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还原一段历史 “复活”一群英雄(一)——记“红色记忆”研究传承者唐贵知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 姬慧洋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天是真的来了!一踏入扶沟,便感觉到这座城市充满了时代气息。乡间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城内街道整洁,高楼林立。然而,谁会想到,1938年,这里是多灾多难的黄泛区腹地;1948年,这里仍处于炮火硝烟之中;扶沟全境解放前夕,这里进行了一场悲壮而惨烈的小何庄战斗……
有战斗就有牺牲,有战斗就有英雄。70多年过去了,提起那场悲壮而惨烈的战斗,扶沟人都会忆起战斗中那些英雄及英雄背后的许多故事……
2022年2月25日,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周口红色记忆》采访组一行驱车来到扶沟县这片热土,追寻英雄闪光的足迹。
战歌“复活”英雄
黄泛区腹地扶沟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才辈出、英雄辈出。在这里,最能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红色记忆的,除了吉鸿昌烈士,还有姜鸿起烈士。这两位烈士,是扶沟县人民永远的骄傲。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首爱国诗是民族英雄、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留给后人最深沉的记忆。吉鸿昌将军,早已闻名天下。而人们了解姜鸿起烈士,是从了解小何庄战斗开始的。小何庄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扶沟县的一场极其有名的战斗。1948年6月5日凌晨,时任城关区委书记、政治委员的姜鸿起剿匪后,率区中队一部50余人借宿于扶沟县城附近的小何庄,被国民党太康县保安团300余人包围。姜鸿起率领战士们顽强抵抗、奋勇突围。终因敌众我寡,姜鸿起等19人壮烈牺牲。
对于战斗详情,几十年来,当地群众大都是口头相传,没能形成系统准确的文字,以致造成对这场战斗的记述缺乏完整性,出现失实现象,广大群众殷切期望有人能对这场战斗进行详尽调查。
唐贵知挺身而出。2003年秋至2005年冬,从扶沟县文联主席岗位上退休的唐贵知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克服各种困难,自费对小何庄战斗进行深入细致了解。凭着对读者和后人负责的态度,他的文稿经反复核实修改,最后定名为《小何庄壮烈战歌》,2011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月25日一大早,记者一行如约来到扶沟县唐贵知“古色古香”的家中。客厅墙上贴满他和家人各个时期的照片。
出生于1937年的唐贵知,如今已到耄耋之年,但他思路敏捷,对采写《小何庄壮烈战歌》一书的过程历历在目。正是通过这本书,在小何庄战斗中宁死不屈、壮烈牺牲的姜鸿起等英雄群体形象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复活”在人们心中。
一曲战歌诉说英雄传奇,一段故事传承英雄精神。《小何庄壮烈战歌》的出版,激发起人们对姜鸿起烈士的无限敬仰之情。之后,在姜鸿起后人及其家乡群众的努力下,才有了为英雄修筑纪念碑、建设纪念馆的设想并付诸实施…… ②7
自小崇敬英雄
往事充满血泪和辛酸,不堪回首。
说起自己的经历,唐贵知首先提起他的家乡——位于黄泛区重灾区的柴岗乡唐庄村。黄泛区,并不是一个行政区,而是指黄河水泛滥成灾的区域。1938年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 汹涌的黄河水淹没豫皖苏三省5000多个村庄,造成1200多万人受灾,近90万人丧生,造成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
扶沟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时,唐庄村除了深受黄水之祸,随着生态环境破坏,这里孳生了许多害虫,尤以蝗虫为多,危害最大,庄稼产量因此年年减少。
黄水下去后,贻害无穷。在唐贵知记忆中,1942年夏,家乡发生严重蝗灾。他家院子里的杏树,不仅叶子被吃光,连较细的树条也被“一扫光”。整个村庄的群众实在没有可吃的了,有时就吃青青的麦苗。麦苗吃光了,饿极了的唐贵知就和小孩子去地里拾大雁粪吃。再后来,陆陆续续就有人被饿死,一开始主要是老年人和婴幼儿,后来就连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也体力不支,慢慢倒下。
唐贵知的家史,就是一部血泪史。至今,提起这些往事他仍然十分悲伤:“我们村较小,那时大约300多口人,竟饿死60多口,有的全家人全被饿死。吃不到食物,只有靠喝清水维持生命。我三爷去井里打水时,无力把水罐拔出井口,瓦罐摔进井底,再也没有捞出来;三爷瘫倒井沿,再也没有站起来……其实,那时我三爷也是年轻人啊!”
