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血缘的大爱
——革命老区郸城抚养两位革命后代的故事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
冯光明与养母杨素民的合影。照片背后,写有四个字“恩情如海”
冯登紫、周荣涛夫妇在战争年代
核心提示:
【战争年代,革命同志时刻面对生死考验,需要频繁转移、转战,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1947年,豫皖苏边区境内国民党部队垂死挣扎、疯狂反扑。期间,战斗转移至郸城县白马镇(当时属鹿邑县白马驿区)的民主政府亳县县长冯登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和爱人周荣涛,为了全身心投入斗争,毅然决定将两岁的大儿子冯光、出生不久的二儿子冯光明交给当地群众抚养。无惧危险,郸城人民用无私大爱视孩子如亲生,掩护、保护着革命者后代,并和冯家结下一生甚至几代的情谊。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情谊,在抚养的故事中充分体现。】
红色郸城,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郸城尚未建县,县境分属鹿邑、淮阳、沈丘三县管辖,多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民主政权活动地区。
这里曾经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留下许多红色传奇故事。其中,共产党县长冯登紫将两个儿子冯光、冯光明,放到白马镇小周庄村、南丰镇罗张村(罗张村当时属丁村区管辖)百姓家中抚养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2021年7月至12月,周口报业传媒集团《红色记忆》采访组在郸城县委宣传部和郸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帮助下,多次来到郸城县,采访抚养冯登紫两个儿子的周德祥家庭、张允增家庭。
为得到更加详实的历史资料,12月7日,采访组一行又赶赴郑州市金水区,采访冯光、冯光明兄弟俩。如今,冯光、冯光明分别从省直某厅、省新华书店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颐养天年、抚养孙辈,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
在冯光明家中,记者听他们讲父辈追随党的足迹,从硝烟烽火中一路走来;听他们讲不负革命初心,感恩并热爱着郸城这片热土。鲜活的事例让大家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色江山值得倍加珍惜。
在郸城这片沃土,有太多红色故事让我们为之感动,有太多红色记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他们讲述下,一个个传奇故事犹如长轴画卷般缓缓展开……
寄养孩子,是重托更是信任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豫皖苏边区斗争日趋激烈,敌我双方处于激烈的“拉锯战”状态。从1947年开始,豫皖苏边区境内国民党部队就加紧进攻我解放区,地主还乡团和地方土顽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由于革命形势需要,共产党民主政权县长冯登紫经常转战鹿(邑)亳(县)太(和)地区。冯登紫,1920年生,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人,1938年9月参加革命,1939年7月入党,曾先后任民主政府雪商亳县县长、亳县县长。
冯登紫爱人周荣涛(安徽泗县人)在白马驿区老牙店小区任区长,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形式的复杂危险斗争。她与敌人打游击周旋,白天隐蔽,夜间偷袭。此时,她的大儿子冯光刚满两岁,小儿子冯光明出生不久。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带着两个孩子行军打仗,和敌人斗争,有诸多不便且十分危险。
当时形势有多残酷多危险,从发生在冯光身上的一个真实事例可见一斑。
70多岁的冯光回忆说,“为保证行军安全,不拖累大部队,父母曾经两次决心将我放弃。行军途中把我放到路边,有人收养就活下来,没人收养就算了。幸好跟在大部队后面的区小队成员,拾起路边的孩子并认出是我。我才有幸继续留在父母身边。”
冯登紫任县长期间,曾多次参加指挥战斗,获得重大战果。在鹿亳太地区,他是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受此影响,冯登紫一家人都成为敌人重点追杀的目标。残暴的敌人对于革命者的后代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当时,郸城一带刚刚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权武装力量薄弱、武器匮乏,对付不了日益猖狂的反动势力。白马驿区处于豫皖苏边区“三不管”地带,斗争形势格外严峻。为了安全,冯登紫和周荣涛商量后决定,将大儿子冯光交由白马驿区老牙店小区小周庄村贫农周德祥抚养。
