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见证了红军长征时期、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老红军于朝俊:心怀信仰 初心永恒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锦春 王吉城
【内容提要:于朝俊,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先后担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的警卫员,红五军团总部警卫班长、排长;1932年参加著名的南雄、水口战役;经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争;1935年遵义会议后,调入中革军委总部任事务长(管理员),具体任务是负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及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日常生活,后调入延安“西北菜社”(中央招待所、八路军总后勤部招待所)任主任,1939年入党;解放战争时期,参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勤保障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随四野南下进驻武汉,负责部队后勤保障工作;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56年离职休养在武汉市武昌区;1984年在武昌区去世,终年80岁。其事迹在《雄师铁军——宁都起义将士录》有记载。】
老红军于朝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宁都起义91周年之际,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周口红色记忆》采访组和老红军于朝俊的大女儿于利利取得联系,听她讲述于朝俊的故事。于利利将父亲生前的文史资料、回忆录、生前事迹提供给记者,希望后人不要忘记幸福生活背后的艰苦岁月。
11月21日,记者一行来到沈丘县,采访兼任市、县两级政协文史委员的郭成云。今年70多岁的郭成云,十多年前就开始收集整理于朝俊的事迹,数次到武汉市有关部门调查并看望于朝俊子女,为党的宣传事业和老区建设发挥余热。他将收集整理的文史资料无私交给记者,希望能将老红军于朝俊的事迹发扬光大,留给后人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岁月流金,初心永恒。经过采访,戎马一生的老红军于朝俊追寻光明、铁心跟党、忠贞不渝、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红色记忆的片段,如同星辰般璀璨,美好而有光芒,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
参加宁都起义走上革命道路
于朝俊的童年是苦涩的,没有暖饱,没有尊严。
1904年6月,于朝俊出生于沈丘县洪山乡庙山李行政村于庄村。当时兵荒马乱,连年灾害,土地贫瘠,庄稼歉收。由于家境贫寒,于朝俊10岁时其父就忍痛割爱,让他到地主家当童工。为了糊口,于朝俊以瘦小的身躯,没日没夜地给地主干活,稍有怠慢就会遭到打骂。
即使这样,全家人一两天吃不上一顿饭的情况仍时常发生。
之后,于朝俊的几个弟弟相继出生,家中生活更加难熬。为分担父母的重担,1921年冬,于朝俊被迫远走他乡,参军入伍。
“侧耳倾听,宇宙充满饥饿声。警醒先锋,个人自由全牺牲。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人领导下,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宁都起义以它光辉灿烂的英雄业绩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于朝俊有幸参加了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后,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于朝俊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先后担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的警卫员、军团警卫班长、警卫排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跟随中央红军开始万里长征。
遵义会议后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5年1月,红军长征攻克贵州遵义。在这里,中共中央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开过不久,中央红军二进遵义时,周恩来在与时任中革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上干队)队长萧劲光谈话中,谈了遵义会议召开的情况以及中央正在考虑重新安排新的工作。三个月后,萧劲光调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周恩来考虑到毛主席在长征中的身体和工作状况,提出要萧劲光挑选一位成熟稳重且有经验的红军干部到毛主席身边照顾日常生活。
萧劲光经过认真思考,向周恩来推荐了一位忠诚厚道、有责任心、年富力强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于朝俊。
萧劲光推荐于朝俊是有原因的。萧劲光在红五军团当政治委员那段时间,于朝俊是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的警卫员。萧劲光和刘伯坚经常在一起研究情况、下部队做工作,于朝俊都紧随其后,萧劲光自然就认识了解于朝俊,由此产生了良好和深刻的印象。