更让人伤心的是,唐贵知原先是弟兄三个,他6岁时,二弟4岁,三弟不到一岁。唐贵知年龄稍大些,对饥饿抵抗力强。爹妈弄点吃的,会先嚼嚼喂他三弟,没想到“顾此失彼”,他二弟却被活活饿死。作为父母该是多么无奈!可是,那时是真的没有食物啊!
苍天有眼,唐贵知总算保住了性命,没有被饿死。悲惨的记忆中,他从小就对扒黄河造成黄河泛滥、祸害群众的历史罪人恨之入骨。黄泛区,更像是中国大地上流血的伤疤。
随着年龄增长,唐贵知渐渐了解了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真正懂得了共产党才是人民真正的“保护神”,共产党的军队才能让自己“得解放”。正因为小时候悲惨的遭遇,唐贵知对共产党充满了感恩。
小何庄战斗与唐贵知有着特殊的缘分。他说:“我家离小何庄十多里地。1948年发生小何庄战斗时,我11岁。6月5日清早,我和群众都听到了激烈的枪炮声。当时,周围全是低矮的草庵,既无大树也无高房。我们一群小孩子,都跑到村后的高岗上向枪响处观望,看见了似雾的硝烟。后来听大人说,打仗的地点是小何庄,听说死了很多人……”这是唐贵知最早知道的有关小何庄战斗的情节。
1950年,唐贵知到县城的小学上学时,经常听到老师讲述小何庄战斗的情景。1952年,他在扶沟一中上学时,班主任更是带着感情讲述了小何庄战斗。
这些战斗情节,勾起唐贵知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从小,唐贵知就有了朴素的愿望,想把战斗故事记录下来,让大家认识英雄、了解英雄,激励更多人。
调查不辞劳苦
说英雄,写英雄,是唐贵知绕不开的话题。多年后,他家迁到县城附近,盖的房子恰巧就在小何庄东头、下岗村西头,就是当年小何庄战斗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到这里定居后,他跟这里的群众成了左邻右舍。两村的中老年人经常回忆、谈及当年战斗的情景。同时,他也听到许多关于参加战斗人员的一些传奇故事。
重要的是,讲述战斗故事的人大多是亲身经历者、亲眼看到者、亲自参与者。唐贵知在和这些人谈及小何庄战斗时,他们都是随意讲述,没有任何修饰,没有别人强加观点,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史料。当时,唐贵知也很想记录下来,但觉得关于小何庄战斗已有不少史料记述,且过去几十年了,所以,每次只当听众而没有作笔录。
1997年,唐贵知退休后,在翻阅《扶沟县志》《扶沟县党史资料》《扶沟县文史资料》和其他史志书报时,才发现关于小何庄战斗的记述,各种书籍都不完整且很不一致,甚至同一书中的不同地方记述的也不一致。
“看了这些史料,我忽然感到此前的作者对小何庄战斗可能缺乏深入调查了解,于是我就想亲自把真相弄清。特别是当我看到一些有志于宣传革命传统精神的热心人以及离退休老干部的先进事迹后,更是深受感动……”唐贵知决心向那些研究“红色记忆”的热心人学习,写出一本比较符合实际的有关小何庄战斗的史料。
唐贵知当时是县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及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当他把调查小何庄战斗的想法向县政协汇报后,受到大家的赞同。有了信心和决心,他立即投入到准备工作之中,希望还原历史、复活英雄。从2003年秋开始,他自愿自费踏上了调查小何庄战斗的艰苦历程。
为了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原始性、权威性、形象性,唐贵知自费购买了采访专用录音机和照相机,准备对被采访对象现场录音、拍照。然而,采访中,他遇到了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困难和问题。原因是时间相隔太久远,当年参加战斗人员、参与掩护救助人员及知情人不少已经作古。另外,一些健在者散居全国各地,且交通不便。
于是,采访对象住得近的,他就步行前往;采访对象住得稍远如是本县乡镇的,他就骑自行车上门拜访;采访对象住得再远些如是外县的,就搭汽车往返;采访对象住得更远些如出了本省的,亲自上门采访困难,就通过书信和拨打长途电话联系。为此,他到太康、扶沟两县十多个乡镇50多个村庄,先后采访300多人次,录制28盘原始录音带,拍摄300多张照片。通过远远近近的实地采访,唐贵知的思想和灵魂得到升华和净化,烈士的英勇事迹一次次深深感动、感染了他。
退而不休、心甘情愿调查烈士的事迹,有时候并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2004年夏季的一天,唐贵知从外地调查回城时,遇见熟人在树荫下悠闲地领着小孙子玩耍。熟人看到唐贵知汗水湿透了衣服,问他干什么去了。当唐贵知说明情况后,熟人甚是不解,意思是自己在树荫下乘凉还嫌热呢,你唐贵知却自费去干这事,骑着自行车满世界跑得一身灰一身汗,图的啥啊?能得到啥好处吗?
