚,也饱含着母亲想保护女儿却无能为力的自责。此刻,这也许是她作为一名母亲,唯一一种保护女儿的方式了。早晨,母亲在耳边的那句叮咛,竟然成了任桂莲与母亲的最后一次对话。
1947年9月16日,敌人把王桂芝带到柘城县南关,强迫她站在桌子上“坦白罪恶”,她昂首挺胸,大义凛然。她说:“乡亲们,我没有罪,我是为咱穷人闹翻身的,他们是我们穷苦人不共戴天的敌人!”敌人怕她再讲下去,把她拉下桌子,押到柘城西关外邵园,先是割掉乳房,然后又刀卸八块。她壮烈牺牲,时年40岁。
母亲托来的梦
王桂芝牺牲后,大儿子任传贤先后四次去寻找母亲遗体,均没有找到。
1965年,经过多方打听,二儿子来到柘城县当年母亲牺牲的地方缅怀母亲,悲痛之余,他捧起地上的一抔黄土贴在脸颊,眼里泪水涟涟。 距离母亲牺牲已经过去了太久,找不到母亲的任何遗物,只得把这抔黄土带回了太康县马厂镇任庄村,埋在了任庄村的田野里,以此缅怀母亲。
“现在,我经常梦见母亲送情报的那一幕,母亲总是对我说,快把面汤喝了,这样送情报跑得快,敌人抓不住你。”任桂莲说,这可能是冥冥之中,母亲对我的关心。
谈起母亲,任桂莲说,我们兄妹三个,从小没有父亲,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离我们而去,小的时候我们不理解,甚至抱怨母亲,撇下三个孤儿。长大了,我们兄妹才理解,母亲是党的人,她爱自己的亲生骨肉,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她情愿牺牲自己。
是母亲 更是英雄
母亲!就是那个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孩子吃饱穿暖的人。但是,有的母亲把奶水喂给了别人的孩子、只给自家刚出生的孩子吃糊糊汤;有的母亲来不及和嗷嗷待哺的孩子说一声再见,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母亲甚至与腹中的孩子一起倒在敌人的枪口下……
她们是母亲,更是英雄。
英雄母亲,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在危难时刻“以身许国,精忠报国”。她们的英雄气概代代传承。
赵海静就是这样一位英雄母亲。
身怀六甲慷慨赴死
15岁,她走上革命道路,抗日军政教导大队宣传队的金嗓子,犹如一支纯洁的白莲。
18岁,她担任湖北省安应县一个区的区委书记,减租减息、征兵扩军,迸发出青春的活力。
1946年赵海静化名赵雪洁,来到商水邓城,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1947年12月,中共郾商西县人民政府成立,赵海静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组织肯定,担任中共郾商西县妇联主任。宣传党的土改政策,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这时,赵海静已经有了十年的革命经历。搞土改、斗地主,她的经验丰富,机智大胆。当地老百姓都说“这个女队长不简单”。这一带农民的土改热情如即将爆发的火山,势不可挡。
1948年4月23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赵海静和其他土改工作队员早早地来到陈泮台村,召开土改大会。会场就设在村里一片空旷地上,赵海静站在小方桌上,腰里别着小手枪,大声宣讲党的土地政策。群众或蹲或站,黑压压地围成一片,情绪很高。
会议正至高潮,在村外放哨的侦察员跑来报告,当地地主武装勾结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返乡团正朝会场方向扑来,口口声声要捉拿赵海静。赵海静察觉到事态的严重,让一部分队员先掩护疏散群众,随后她同战友李德龙、刘福全一起向沙河岸边撤退,
此时赵海静已怀有身孕。后撤一阵后,她愈感行动不便,难以快速前行。情急之下,李德龙和刘福全轮番背着赵海静撤退。
敌人发现了赵海静等人,发了疯似的追上来,越来越近。赵海静三人很快就要被敌人包围起来。她环视一周,发现只有渡过北面的沙河才能突围。
危急时刻,赵海静命令李德龙、刘福全立即向河边撤退,不要管她。李德龙、刘福全哪能舍得战友?坚决要背着赵海静一起突围。
敌人就要追到跟前,赵海静顾不得多想,用枪指着李德龙、刘福全说:“再这样下去,咱们谁也走不了,我喊一二三,你们立即朝沙河突围。我把党员花名册和重要文件交给你们,你们冲出去后把它交给党组织,就说我赵海静决不向敌人屈服,永不叛党!”
