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一高2023成绩单,请您查收!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松 通讯员 王雪涛
3年疫情,全球面临大考验;3年疫情,郸城一高学子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呵护下,克服一切困难,全封闭式学习,今天终于取得了可喜成绩,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8月9日,郸城一高在大礼堂隆重集会,表彰欢送2023届优秀毕业生。县委书记李全林、县长董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庆伟、县政协主席王伟、副县长牛海燕、县政协副主席于健等出席。41名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和家长坐在前排,身披绶带、获赠鲜花,容光焕发,为高光时刻增辉、为郸城教育添彩、为郸城人民争光。
郸城一高副校长王朝红向人民报告成绩单时,深情而铿锵地说:这一届学生高中三年都是在疫情当中度过,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倾力呵护,郸城一高全体师生克服困难、共同努力,向全县乃至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河南省理科前10名,郸城一高占2人,前100名占12人;河南省文科前10名占1人,前50名占7人。文理科600分以上考生1243人,一本上线3662人,位居河南省第一。41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位居河南省第一,占周口市的72%。2012年以来共有403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位居全国县级高中第一。
回望这3年疫情考验下的高中学习生活,实属不易。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到郸城一高慰问调研,站在大门外问师生健康状况,送来了党委、政府的关怀;问校园物资储备,送来了防疫必需的大量物资及生活物品。县教体局成立多个工作组驻守全县各个校园大门外当“卫兵”,尽最大努力把学校封闭成一个绝密而安全的空间,让学校坚定了防疫决心,让学生坚定了学习信心。
关键时期,郸城一高党委书记、校长刘成章高瞻远瞩,深入一线,指明方向,凝聚人心。全体教师精诚团结,各司其职,各处室全力配合,高效服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得各项复习备考工作,井然有序,稳步推进,效果显著。假期不能在校学习的日子里,老师们化身主播给学生们上网课。在别的学校都因为疫情停课在家的时候,为了能给学生们赢得更多在校学习的机会,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最长时间达两个多月,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们一起吃住在校。为了更多的学生,大家放下自己的孩子,告别年迈的父母,克服种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彰显了一高人的大情怀大担当。
近年来,郸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县之大计来抓,倾全县之力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30%投入教育,着力把教育打造成最优质的民生民心工程,不断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郸城县委书记李全林深情寄语学子,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把梦想装进行囊。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建设祖国中实现人生价值。希望同学们崇德修身,用感恩编织人生。即将奔赴五湖四海,始终带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铭记家人和师长的关爱,在新的环境下严于律己、修身立德,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人生的正道上行稳致远。希望同学们博学笃行,让学习成为常态。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不断丰富生命的宽度,在学习中让梦想远航。希望同学们自立自强,用奋斗点亮青春。发扬青春的斗志,保持奋斗的激情,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拼搏,在奋斗中放飞青春理想。
李全林希望教育工作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立足新起点,初心守道、潜心治学,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育部门进一步创新方法,强化服务,挖掘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郸城县长董鸿说,希望广大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争做新时代有学习之心、自信之心、奋斗之心的好青年,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全体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希望郸城一高一如既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建设现代化郸城的新征程上,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郸城一高校长刘成章表示,成绩已属过去,未来仍待奋发。我省已经启动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新教材、新模式,是机遇也是挑战。郸城一高一定会保持空杯心态,归零心态,超前思考,科学谋划,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教体局的具体指导下,履职尽责,踔厉奋发,从更优秀走向更卓越。③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