自己“没事找事”,能得到啥好处呢?唐贵知动情地说:“那时,我越调查感觉越有劲,尽管年龄不小了,但骑车下乡从来不觉得累。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是,作为过来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告诉大家,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了无数烈士的付出啊!”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基本理清了小何庄战斗的来龙去脉和详细的情节。经过认真工作,书稿于2005年冬季完成,后经征求各方意见,再修改,《小何庄壮烈战歌》终于在2011年9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小何庄壮烈战歌》揭开了尘封的战斗往事,拉近了大家与红色故事的距离。悲壮的战斗场景,像湮没在尘埃中的画卷被重新铺展在和煦阳光下,给人们以强烈震撼,姜鸿起等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小何庄壮烈战歌》将流传于民间的一场惨烈悲壮的战斗,变成了可以传播久远的红色记忆。这是一本学习、研究扶沟县党史、军史、革命史的教科书。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小何庄战斗过去几十年了,但姜鸿起等烈士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献出宝贵生命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扶沟县人民心中。②5
烈士精神永存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姜鸿起的人生经历、思想精神了解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姜鸿起,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人,1920年生,曾是我军名将彭雪枫的部下,1938年入党,同年被彭雪枫推荐到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深造学习。1939年毕业后,分配至新四军四师创办的《拂晓报》任一版记者、编辑,集校对、刻版、印刷、发行于一身。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方针政策,采写编发了大量军事新闻、评论,用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唤醒群众、武装群众。
在彭雪枫领导下,姜鸿起在《拂晓报》工作6年,很快成为出色的办报骨干。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是该报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他曾说,一支笔胜过2000支毛瑟枪,《拂晓报》为党的一支铁军,其威力赛过千军万马。毛泽东等领导同志还分别为《拂晓报》题词。时至今日,《拂晓报》仍然是中共安徽省宿州市委机关报。
《拂晓报史话》等记载,工作中,彭雪枫对姜鸿起十分器重,曾数次夸赞姜鸿起。这在一张照片中得到印证,这张照片是彭雪枫1940年秋天视察《拂晓报》时,与报社全体人员唯一的合影。照片中,彭雪枫和报社领导、工作人员共14人。年仅20岁的姜鸿起双手插进裤兜,紧挨着站在彭雪枫右侧,其站位排序明显超出“常规”。可以看出,彭雪枫对姜鸿起这位年轻人十分厚爱。因为没有这种厚爱,他们俩是不会“并肩”站在一起的。
在《拂晓报》工作6年后,姜鸿起又被派到地方锻炼。1945年,任豫皖苏三地委秘书,1946至1948年被派到扶(沟)太(康)西(华)城关区任书记、政治委员,分别兼任中共黄泛区特工委指导员、白潭区和吕潭区及扶沟城关区委书记,与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正如唐贵知所说,28岁,如花一样的年龄,姜鸿起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他热爱的土地上,定格在新中国的黎明前夕。
历史沉淀,不挖掘就会尘封;岁月尘封,不寻觅就会湮灭。《小何庄壮烈战歌》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姜鸿起烈士的侄子——在北京工作的姜一平回乡祭扫时,迫不及待地拜访了唐贵知。展卷《小何庄壮烈战歌》,第一次看到伯父姜鸿起的事迹,姜一平热泪盈眶。姜一平认为,伯父姜鸿起是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献身,他不仅是姜家的骄傲,更是扶沟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姜一平要为伯父建设一座纪念馆,激励后人继承先烈遗志,奋发有为,开拓进取……