李德龙、刘福全还是不肯走。她以命令的口气让他们快走,甚至以自杀相威胁,李德龙和刘福全才不得不朝沙河跑去。
为掩护他们突围,赵海静开枪吸引敌人火力,最终子弹打完,被敌人抓住。
就在这一刻,李德龙、刘福全成功突围,远远回望赵海静被捕的场面,心如刀割。
赵海静早就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捕后,敌人对她严刑拷打,她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对敌高声斥责,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
敌人把赵海静拖到5里外的杨河村北门,乱枪射杀。
年仅25岁的赵海静牺牲了,连同她还未出生的孩子。
赵海静牺牲后,邓城周庄村老村主任带领几名地下党员,趁夜晚的时候,找到了她的遗体,冒着危险连夜埋葬在周庄村西头田地里。
曾有一位女英雄,身怀六甲。在刑场上的最后时刻,她对敌人说,子弹不要打我的腹部,我的孩子没有罪。
赵海静牺牲前,心里怎样想的,我们不知道,但是她带着未出生的孩子,慷慨赴死,如同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心中。
一封封平安信之谜
赵海静在商水邓城光荣牺牲了。远在确山的家人并不知情。
邻村参加革命的一个一个回来探亲了,母亲总是跑着打听海静的情况。因为他们经常收到海静的来信,或长或短,向长辈问好,说自己工作忙,大人小孩平安,等革命胜利了就回家探望等等。
一家人都提着心劲,等着这个团圆的日子。他们相信赵家这个15岁就出去干革命的女孩,一定会有出息,很快就要回来探亲。
1953年的一天,县乡民政部门派人来到家里。看到政府来人了,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大家落座, 一张盖有鲜红大印的烈士证书放到面前:赵海静1948年已经牺牲。 一家人惊呆了,多年来提着的心劲儿一下子摔到地上,全碎了。
谁能相信这是真的?海静不是经常来信吗?母亲拿着一沓海静的来信,喃喃自语:这不可能,你们搞错了,静儿还活着……
很快这个谜底揭开了。赵海静有一个姑姑,长期在外从事革命工作,很喜爱侄女赵海静。当她得知海静牺牲的消息后,十分悲伤。作为一个革命者,她懂得革命就会有牺牲的道理,更担心海静的牺牲会给家人带来更多的悲痛。于是想到替海静写家信报平安的办法。就这样,姑姑一直以海静的口吻往家里写信,寄了5年的假信,报了5年的平安,也瞒了家里整整5年。直到1953年,政府送来烈士证,家人才知道赵海静已经牺牲。
为烈士找家迁葬
2015年秋季的一天,赵海静的老家突然来了几位商水县的客人,领头的是一位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是为赵海静烈士而来。
2015年秋天,周口市盐业局驻许村第一书记康国富在一次与党员群众的座谈会中,听赵海静烈士的事迹,深受感动。会后,康国富当即与人到赵海静烈士墓瞻仰。
康国富查阅相关资料,到党史部门了解情况,并赶往百余公里外的确山县赵庄村,找到了赵海静的家人。
赵海静牺牲68年后,赵家人第一次得知她牺牲及埋葬的准确信息。
原来,赵海静的烈士证书记载她“在河南鄢陵县搞急性土改时牺牲”。
其实,赵海静烈士的英名,商水人民一直没有忘记。商水县志、商水党史资料上,准确地记载了赵海静烈士牺牲的时间、地方、英勇事迹。
女共产党人赵海静壮烈牺牲的一幕,深深地镌刻在百姓心间,半个多世纪以来,商水邓城一带的老百姓,把赵海静看作同刘胡兰、江姐、赵一曼一样的英雄。
每逢清明时节,当地群众和师生都会来到赵海静坟前祭拜,缅怀英烈事迹,追思英烈忠魂。
2016年9月19日,在周口市、商水县两级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赵海静烈士的遗骸从邓城许村周庄迁葬到商水县烈士陵园,享受国家公祭礼遇。
赵海静烈士的遗骸迁葬仪式在商水县烈士陵园隆重举行。 从确山赶来的赵海静家人泣不成声,面对冰冷的墓碑,赵海英哭着说:“大姐啊,找了大半辈子,可算找到你啦,没想到咱姊妹在这儿见面了,咱回家吧!”
