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田野升腾新希望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张艳丽
连续阴雨,8月31日上午,西华县逍遥镇种粮大户曹自堂趁雨歇,来到田里查看。
田里是灾后补种的水果玉米和荞麦,他指着田里的绿苗,从西向东给记者依次介绍:“西边的玉米苗最高,你看都长到9叶1芯了,是7月31日播的;这边稍矮一些,是8月3日种的,东边更矮的是8月6日种的。当时是,田里的积水排除一块耕种一块,等最东面的地块可以栽种时,已经过了水果玉米适播期,我就从内蒙古引进苦荞种子,种了下去,你看已经开花了。”
改种前,曹自堂种的是春玉米。受7月19日强降雨灾害天气影响,我市特别是西华县、扶沟县大面积秋作物受灾,全市秋粮作物受灾170.4万亩,其中成灾107.9万亩、绝收33.5万亩,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曹自堂的田地也在其中。他承包1000多亩地,绝收的地块达二三百亩。那几天,曹自堂的心情很沉重。
不容曹自堂继续灰心叹气,天一放晴,各级政府就开展组织生产自救。西华县农业农村局副主任科员李建业告诉记者,灾情发生以后,西华县及时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县农业农村局组成19个技术督导组,到乡进村指导帮扶农民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能复耕的地块及时复耕,指导农民改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8月6日前主要改种玉米、绿豆等粮食作物;8月6日之后,因秋作物改种窗口期越来越小,他们鼓励农民改种萝卜、白菜、大青菜等短生育期蔬菜,确保绝收地块少减产、轻灾地块不减产、无灾地块多增产。
在政府的帮扶下,曹自堂共补种水果玉米200多亩、苦荞80多亩。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甜玉米10月底收获,保守预计亩产2500斤左右,按每斤1元出售,每亩能收入2000多元。苦荞也能在麦种前收获,亩产300多斤,每斤能卖2.5元以上。“今年虽然受损失大,但补种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希望满满的还有西华县址坊镇的养殖户程利辉。
90后的程利辉2019年返乡创业,投资创办了西华县利兴牧业,规模养殖湖羊高达近万只。在7月19日的强降雨中,他的养殖厂也没能幸免。7月20日,厂区内涝严重,水淹到膝盖,羊群泡在水中,死亡200多只。他在址坊镇党员干部的帮助下,连夜转移8000多只湖羊。
灾后,址坊镇又及时帮助程利辉挖通沟渠,疏通场区排水通道,迅速排涝;同时,修复加固破损圈舍,抬高羊床,做好补栏增养。8月底,随着3000多只湖羊的引进入舍,程利辉的养殖厂已恢复灾前生产规模的50%左右。
程利辉表示,虽然自己因灾受了损失,但也因此规范提升了厂区养殖环境,有助于自己今后更好地发展扩大养殖。
周口是农业大市。灾情发生后,致力于“大灾之年不减产”,我市各级和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抗灾夺丰收目标不动摇,全面落实救灾政策措施,切实加强指导服务,全力以赴做实做好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抓紧抓实绝收地块改种,力争少减产。我市紧紧抓住关键窗口期,督促指导各地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措施到位,组织动员一切力量以最快速度排除田间积水。积水排出后,及时指导农民群众开沟散墒。积极落实绝收农田补种改种每亩补助整地费50元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加快整地,以最快速度推进秋作物改种补种,确保绝收地块不撂荒,不留白地,力争绝收地块少减产。
全力加强受灾地块管理,力争不减产。针对灾后土壤肥力流失严重的情况,我市积极指导动员各地用好受灾较轻农作物每亩25元的叶面追肥补助资金,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快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农作物生长恢复,力争轻灾地块不减产。
全面搞好无灾地块管理,力争多增产。针对今年田间湿度大,秋作物病虫害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紧紧抓住秋粮作物生产的大头,在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及早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切实加强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严防重大病虫害发生,力争无灾地块多增产。
目前,全市253.7万亩农田积水基本排除,绝收地块已改种41.9万亩,受灾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267.9万亩(次),确保做到绝收地块少减产、轻灾地块不减产、无灾地块多增产,力争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全市已修复蔬菜大棚及温室2049个,面积6607亩;补免补防畜禽21.6万头(只),修复农田机井2166眼、农田道路9181米、沟渠6.4万米、农桥223座,农业生产基本恢复;没有受灾的近80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较好,丰收在望。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