于朝俊听说萧劲光调动自己的工作时,向他谈出了一些担心,认为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责任重大,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怕做不好,有点犹豫不决。
据后来于朝俊回忆说,当时心里有些害怕,自己没文化,在这些大领导身边工作万一做不好出了岔子,就会影响大局,给革命带来损失,出于这样考虑,第一次谈话没有接受任务。结果几天后萧劲光二次促膝做工作,于朝俊感到这是领导已定意见,不能再推辞,也没有再推辞的理由,于是勉强答应,抱着干一段试试看的想法。后来中央红军总部正式宣布命令,于朝俊被调任中革军委总部任管理员,具体任务是直接负责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和其他中革军委主要领导的日常生活。
从此红军战士于朝俊就与毛主席及其他中革军委领导同志朝夕相处,亲身感受和亲眼目睹了毛主席的大智大勇和雄才伟略。特别是在毛主席、中革军委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走出了草地,甩掉了追兵,胜利到达在陕北。
在红军快要到达延安时,作为先遣人员的于朝俊提前一个星期到达延安,首先对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要住的窑洞进行休整,搭好睡觉的炕,砌好做饭的炉灶,并抽空熟悉周围环境,为首长的日常生活起居尽力做到安全周到。
于朝俊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长征途中,还是在陕北的吴起镇、瓦窑堡、保安、延安等地,都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为毛主席安排好日常生活,多次得到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的称赞和表扬。
有幸参加毛主席与宁都起义部分同志合影
“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这是毛主席1938年12月在延安接见部分参加宁都起义同志合影照片上的题词。于朝俊有幸参加了这次毛主席接见时的合影。
1938年12月,毛泽东(左三)、王稼祥(左二)、萧劲光(左一)等与参加宁都起义的部分同志在陕北合影。左八为于朝俊。
2021年12月14日,中共赣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共同主办的“纪念宁都起义胜利暨红五军团成立90周年座谈会”在宁都举行。于朝俊的多位后人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在这张著名的毛主席接见合影照前留念。从于朝俊子女提供的材料中,我们找到了当年毛主席和于朝俊之间的一些生活故事。
一天晚上,毛主席把于朝俊叫到办公室,说要和王稼祥、萧劲光见见在延安的参加过宁都起义的部分同志,要于朝俊也参加。毛主席要接见参加宁都起义的同志,这是对参加过宁都起义的所有官兵莫大的鼓舞,作为参加过宁都起义的于朝俊十分高兴。
毛主席接见那天,延安天气很好。在延安凤凰山中央所在地的一个院落里,毛主席和王稼祥、萧劲光来到了早早等待的部分参加宁都起义的同志中间。参加宁都起义的同志很激动,都打开了话匣子,热情地聊起来。
毛主席走到每个同志面前,问长问短。
一开始,大家请毛主席站在最前面。毛主席和王稼祥、萧劲光相互谦让了一会,紧接着,就安排于朝俊和大家排成二排。摄影师用快门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时刻。之后,毛主席欣然在这张照片上亲笔题词,对宁都起义给予高度评价。
宁都起义过去90多年了,毛主席在延安接见部分参加宁都起义的同志这一事件也过去80多年。然而,这张有毛主席题词的反映宁都起义的珍贵照片,于朝俊家人一直珍藏着。于朝俊和毛主席之间这段故事他们也会永远记在心间。
见证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
于朝俊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间里,聆听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的教诲,让他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作为毛主席身边的生活管理人员,1957年,应《中国青年》杂志“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专栏征文,于朝俊发表《我印象中的毛主席》文章,回忆在毛主席身边的生活片段。于朝俊的亲身经历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朴素,弥足珍贵,让后人真切领略到毛主席和党中央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历程,也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守的人民情怀。
于朝俊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时,首长和工作人员待遇差不多少,吃饭都在一起。毛主席住在一间窑洞里,房间比别人“特殊”之处,就是里面比别人多了两个书信文件挑子。
由于刚到陕北,生活条件不好,毛主席十分消瘦。那时,毛主席和大家一起吃,除了糙小米就是山药蛋,难得买到点蔬菜。有时候,于朝俊还要跑出几十里地买一点小白菜给几位首长分着吃。
为了调剂毛主席的生活,于朝俊就带领其他警卫人员一起开荒种菜、补贴伙食。为节约柴草,于朝俊想方设法革新了灶台,对灶台口大小、方向、空间、烟囱高度都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设计和试砌,最终研究出起火快、拉风大、出烟大、省人又省柴草的节能锅灶,甚至现在延安地区的一些农村仍在使用这种锅灶。