王桂芝、赵海静也和千万普通女人一样,疼爱自己的儿女,渴望有个温馨的家庭、幸福的生活。然而,为了免除更多人的苦难,为了民族的解放,她们以极大的意志力量,战胜个人的情感痛苦, “狠心”地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却把母亲的大爱给了更多的人,换来了更多的孩子能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这份母爱超越时空,普济天下,值得我们永远景仰,永远收藏。
攒钱买爸
周口最早农村党支部诞生的地方,就在西华县奉母镇岗张村。这个创立于1927年底的这个农村党支部,在周口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标志着周口贫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它的创办者就是1927年入党的张仁甫。
岗张村党支部创建后,张仁甫又在西华、临颍、郾城三县交界一带先后建立了农民协会,发展了一大批中共党员,并建立了几个党支部,农民运动在豫东大地形成燎原之势。
没有党,就像没有娘的孩子
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张仁甫被捕,丧心病狂的敌人对他实施酷刑。抽皮鞭、坐老虎凳,他咬紧牙关硬抗。看到他的“硬骨头”,敌人升级逼供手段:用皮鞭不停抽打张仁甫,让他跪在砖上,脖颈处压根铁棍,两只手臂伸直捆绑在铁棍上,腿弯放根木杠,两名打手分别站在木杠的两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两名打手就同时上压下踩,张仁甫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张仁甫被捕入狱的消息传来,当时正在晒场上干农活的老母亲一句话没说,身子一软瘫在了地上。
敌人未能准确掌握张仁甫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只认定他为共产党员,他没被当场枪决,侥幸捡回一条命。但他还是差点没走出监狱,痨病要了他半条命。
5年的时光就在期盼和等待中慢慢度过。终于盼到了张仁甫出狱,看到眼前那个被摧残得不成人形的儿子,老母亲哭得泣不成声。
原本以为跟党失去联系、身体又不好的张仁甫会回归家庭做个庄稼人,但是“不安分”的张仁甫却心怀希望追逐曙光,踏上了多年寻党之路。“没有找到党的组织,父亲就像没娘的孩子一样。”张仁甫的孩子张铁桥说。
出狱后,张仁甫跟党组织断了联系,找不到原有的党组织,他就边革命边寻找。
“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入党也好,干革命也好,都是要冒着很大的危险,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父亲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他就一个信念,共产党是真心帮助穷人过上好日子的,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找到党,跟党走,准没错。”张铁桥说。
在张铁桥的记忆里,幼年是在东躲西藏中度过的。张仁甫常年都在从事革命工作,国民党反动派将张仁甫列为“头号敌人”,叫嚣着“挖地三尺也要抓到张仁甫”。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他的家人也长期东躲西藏躲避敌人。
“那时候,口粮有限,为了保命,俺一家几口分开投奔亲戚,俺娘带着我躲到离家30多里路外的舅姥娘家,俺大姐去吴店的亲戚家住,大哥去七里仓,二哥去临颍县。”回忆起往事,张铁桥声音有些哽咽。三四岁的小孩儿就要步行30多里地,他经常哭着走着,实在累得慌母亲就把他抱在怀里歇一会。
我咋没有爸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草窝,投奔亲戚的经历张铁桥永远也无法忘怀。“二哥白天躲在磨道里,晚上就睡在人家的红薯窖里。我跟着俺妈躲到舅姥娘家,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查,俺舅姥娘家给我取了个名叫‘南金霸’。”张铁桥一边回忆一边抹着眼泪,“村里的小伙伴都有爸爸妈妈,我的生活里只有妈妈。我还问过俺妈,‘妈,人家都有爸,我咋没有?咱也攒钱买个爸吧。’俺妈啥也没说,就搂着我眼睛望着远方呆坐着。”
没有陪伴儿子女儿长大的张仁甫,为了让更多的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一直行进在路上。这一生他经历了白色恐怖、扛过了抗日战争,也在解放战争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00年,多年病痛缠身的张仁甫 在许昌逝世,享年91岁。
在张铁桥的印象里,父亲很少他讲述过往的战争岁月。“他并不愿意提及那段牺牲了无数战友的岁月。”张铁桥这样理解,“我父亲常说,这一生,跟着党,不抛弃不放弃,没拐弯、没停顿,能活着,就是赚了。”
常言说,父爱如山。常年在外奔波,张仁甫缺少对子女的父爱,不过,他给后代另一种爱。张仁甫给儿子取名叫铁桥:桥梁像钢铁一样坚固,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行走。给孙女取的名字叫张焰,寓意革命火焰红艳艳。
信仰就是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革命者选择了追随革命的信仰,就意味着选择了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诸多利益,比如,亲情、幸福、自由,甚至生命。就像入党誓词里说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无数像张仁甫这样的共产党人,拥有忠贞的信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尽管一生有多次选择,每逢这时,他都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生,跟着党,不抛弃不放弃,没拐弯、没停顿,能活着,就是赚了”。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张仁甫是一面理想信念的镜子。
