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两条例”落地生根 营商环境全市第一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
10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第五检查组,到郸城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对郸城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四个班子带头成立四大“超级服务团”对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商会设立一对一服务专员,出台多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对该县在河南省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荣获全市第一、全省第17名的成绩表示赞扬,在全市打造了“郸城模式”。
健全组织体系,实现体制机制科学化
该县围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制度机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责任运行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处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服务组、考核评价组、督导监督组等6个专题小组,先后召开8次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印发了《郸城县贯彻落实<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和《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健全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党委政府和商会、民营企业之间的常态化联系机制,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想方设法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助推非公经济发展当好“店小二”。目前制定了《县级党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名单》,183名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952家民营企业和商会,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商会全覆盖。
畅通投诉渠道。通过设立“一条专线”,完善“三项服务”,深化“六项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一条专线”,即开通投诉举报热线,对营商环境诉求实行专线接听受理;完善“三项服务”,即依托政府网站,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查询、投诉请求和意见收集的一站式服务;深化“六项机制”,即深化统一接收、快速办理、回访核实、督查考核、分析研判、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全流程闭环,助推服务企业“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累计接到举报电话16起,市营商环境办批转案件36件,已全部办结。
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市场环境公平化
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优化市场准入准出。推进市场准入“就近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均由所在地就近登记,最大化提高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推行行政审批“一次性告知”。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群众咨询事项的申请条件、办理程序、所需申报材料及办理时间和期限等。推行行政审批“网上办理”。企业登记实施全程电子化申请和大厅登记窗口申请相结合,力争“最多跑一次”。推行登记事项“限时办结”。对营业执照申请,办结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半天,最大程度方便群众。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放宽市场退出条件限制。截至目前,全县存续各类市场主体88744户。
规范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逐渐取代日常监管和随意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将“信用监管”作为市场监管的基础方式,强化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加强重点环节和领域的业务衔接。将信用等级作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对象和监管频次的重要依据,公布企业失信违法,实施联合惩戒。将“依法行政”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将行政执法的目标指向规范市场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环境。
保障公平市场秩序。成立郸城县清理地方保护主义领导小组,按照“谁起草,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采取查阅资料、排查档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制定的市场政策措施进行了逐一排查。聚焦关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变相限定交易、妨碍商品自由流通、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影响营商环境行为,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对美团、饿了么等高风险企业进行约谈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守法依规经营。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对接企业需求,重点解决企业土地供应、水电保供、环境容量、资金和用工短缺等问题,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尊商重商的社会环境、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如:通过开展大型用工招聘会、春风行动,新增城镇就业7015人。通过清理圈而不建、建而不产、产而无效的企业用地,共清理盘活828.7亩。
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便民化
围绕“简政放权”“三个一”改革,创新监管、优化服务,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
聚焦平台建设,提升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出台了《郸城县乡镇便民中心标准化考核办法》《郸城县乡镇便民大厅“办事一本通”》,制定了包含便民中心建设、事项进驻、综合窗口、一体化平台等工作考核细则,以规范引领标准化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依照群众办事关联度,分别设置了医保、商事、社会事务等八大板块,基本实现特困人员办事不上楼,极大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截至目前,共入驻单位35家,一网通办事项1092项,窗口78个、人员269人。梳理县级政务服务事项1792项,实现要素完整度99.96%。互联网+监管”平台公布监管事项730项,主项覆盖率99.2%。大力推广“豫事办”APP,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办理、线上监管。
聚焦深化改革,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能。持续深化“三个一”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资源整合,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推动“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上一网、只跑一次”改革目标的有效落实,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如:郸城县企业申办公司营业执照实现零材料提交,不见面审批;不动产登记跑出“321”加速度;预购商品房抵押权登记转现房抵押权登记“合并办理”,极大缩短了办理时间。
聚焦简政放权,提升政务服务业务能力。明确下放的政务审批权限承接主体,根据上级下放权限要求,梳理各项权限涉及的类别、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办事流程等内容,完善政务网公示信息,编制接收权限事项目录和操作规范,确保下放至我县的管理权限事项落实到位。开设企业全流程、生命全周期、工改综合三个服务窗口,招聘26名政府购岗工作人员为“首席服务员”,企业开办的四个环节实行窗口联办,最快一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办事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民生实事,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建立“办不成事”窗口,开展“伴你走流程”,查找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直面群众办事遇到的“疑难杂症”。开展适老化改革,让老年人办事更便捷。提供老年人专属座椅,老花镜、轮椅等配套设施,设置“老年人办事窗口”,提供代办、帮办服务,已帮助老年人办理事项337件,代办老年人事项17件。
强化司法保障,实现法治环境平安化
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政法机关相继制定出台了保护市场主体的司法举措,加大违法惩戒的执法力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严格落实“三项制度”。依照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相关规定,在政务服务网全面公布权责清单,在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咨询窗口、开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置服务指南及办事流程公告牌等。强化司法审查、监督全程留痕,证据材料、法律文书,电子笔录以及同步录音录像实行网上移送,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管理。切实落实案件三级、四级审核制度,进一步加强专兼职法制员业务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法制员法制审核作用和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作用。
持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依法平等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权、市场主体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平等有序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涉及市场主体冤错案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在相关案件处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对涉及企业的案件,严格审理期限,提高审判效率,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建立和解、调解、行政复议和诉讼有机衔接、互相协调的诉调对接平台,降低企业纠纷化解成本,提升纠纷化解效率。推进审判改革,积极推行繁简分流,有效释放审判效能。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建设“智慧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降低诉讼成本。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企业员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向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截至目前,组织法官到企业、律所等征求意见36条,开展政策宣讲8次。全县各级实体平台接受法律咨询5500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109件。妥善审结买卖、租赁等合同类案件862件,审结金融借款、保险等金融类案件465件。
深入开展涉企执行案件专项监督活动。依法监督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企业家合法权益及时执行到位,对存在应执行而不执行、不应执行而执行,非法处置被执行人或者案外人财产等侵害企业产权的违法行为,依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对因执行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致使被申请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调查,严肃查处。
“以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目的,以‘两条例’落实为主线,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加速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进一步规范创新政府监管方式,不断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全力助推我县营商环境工作再创新高,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绚丽篇章贡献郸城力量。”郸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宋一兵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