冯登紫为什么要将大儿子冯光放心地交给周德祥抚养?周德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7月间,记者一行和郸城县委宣传部、郸城县老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在郸城见到了周德祥后人——外孙张友军、外孙女张桂芝等人后,了解到当年的斗争经历。
周德祥外孙女张桂芝深情地回忆说:“其实,俺姥爷周德祥当时是党的地下交通员。因为他在弟兄三人中排行第三,村里人都称他周老三。以前听俺娘讲过,冯县长的爱人周荣涛与俺姥爷同姓,都姓周,俺姥爷是党的地下交通员,人老实可靠,所以他们才选定把冯光寄养在俺姥爷家。为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对外就说是外甥住在舅舅家。照看孩子的重任主要就落在俺姥爷周德祥、俺娘周占勤、俺大舅周占同身上。俺大舅、俺娘当时都是十几岁……”
采访中,张桂芝还透露:“俺姥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自己人来说他是党的地下交通员,对外人来说他是拿着拨浪鼓四处游走的卖货郎,经常秘密为党做一些工作。”
郸城县老干部史料学学会2003年编辑出版的《郸城史料》创刊号上发表过一篇周荣涛口述的回忆性文章,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周德祥以担拨浪鼓挑子为掩护,为我们传递情报。他白天挑着担子,一头是针头线脑,一头是我的儿子。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户……”
其实,周德祥的扁担挑子,一头挑的是生活和责任,一头挑的是革命和事业。他用大爱编织的革命摇篮,呵护着孩子一天天成长。
在孩子年幼之时毅然选择分离,对于冯登紫夫妇来说,是莫大的悲伤和痛苦。尽管有许多留恋和不舍,但为了党的事业,又不得不为之。当然,患难之时将孩子寄养周家,是他们对年幼生命的生死重托,更是对老区革命群众的信任。
视若己出,非亲生胜似亲生
当时的郸城还处于“拉锯”状态,公开抚养共产党人的后代,有着极大的危险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然而,孩子的父母冲锋陷阵,为老百姓打天下,他们把孩子托付给自己,自己就要严守秘密,不负重托,视孩子如己出,把革命者的根留住。这一点,忠厚老实的周德祥做到了。
周德祥作为党的地下交通员,他家也是党组织秘密的联络点。忙于事务时,他就把带孩子的任务交给女儿周占勤或者儿子周占同。周德祥经常安排他们,一定要把孩子看好。周占勤、周占同十分懂事,和另外的弟弟相比,他们对这位弟弟十分偏爱。
说起往事,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艰辛。周占勤的女儿张桂芝说:“俺娘生前经常给我讲冯光小时候的故事,听得多了,就知道了一些细节……”
一天,有人向地主反动武装联防队告密,说周德祥家窝藏“小八路”。周德祥知道情况后,立即带着孩子跑了出去……敌人找不着周德祥,恼羞成怒,只好回去抓周德祥的大女儿周占勤,把她吊到树上打,问“小八路”藏哪儿去了。周占勤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吐露半句。周德祥妻子看到闺女被打得死去活来,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她有三个儿子,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决定弃子救女,让和冯光同岁的小儿子周占宾顶上。周德祥妻子就把两岁多的周占宾交给敌人,说别打俺闺女了,把这个“小八路”交给你们吧。敌人放了周占勤,留下了这个两岁多的孩子。毕竟是小孩子,他一看不是“自己人”,顿时哭得死去活来,拼命挣扎。后经知情人辨认,一致认为这个尚在吃奶的孩子根本不是“小八路”,只好作罢。那时,当地老百姓称国民党兵和土匪为“蛮子兵”,共产党的人就是“土八路”。一次,周德祥领着冯光外出后,恰好“蛮子兵”到家里搜查。“蛮子兵”没找到周德祥,见到周占勤,就吓唬叫她说地下党的枪放哪里了。其实,周占勤也知道枪就藏在外面长满带刺的野草下的坑里,但她就是说不知道。到底藏没有藏枪,“蛮子兵”也不清楚,吓唬她而已。这样的情况见得多了,周占勤应付他们时也就不害怕了。
生活中没最危险,只有更危险,每次冯光都能躲过一劫,除了周家悉心照料外,与当地群众给予的掩护有很大关系。大家齐心协力保护冯登紫县长儿子的故事,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白马一带群众的美好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冯登紫先后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协三、四、五届常委兼学习委员会主任,离休后享受副省级待遇,周荣涛也在单位担任要职。尽管职务升迁,但对于那段岁月,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周荣涛在一份回忆录中深情地表达了感谢之情:“那时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周德祥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用做小生意赚来的钱买烧饼给我儿子吃。冬天冷,他把买来的烧饼或馍,揣在怀里暖热再给我儿子吃。他常给家人讲,这孩子是革命后代,咱应该保护好革命后代。哪怕用自家人的生命换,也要保住革命者的这条根……”真挚情感的表达,让人为之动容。
