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24个字的故事(大学生组)
胡雪妍
初中的我低着头,桌子上放着一张纸,纸上只写着24个字,是彼时我刚刚抄上去的。24个字的具体内容写起来未免太过繁琐,尽管如今我只需要三秒钟便可背完,那时却是我第一次认识它们。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默写,默写,默写,翻来覆去地背,我们很快地熟悉了起来。直到我一抬头,突然发现周围已经全部都是它的身影。走廊上、黑板上、墙壁上,我走到哪都能碰见它。我坐在车里,窗外的景物飞速划过,每一段绿植中间的布告栏都跃动着它。它突然地出现在了我生活的角角落落,以强硬的身姿挤进了我对这个社会的印象形成。
然而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这24个字又显得那么遥远。国家、社会两个层面显得那么高大上,而个人层面又是讲烂了的道理,概念宏大而宽泛,并不如法律一般用条条框框规定着我的言行举止。
“……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用笔在课本上划过这几个字,心不由自主怦怦跳了起来。没人见过没有穷人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它好像浮在云端一般遥远,但是人人都期待见到。我见过沿街乞讨的人,听说过饥荒年代的易子而食,也曾记得看采访时对山区穷困的惊讶与震撼。我开始期待2020,开始期待那个富强、民主的国家。期待如雨后叶芽,不断伸展,骤然间长成了参天大树。
上了高中,它成了我试卷上的必得分项。只要它出现在试卷上,我一定能拿到这一项的分数。而这又何止是我,人人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可阻挡之势传播到了各处,又细无声地渗透进了角角落落。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热播,反腐检察行动打击到了每一寸角落。当看到剧中整整一面墙、一张床、一冰箱的人民币,当剧外山西吕梁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中生受贿10亿被判处死刑,我对公正法治的社会向往又如同野草般疯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几个字,不是上下嘴皮一碰拼凑出来的音节,不再仅仅是希冀、是期待、是愿景,而是指导、是方向、是现实。它本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像是被石子打破的湖面,疫情的消息如波纹般荡漾开去。有些人想要从武汉逃往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医护人员却想赶往武汉。有的人瞒情不报,用谎言代替真诚,将病毒散播到途径每一步,为伤痕累累的祖国加上一把稻草;有的人轻伤不下火线,或脸上深深一道口罩压痕,用行动诠释职业素养,或一辆车驶入疫区免费送餐,将友善真挚装进每一份餐盒递到他人手中。
我悄悄关上了门,将家与外界隔离。没有什么伟大的事情等着我去做,但做好自己是我的选择。
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建成,大批贪腐人员下马,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核酸检测常态化阶段。我当过核酸志愿者,坚持每三天做一次核酸不给国家添麻烦,认真上着网课做好一个大学生,诚信友善对待每一个哪怕是过路人,等待二十大召开将美好明天唤来。当我做好了这些,我实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国家就实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就实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虽然每个人只尽绵薄之力,汇聚却成江流大海。
我在努力做好我自己。像我这样的还有千千万万人。每个人都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有一天,会拽着云上的国度,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