于朝俊回忆说,每次从毛主席窗外经过,总是看见他聚精会神地不是看就是写,常常天亮才睡,休息到中午起来,胡乱吃点饭就又埋头在案桌上。越是夜里毛主席就越忙,电报一份接一份地由机要科送到他面前。毛主席的窑洞里,夜间总有灯光,到鸡鸣才熄。
毛主席对自己什么都不在乎,可对别人总是很关心。于朝俊回忆说,一次,机要科副科长李世忠突然病了,毛主席就亲自去找医生,左嘱咐右嘱咐地叫医生好好治疗,安排好了才离去。以后,他还不时地亲自去探视。
毛主席对于朝俊也很关心,但对他也不搞特殊。在瓦窑堡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红军长征刚到陕北,供给困难,于朝俊还穿着破得都露肉的单裤。一次,毛主席看见了,问于朝俊怎么不做条裤子穿。于朝俊解释说,到供给部问过了,说衣服都尽先给前方了,后方只能暂时忍耐一下。毛主席很关心部下,但在那个困难时期,他也没有好办法。最后,毛主席安慰于朝俊,为了前方的胜利,应当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精神,慢慢会变好的。
红军长征到延安后,很多人都想进红军的最高学府深造。于朝俊虽然嘴上没说,但毛主席看懂了他的心思,就鼓励他说出来。于朝俊不敢说。主席见他不说,就直接写了张条子,让他上延安军政大学学习。
在于朝俊眼中,毛主席是一位心肠柔软的人。毛主席身边有一匹小黄马,长征中他就骑过。长征中的劳累,使这匹马更加衰老,到延安后,毛主席就不忍心使用了。不久,这匹马就老死了。毛主席听说后很伤感,嘱咐于朝俊不能叫人吃了它的肉,应当埋葬它……埋马时,毛主席还亲自去看着,样子很惋惜。一代伟人的铁骨柔肠,在于朝俊的记忆里清晰而温情……毛主席平易近人,经常教于朝俊文化知识,还特批他到党校深造。每每忆起,于朝俊总是充满了感动。
1956年,毛主席视察武汉时专门约见了于朝俊,了解他的家庭生活情况。
服从安排北上南下 解放战争立新功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指示,中央军委从总部机关中挑选一批后勤管理干部到东北战场。于朝俊从延安调到东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供给部管理科长、第四野战军后勤军需部运输科长、东北人民解放军军需部管理科长,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他尽职尽责,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军用物资送往前线。一次运输军用被装,从东北到南昌,他第一个报名负责火车押运。当车行到途中,一列火车上的被装突然冒烟起火,他发现后,第一个跳上起火的列车把着火的被装扔下车,在他带领下及时进行了抢救,保护了军备物资和火车运输安全,使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保障和运输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于朝俊随第四野战军南下,进驻华中重镇武汉,先后担任中南军区军需生产部管理科长和中南军区后勤部生产管理局管理科长等职。
艰苦奋斗 关心群众是他永不改变的情怀
1956年,于朝俊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他积劳成疾,因身体原因,组织照顾他离职休养。离休后,于朝俊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继续余热生辉,搞好传帮带,教育下一代,这也是他后半生重要活动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他被部队、工厂、机关、学校作报告达上百场次,受众达十多万人次。
他作报告一无提纲,二无讲稿,而且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有一次,他脚被烫伤,伤口很久不能愈合。而恰逢解放军3506工厂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请他作报告。于朝俊忍着疼痛,被人搀扶上讲台,脚下还垫上东西坚持作报告。他讲领袖们的高尚品德和丰功伟绩,讲胜利来之不易,以所见所闻鼓舞青年人。原解放军3506工厂宣传部的王广文在回忆这件事时说:“一次邀请于老作报告,当时全厂6700多名职工、劳动服务公司2300名员工、子女学校1200名师生,因场地有限,共安排4场报告。当时省民政厅照顾他的身体,只批准最多讲2场,可他仍坚持讲了4场。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全厂掀起了比革命传统、比艰苦奋斗、比革命干劲、比为工厂做贡献的‘四比’活动,请战书贴满科室,对促进推动军工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1959年,于朝俊延安时期的老上级魏廷槐当时是武汉市副市长。他在一个山丘脚下找到一套闲置的道班房安置于朝俊。这是路边的道班房,修路工人搬走后,房子显得很简陋。房管所工作人员把房子维修了一下,于朝俊一家就住了下来。周围人家稀少,倒很清静。
房子周围有约七分空地荒着没人种。于朝俊会种地,他不会让这些地荒着。在征得马路对面六合村党支部书记的同意后,他种起了地。村书记对他特别敬仰,看他有什么要解决的事情,经常来坐坐、帮个忙。就这样,他的院子里养鸡、养猪,地里种棉花、芝麻、花生、红薯等。
于朝俊种地有两个用意,一方面要求孩子们参加劳动,了解这些吃的、用的是怎么来的。另一方面,种植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帮助别人。他经常把鸡蛋、猪肉和地里种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三年自然灾害,物资紧缺,买什么都用票证。政府给老红军干部生活上有补贴,有的老百姓就找到于朝俊说想买布做衣服,布票不够用,于朝俊自己不穿不用,就送点布票给他。有的说家里办事要请客,想要于朝俊给点肉票,于朝俊就把家里的肉票拿点给他。周边群众提起于朝俊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于朝俊搬过两次家。他家住在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很快就会知道有个姓于的老红军。于朝俊在当地声望很大,就是因为他经常热心帮助别人、曾经是毛主席身边的老红军。