扁担挑子两头颤颤晃晃,拨浪鼓声儿清脆悠扬。周德祥一生与土地打交道,拿着拨浪鼓走四方,经历无数生活苦难,尝遍太多人间辛酸。新中国成立后,他干的仍是老本行,为了生活,常年奔波于田野村庄,直到1960年正值中年时因病去世。有奉献,无索取,他如一道光在人间闪现,但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间大爱,历经岁月沉淀尤显珍贵。
困难时期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使冯家与周家结下了深厚情谊。长大后,冯光选择参军入伍,在部队几十年一步步成长为解放军的师级干部。多年来,当年寄养在郸城的这段经历,他心怀感恩之情并一直铭记……退休后,冯光有了更多时间来郸城走一走看一看。他曾来到周家老宅和祖坟祭拜,表达感恩之情,寄托哀思之苦,并看望了周占宾遗属。
2017年11月底和2018年初,冯登紫和夫人周荣涛先后辞世,周家后人专程赶赴郑州为两位前辈扫墓。两家后人常有来往,成为彼此重要的“亲戚”。
面对记者,冯光饱含深情地说:“我在周家时间虽然不长,但父亲曾经多次讲到,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周家用自己的孩子为我赴难……这些大恩大德,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忘来时路、忆苦思甜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母亲经常告诫我,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你的命是郸城老百姓保出来的。”
接力相助,义薄云天渡难关
兵荒马乱岁月,把大儿子冯光暂时寄养周家,使冯登紫夫妇暂时松了口气。但是,出生不久的二儿子冯光明寄养何处,是他们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因为一个村子里谁家生个孩子,左邻右舍都会知道。如果一家突然多出来一个孩子,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后果不堪设想。
干革命就不能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冯登紫以革命胆识和魄力,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将冯光明寄养在南丰镇罗张村贫农张允增(时年33岁,其妻杨素民28岁)家中。张允增夫妇以前生的孩子先后夭折,此时也正适合抚养个孩子。
从1947年开始,冯光明在罗张村度过了5年的光阴。5年来,他在养父、养母关爱下,茁壮成长。就像许多当地的孩子称呼母亲一样,在这个家里,冯光明一直喊杨素民“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冯光明5岁时,养母杨素民几经辗转,亲赴河南省会开封让他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至今,冯光明仍能清晰记得父母讲述的、当年他在“娘”的带领下回家认妈的过程。
他娘俩到了冯家,冯登紫夫妇见到大恩人至此,感动得热泪盈眶。落座后,杨素民指着冯登紫、周荣涛二人对冯光明说:“孩子,他俩才是你的亲爸、亲妈啊……”因为年龄小,冯光明对亲爸、亲妈有点认生,回过头又钻进养母杨素民怀中,大喊着:“我找娘哩,我找娘哩!我不要妈!”他紧紧抱着养母杨素民的腿,就是不让这个“娘”走,还不认那个妈。此时此刻,大家眼里,都含着幸福而又难过的泪花。
母子俩一时难舍难分。见“甩不掉”这孩子,又担心自己走后孩子天天哭闹,没办法,养母杨素民只好在这里陪冯光明住了半年时间。慢慢地,冯光明对这里环境熟悉了,与父母的关系融洽了,最终融入这个家庭,养母杨素民才无限留恋地离开了自己带大的孩子。
冯光明说起辛酸往事,眼中仍然有“娘”的身影,眼圈依然发红。小时候不懂事,想象不出“娘”离开自己那一瞬间心里是什么滋味,现在想想,感觉被一种爱与感动紧紧包围。
冯光明还谈到1972年,他第一次回罗张村看望养母杨素民的情景。当时,这一“事件”甚至轰动整个村子。一位老者还不忘在冯光明面前发发牢骚:“你小时候可调皮啦。我抱着你,你骑在我头上,还尿得顺着我的脖子流……”欢声笑语回荡在辽阔天空,一切仍然那么亲切!
久别重逢,感慨万千。村里人都说冯光明长得很像他“娘”,因为他是吃着“娘”的奶水长大的啊……
五年的抚养生活,说不尽老百姓的淳朴厚道。那个年代郸城贫瘠的水土却给了他丰富的滋养。冯光明说:“我从小就觉得老家是郸城的,吃馍馍不熟,喝水水不开……”在他眼里,郸城是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愁。老家在哪里?老家郸城哩!
冯光明和养母杨素民有一张合影,背景是原河南省博物馆。那是他参军不久和养母唯一的合影。照片里,一身戎装的他站在养母身后,正直伟岸。照片背后,写有四个字“恩情如海”。旧社会,“娘”生活在社会底层,受人欺负。现在,冯光明长大成人,他有能力保护“娘”,要用一生感恩“娘”!
