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带队冲锋在云山——记漯阜铁路公司抗美援朝老战士张棣
记者 王锦春 张志新 文/图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
10月23日上午,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记者一行正在中心城区八一大道南段的铁道家园采访已8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张棣,并仔细聆听他在朝鲜大地上所洒下的每一滴鲜血与汗水的英雄传奇故事。
秋叶飘零,岁月流转,几多往事已身后,唯有青春留芬芳。
那年,张棣只有16岁。
16岁,在今天看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被父母呵护的孩子。殊不知,在当年抗美援朝烽火连天的战场,张棣已接过身负重伤排长手中的长枪,成为一名代理排长,并带领着英雄无比的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厮杀于战场,哪怕自己腿部中弹,也忍痛坚持到战斗胜利。
那一刻,英雄气壮山河,青春无比绚烂。
少年英雄
16岁成为代理排长 腿部中弹不下火线
自古以来,战争便伴随着人类一路前行,令人痛恨却无可奈何。
然而,不论何种战争,只要战事一开,便是生灵涂炭,无数人的命运便被裹挟前行,不论富足贫穷,抑不论男女老幼。
张棣出生于1934年7月的武汉,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回到湖南长沙老家躲避战火。
无奈,铁蹄滚滚,山河破碎,无以为家,长沙也多次惨遭日寇践踏。
张棣的童年就是在战争阴影中度过的。
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张棣的家乡长沙终于迎来了和平解放,年仅15岁的他考取了由黄克诚兼任校长的湖南革命大学。
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果实,1950年初,张棣光荣参军并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39军115师344团警卫连任文化教员(相当于排级干部)。
谁知,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正在襁褓之中,便迎来了朝鲜战争的爆发,当战火烧到家门口时,张棣所在的部队便被调往东北整日战备训练,随时准备跨江而过保家卫国。
10月21日夜晚,张棣随39军115师344团作为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跨过鸭绿江。他身上背负着一支步枪、100发子弹、4颗手榴弹,一把铁锹,一把镐头,还有一个杯子。他和战友们更肩负着“不打败侵略者决不回国”的雄心壮志。
入朝后,白天森林隐藏,晚上急行军,迅速向云山奔袭。很快,张棣便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而这一战便是号称抗美援朝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第一次交锋,王牌对王牌的云山战役。
此战张棣所在的344团被置于泰川以北,阻击美24师,保障39军右后侧安全。
当战斗打响后,张棣主要负责向阵地运送武器弹药等给养。战斗进入最激烈的阶段,一次,张棣在向前沿运送弹药时,发现阻击阵地上的一名排长身负重伤,已经不能指挥战斗,加上敌人攻势凶猛,情况危急,张棣看到这种情况后,主动接任代理排长,指挥战斗。
连续打退美军多次进攻,部队也弹尽粮绝。张棣指挥全排,一班坚守阵地,二班三班乘着夜色到敌人阵地夺武器。张棣回忆说:“这是用敌人的武器战胜敌人。”
也正是在一次从敌人手中抢夺弹药的过程中,张棣右腿不幸中弹。
张棣中弹后只觉得腿部疼痛不已,但没有流太多血,他觉得只是轻伤,并没有立即下火线,而是带领全排战士直至拼杀到战斗胜利结束。
战斗结束后,张棣万幸地发现,由于穿的棉裤较厚,子弹受到阻击,只有一半子弹进入肉中,并没有击中骨骼,直到拔掉子弹后,鲜血才汩汩直流。
不久,张棣被送回国,并在东北一所野战医院养伤。
张棣回想起当时受伤的情景时说:“那时候,虽然我只有16岁,但心里想的都是保家卫国、多打胜仗,一点也不害怕。”
云山战役是我39军出国打的第一仗,也是中国军队同美国军队自“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来的第一次交锋,在异国作战、人地生疏、技术装备处于劣势的条件下,击退了当时具有世界一流现代化装备的美国王牌部队——骑兵第1师,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云山一仗,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震动了世界。
