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加强党校阵地建设 筑牢红色教育堡垒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
近年来,郸城县委扛牢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该校坚决扛牢党校姓党的政治责任,把党校打造为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3年在周口市县级党校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一名,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县级党校。
郸城县委党校新校区建设总投资1.2亿元,占地89亩,总建筑面积23037平方米,位于郸城县智圣大道北侧,校园突出党校特色,坚持设计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倾力打造全省一流县级党校。
郸城县委党校紧邻双向八车道的智圣大道,校园绿化率达50%,属市级园林单位。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可满足培训、科研、各类会议举办需求。拥有大小报告厅8个,配备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教学辅助设施,最大的报告厅可容纳1024人,配有80㎡的4k高清大屏,报告厅配置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均可实现县乡村三级网上同步教学。学员楼可满足住宿学员238人,餐厅可容纳260人就餐,完全满足各类培训食宿需求。
领导带头讲授,邀请专家授课。该县先后聘请县党政领导干部、上级党校教授、周口师院教授等10人为客座教授。2018年以来,县处级领导干部到该校授课74人次,专家学者授课73人次。
突出党课特点,完善课程设置。按照总课程72%的比重设置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其中党性教育主题占比总课时的25%,同时把人大政协知识、国家安全、意识形态、能力作风建设、乡村振兴、民法典、统计法、巡查巡视和应急管理等纳入培训内容。
创新培训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县域内开发了红色教育、美丽乡村、文化遗产、城市建设等27处现场教学点。在县域外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大别山、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异地办学。课堂教学与实地体验相结合,有效提高了课程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开设学员论坛,激发自主学习。通过开展红色诵读、讲党史故事、微党课、演讲比赛、党性分析交流、主题研讨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为学员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
坚持从严治学,提高学风建设。先后制定了《学员管理与考核细则》、《优秀学员评选办法》,严格执行请销假等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学员纪律规矩意识,形成良好学风。
开展网络培训,实行信息教学。三年来,该校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学系统,已开展“党史夜校”14期,培训15000人次;“远程党校”19期,培训22000人次;“学习强郸”大讲堂5期,培训25000人次;“能力作风建设”专题培训8期,培训3689人次;培训学员范围涵盖县直机关、各乡镇街道、农村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起点,郸城县委党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天经地义”的重要论断和“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的根本要求,坚持不懈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努力开创郸城县委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