养母杨素民1996年去世时,冯光明携全家老小披麻戴孝,为“娘”送终。送葬的路上,他每走几步都要跪地磕头,感谢乡亲们为“娘”送行。冯光明深情地回忆说,在“娘”的葬礼上,他含泪致辞,一是感谢养父养母的养育之恩,二是感谢村里父老乡亲的鼎力相助。因为没有大家的关心和保护,就没有他的今天。
其实,和哥哥冯光一样,在寄养期间,冯光明同样遭遇到了各种危险。为保护冯光明,养母和养父都遭到了敌人的吊打。其中,养父张允增的腿被打致残。张允增1954年病故,终年40岁,一生在贫穷中度过。略显悲惨的经历,令人唏嘘……
记者专程赶往罗张村采访张允增的大儿子张士信时,已是花甲之年的张士信几度哽咽。他说:“以前经常听母亲讲冯光明在村里的故事。冯光明小时候很听话,有联防队员来查时,母亲就把他藏起来,他不哭不闹,乖得很。如今,我们亲如一家。我四个孩子都称他伯伯。逢年过节,工作、生活在郑州的孩子都要去他那里走亲戚。我很想念他们,祝愿他们生活幸福,也感谢冯家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时光不语,岁月有痕。在罗张村村头,提起张士信的父亲张允增收养革命后代的事,几位年近80岁的老人说,小时候就听长辈讲这个故事。的确应该把这些事情宣传宣传,教育更多人。如今,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不能忘记和敌人拼杀的革命者!
百姓的口碑就是不朽的丰碑。在群众心中,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革命故事,更是续写亲情的人间传奇。
不忘初心,红色基因永传承
艰苦岁月值得怀念,教育人们,不能忘本,更要懂得感恩。至今,冯光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周德祥的大儿子周占同1964年写给他的一封信。这封信洋洋洒洒写了9页4000字左右,极具史料价值。
从信中内容可以看出,当年为躲避敌人搜查,周德祥想尽了各种应付的办法。冯光和周占同有时借宿隔壁家,有时露宿野外。周占勤为保护冯光,曾被敌人采取各种恶毒手段审问,打得半死又苏醒三次,仍没说出一点消息。
信中更提到,冯登紫夫妇对群众的爱、对敌人的恨。冯登紫对地主还乡团、联防队作战时的英勇行为受到当地群众爱戴。群众中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共产党八路军,冯县长救人民。打倒地主联防队,人民群众不受罪……”
正因为从小就历经磨难,所以长大后,冯光、冯光明一身正气、光明磊落,遗传了父母的基因。
受父母影响,冯光、冯光明兄弟俩1963年、1964年先后参军入伍,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良好家风沐浴下,转业后,他们从基层一步步做起,从不依靠父母的关系谋私利。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依然没有特权和光环,有的只是责任和奉献。
父亲就是他们的标杆和榜样。冯登紫经常教导孩子们,“无论如何,保持革命传统不能忘;无论如何,政治上不能出问题。要紧跟着共产党走,爱祖国、爱人民!”
可以这样说,年轻时成长于枪林弹雨之中的冯登紫,后来长期从事党的宣传领导工作,离休后认真实践“共产党员,永不退休”的诺言,曾任省关工委副主任、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河南老年书画院院长、省老年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省书画院顾问、省书协顾问等职。此外,他还擎旗组建了河南省老年摄影学会,喜爱摄影、篆刻、书法、漫画,出版有自己的专著,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冯登紫从不搞特殊,深受部下尊重,是一位人民公仆的典范。
对郸城县,冯登紫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夫妇俩经常告诫冯光和冯光明,在艰苦岁月里你们能够活下来,不是你们命大,而是群众的保护和关爱。不能忘了曾经帮助你们的那些善良的人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们有了一些成绩,要尽力帮助他们……
即使生命最后一刻,冯登紫还专门嘱托子女并转告组织,丧事一切从简,不发丧,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干部的高尚情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17 年 11 月 29 日,冯登紫因病在郑州去世,享年98岁。2017年12月20日,《河南日报》第二版刊发《冯登紫同志逝世》的消息,以示哀悼。
对冯光兄弟姐妹来说,父母虽然先后逝去,但他们的谆谆教导像一缕阳光照亮每一个子女心间,又如一汪清泉在子女心中静静流淌。父母的爱,澎湃着无穷力量,激励着他们奋力前行。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冯登紫夫妇在郸城寄养两个孩子的故事,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在广袤的豫东民间,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红色印记。尽管70多年过去了,但这个独具革命传奇魅力的故事,依然闪烁着大爱光芒,传递着正义美好,赢得了千秋赞叹!
【采访札记】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回眸郸城人民群众收养革命后代的红色故事,总让人涌动着崇敬与感动。郸城朴实的群众周德祥、张允增以生命保护了革命后代,他们都过早离开了人间,没有亲眼看到冯光、冯光明成长为国家栋梁这一天。但他们的无私付出,却是峥嵘岁月里,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真实写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战争年代,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出生入死,人民群众为革命后代舍生忘死,感人故事的背后,需要我们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磅礴力量,奋力续写党群、干群鱼水情深新篇章。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