建设纪念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姜鸿起同村宗亲姜新生为建馆工作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考证。他们跑遍大江南北,到有关部队、档案馆查阅翻拍数百份文字资料、文物图片。对烈士生前战友、领导,凡是能到访的,一定前往。姜新生、姜一平还专程来到韭园镇见到当时的镇领导贾红杰、谢清泉以及村委会负责同志,商量建馆一事。贾红杰等同志对此非常重视,还专程一同前往实地考察、论证选址。
后经多方努力,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唐贵知为奠基发表了激情昂扬的致辞,铲起了第一锹土,纪念馆于2015年9月3日顺利建成。
只要对得起烈士,苦点累点不算啥。即使在身体有恙的情况下,唐贵知仍然坚持到工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纪念馆建成后收集到了包括烈士生前照片、编印的报纸、使用过的油印机、刻字用的蜡版等大量宝贵文物。2017年6月21日上午,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
仪式上,烈士亲属代表姜一平介绍了建馆历程。唐贵知和姜新生分别介绍了烈士事迹。同时,姜新生编著的《呕心拂晓 浴血中原》一书举行了首发仪式。
从创作《小何庄壮烈战歌》到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开馆,并打造成地标性建筑……一个红色历程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善似甘霖由己洒,心如砝码任人称。
辞别唐贵知,记者一行来到扶沟县烈士陵园。陵园内的小何庄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文详细记载了小何庄战斗经过,还有19位烈士英名:姜鸿起、李厚淳、王其昌、王习之、路衡兴、齐立斋、马庆元、姜兴、董复生、董贯、姜胆、项文生、董金明、宋改生、董万毛、苏金荣、姜振喜、何洪海、郑某某。
当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时,原野上,春天的气息如此强烈。占地13亩的纪念馆外,有彭雪枫的儿子彭小枫上将特意为姜鸿起烈士题词“呕心拂晓,浴血中原”大型碑刻。纪念馆大门前,一面面红旗猎猎作响。大门两旁,墙上鲜红底色标牌分别写有“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大字。展厅内,各种图文资料、革命文物、将军题词,让人肃然起敬……
在纪念馆广场中央,姜鸿起汉白玉雕像就是这个形象—— 一身戎装,双手插在裤兜里,目光炯炯,看着远方,下面“姜鸿起烈士”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如今,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是中国关工委全国少先队重点课题、周口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扶沟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兵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
没有五尺男儿血,何来神州遍地红?微风吹来,一面面猎猎作响的红旗映红了半边天。革命先烈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历久弥新,万古长存。
采访札记:
姜鸿起为了党的解放事业血染扶沟大地,用生命吹响了胜利的战歌。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精神是伟大的。他用抛头颅、洒热血的不屈精神,证明了革命者信仰的力量。如今,昔日黄泛区已是鱼米之乡,人们在烈士血染的土地上,又吹响了乡村振兴的战歌。战歌嘹亮,催人奋进。烈士不死,丰碑永存。
《小何庄壮烈战歌》是向每一个不屈灵魂的致敬,是对每一位血性烈士的缅怀,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唐贵知作为从县文联主席位置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生命不息,创作不止。他满腔热血,深入采访,创作出激励心灵、充满主旋律的红色史料作品《小何庄壮烈战歌》,彰显一位文艺工作者为英雄立传、为英雄树碑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心。唐贵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