父亲的模样
革命烈士刘晓初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勇壮举,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只是在认定共产党后,一心跟随党、依靠党。
1924年,刘晓初出生于鹿邑宁平城(现为郸城县宁平镇)三刘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热潮席卷全国。刘晓初在进步师生的影响下,少年就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12月,刘晓初加入共产党,当时他还不满15周岁,成为当地早期秘密党员之一。
1946年10月,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重返鹿邑县开展工作,经过认真考察后, 刘晓初被任命为情报联络员,他的家作为情报联络站。刘晓初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情报联络工作,还动员父亲、妻子和年幼的弟弟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组织传递重要情报。三刘庄情报站成为当时豫东纵队的情报活动中心。
在战争年代,投身革命,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对于刘晓初来说,这一天只是来得太早。1947年底,共产党领导的军区主力部队转移后,当地反动地主武装乘机反扑。
1948年1月10日,一名叛徒供出了刘晓初是我党地下情报人员的消息。
临终托付三件事
刘晓初被捕后,国民党联防头子软硬兼施,妄图从刘晓初口中套出共产党的秘密。刘晓初横眉冷对,拒绝交代任何信息。敌人恼羞成怒,先挑断刘晓初双脚脚筋,又剁去他的十个手指,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与刘晓初一同被抓的,还有他已怀身孕的妻子。敌人让刘妻劝降自己的丈夫。
利用与妻子难得的说话之际,刘晓初向妻子嘱托三件事。第一件事,要妻子想方设法找到联络站的我党同志,让他们尽快撤离。第二件事,要妻子向党报告他现在的情况,设法前来营救,让党放心决不会出卖组织。第三件事,要怀有身孕的妻子好好保重。他若不测,将来一定要把孩子抚养成人。
向妻子嘱托好三件事以后,刘晓初心已坦然。
当时刘晓初在牺牲之前,已经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寸步难行,在押赴刑场时,他的一只手拄着一根向日葵秆往前一点点地挪动,其疼痛令人难以想象。
殊不知,就在这时,我党知道刘晓初被捕后,也在千方百计进行营救。1948年1月11日一大早,我党委托的一位人士快马前来解救刘晓初。不幸的是,刘晓初在黎明时分已经被杀,为时已晚。
不敢看《红灯记》
刘晓初牺牲时,其妻已怀身孕,并于半年后生下了儿子刘仰生。
今年73岁且身体硬朗的刘仰生,回想起从小没有父亲的日子以及与母亲颠沛流离、四处躲避敌人的不幸经历时,顿时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刘仰生从小有个乳名叫“玉真”,这是一个女孩的名字。刘仰生说:“父亲牺牲后,他一出生就不敢对外人说,有人问起也说是个女孩,唯怕敌人将其迫害。小时候我和母亲从来不敢待在自己家中,而是常常在亲戚家四处躲藏,日子过得担惊受怕。”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关照下,刘仰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踏实能干,在当地乡镇一家粮店谋得一份工作,如今已经退休。
刘仰生回忆起自己的大半生,至今有两件事无法释怀:
一是,从一出生就没有父亲,他始终觉得自己缺少什么,不敢与别人比,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感到十分自卑,也养成了寡言少语的性格。
二是一辈子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刘仰生长大后,每逢看到电影电视里播放的刘胡兰、吉鸿昌等革命烈士壮烈牺牲时的场景时,总会联想起父亲悲惨牺牲时的场景,为此一个人偷偷流过无数次眼泪。年轻时每次看到《红灯记》中的共产党员李玉和,就在脑海里想像着父亲的模样。李玉和与父亲一样,都是为党做情报工作,都是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后来,我们一家就不敢看《红灯记》这样的节目,看一次,哭一次,心里太难受了。
多年来,他不愿在外面提及父亲,也说不出来父亲的模样。直到记者采访时,他才同意让人给父亲画张像,了却多年的一桩心事。
长期以来,我们对革命英烈的宣传,更多地突出他们的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一面,而对他们的情感世界关注较少。他们仿佛是可望而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者。然而,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情感极其丰富的人。他们也和芸芸众生一生,有喜怒哀乐。所不同的是,他们还要额外承担选择信仰后的责任。正因为如此,当他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壮烈牺牲时,他们那份情感更显得那么动人心魄。
刘晓初临死前,安排爱妻三件事,既有对革命事业的关心,也有 “决不叛党”的决心,还有对未出生的孩子的爱心。这份未曾谋面的父爱,这份最后的父爱,这份特别的父爱,也只有具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才能做到。(未完待续)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