革命传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于朝俊的大女儿于利利今年70多岁了,提起父亲,总能勾起她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她提供给记者一张1971年的照片,这是于朝俊和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家门前的合影。照片中,于朝俊安详地坐在中间,身上穿着一件旧棉大衣,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
“在我儿时印象中,每年父亲都是穿着这件旧棉大衣过冬。平时父亲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从来不谈新衣服的事,我们也不提什么要求。记得上中学时,学校通知要拍合影照,我怕自己穿的破衣服影响大家,就提前找隔壁的阿姨借了一件上衣穿。阿姨借给我一件黑色的双排扣列宁装,我穿上正合适,就高高兴兴地和同学们合影。”于利利很感慨地说,“我不好意思在父亲面前叫苦,因为父亲经常说这点苦算什么,比起红军那个年代,你们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其实,于朝俊家不是穷,也不是没钱花,也不是国家发的离休金少,而是他对子女严格,常常拿红军那个年代的标准教育子女。
人们尊重于朝俊,因为他有“老红军”这个光荣的称号。于利利深情地说:“父亲就是要让我们知道,他们那一代人打下江山是多么的不容易。他最怕的就是没经历过战争的人以及我们这些后代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很想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大家听。在我们这里,他讲革命故事可是出了名的。”
时间久了,孩子们都很理解父亲,认为红军战士的子女更应该继承发扬光荣传统,丝毫不能搞特殊。
提起自己的名字,于利利至今仍感激父亲。她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三大战役胜利的消息不断,胜仗一个接一个。我1948年出生,父亲给我取名于利利,就是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意思。每当别人问我的名字时,我都要自豪地说,姓是于,名字是胜利的利,当时东北解放打胜仗时出生……”她很感谢父亲给她起了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时刻提醒她不要忘记历史。
于朝俊一生敬仰毛主席。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于朝俊万分悲痛,非要去北京见毛主席最后一面不可。当时国家局势紧张,进京人员严格控制。南方发往北京的火车只能到石家庄就动员转车返回。于朝俊不管这些,把毛主席对他的关怀作了反复解释。火车站领导听后非常感动,经请示作特殊情况特殊解决,亲自把他送上去北京的列车,并安排乘警要照顾好老红军战士。到北京后,他住进总后勤部招待所。他马上与在京首长联系。都没有回音,气氛十分紧张,灵堂设在人民大会堂,警戒线距大会堂很远。于朝俊就和警卫人员说,坚决要求看毛主席最后一眼,并自我介绍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经历,对毛主席有深厚感情。他的举动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后来,警卫人员把情况如实报告上级。在信访处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于朝俊进入吊唁大厅,在工作人员搀扶下来到毛主席遗像前。在吊唁大厅,他抑制不住悲痛,嚎啕大哭。工作人员怕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很快护送他回到了住所。
于朝俊常说,“多少革命先烈在我们前面英勇牺牲了,我能平安活到今天,看到祖国之强大、人民之安乐,已经很知足了” 。
带着对人民的热爱,1984年9月,于朝俊因病去世。《湖北日报》发布了消息。邓颖超、康克清、萧劲光、何长工等中央领导以及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军区等部门领导同志送花圈或发唁电表示悼念。
红军精神永放光芒。2004年6月,沈丘县委召开老红军于朝俊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追忆他光荣的一生,缅怀他的光辉业绩。“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于朝俊都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时刻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是对他一生最真实的评价。
红军都是英雄好汉。于朝俊是千千万万红军的一位代表,历经艰难坎坷,见证历史沧桑,体现在他身上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精神,会激励更多人砥砺奋进,走好新的长征路。②18
(本文采写中,得到李天剑、郭成云等同志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图片及说明由于朝俊女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