回首过往,这份功绩,正是无数个和张棣年龄相仿的中华好儿女,在异国大地上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战场奇迹
带领700人穿越炮火 20多天未损一员
1950年12月底,张棣在中朝边境伤愈准备归队时,恰巧遇到补充给39军的暂编第九团,这是一支从解放海南岛的43军中抽调过来的军政素养过硬的生力军,其中将暂编第九团第1营编入张棣所在的115师。这是个加强营,有700多人。
张棣拥有在朝鲜的战斗经历,便被留守处首长任命为该营临时支部书记,协助营长将这支部队送往正在朝鲜三八线以南进行战斗的39军前线。
此时,抗美援朝战场上正在进行第三次战役。从中朝边境到三八线以南的前线,不但道路崎岖、路途遥远,而且时刻还有敌机轰炸。这个任务对于当时只有16岁的张棣来说确实困难重重。
当时的张棣,也有着同样的担心。
“当年红军中有这样一位名叫肖华的将领,不到18岁就担任了著名的‘少共国际师’政委,我们相信你也可以胜任这样的任务。”部队首长的一句话,给了张棣莫大的力量和勇气。
就这样,张棣肩负着重任,再次跨过鸭绿江。
开始行军不久,营长病重不得不半路回国治疗。年少的张棣就成为这支700多人的队伍的最高领导。他精心呵护着这支部队前行。
寒冬腊月,风雪漫天,张棣凭借第一次在朝鲜的经历,一路上告诉全营怎样行军,怎样御寒,怎样露宿,怎样躲避敌机轰炸。
“由于没有制空权,我们白天在林子里露宿,只能晚上悄悄行军。”张棣回忆说,在他们多次躲过敌机轰炸后,还是发生了一次危险的事。
一天晚上,张棣带领着部队沿着公路成四纵队行军时,突然遇到美军一架F-80雷电式战斗机扫射。
张棣判断美军飞行员并未发现部队行军,根据自己的经验,张棣让部队分开行走在大路的两侧,继续前行。
突然,美机顺着公路俯冲扫射,子弹全部打在了纵队中间的路面上,但却没有伤到一个战士。
生死一路考验。在行走20多天后,历经艰难险阻,张棣终于将部队完好地带到前线,未损一员,圆满完成了首长交给他的任务。这次带兵经历,也锻造了他敢于担当、从容的性格 。
如果加上张棣一次回国参加无线电实习,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棣在中国与朝鲜之间的鸭绿江大桥上已是三进三出,让自己的青春在朝鲜开出了灿烂的花。
特殊战士
在特殊战场上打了胜仗
1951年4月,39军115师转入后方休整。部队从全师一万多人中挑选3人从事通信工作。作为后备政工干部的张棣,经过层层筛选,暂时离开炮火连天的前沿,变成一个特殊战士,投身到无线电维修这个新的战场。
张棣等人到志愿军总部参加无线电业务培训。后因表现突出,很快成为当时全师唯一学成的无线电技师。
从无线电机务专修班毕业后,张棣又回到39军115师,专门从事无线电维修及培训等工作。
当时志愿军前方作战,电台配备到团级,保持军情畅通关系到战争的成败。无线电维修,岗位虽在后方,责任极其重大,时刻保持无线电完好运行,张棣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1953年3月,在抗美援朝反登陆作战准备阶段,担负西海岸反登陆主力的39军抽调146人组成无线电训练队,由张棣负责培训。
这个关系到全军的大事。张棣回忆说,为了尽快培养一批业务精湛的无线电机务员,课堂就设在森林里,雪地里的大石块当课桌,条件非常艰苦。他如同在前线打仗一样拚命,白天上课,晚上编讲义,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在他的精心辅导下,一批批学员学业有成,立即走上战场打击侵略者。
令张棣一生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他维修的数百台苏式、美式、英式无线电设备中,没有一台没有修好的。这里面既有志愿军的电台,也有朝鲜人民军的电台。首长夸赞他:“在无线电培训及维修战场上打了胜仗。”
1953年4月,第39军向第54军交防后回国,张棣又在辽东办过几期无线电培训班。后来这些学员,不少人被地质学家李四光抽调寻找石油。
1956年,张棣考入上海铁路电信信号学校(即后来的上海铁道学院,现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并将后半生献给了中国的铁路事业。
人生之路,曲曲折折。
1970年,张棣因种种原因,辗转来到周口地区电信局机线班工作。1975年下半年,张棣调入漯周铁路,为周口铁路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直至离休。
老人一生淡泊名利,在朝鲜战场上荣立过二等功,受过多次奖励。这在他的档案中,无一记载。他说,为人民为革命工作了,从不计较这些。
当日,正当记者采访之际,恰巧遇到漯阜铁路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张棣家中,他们将一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佩戴到张棣胸前。
瞬间,这枚闪闪发光的纪念章映红了张棣那颗依然沉浸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澎湃不已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