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重在务实求效
周口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姚国华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明确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可以这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强调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极端重要性,也为我们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事实上,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近年来,我们党相继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对于调查研究都十分重视,都要求坚持访民情、听民生、察民意、解民忧,有力促进了基层建设和发展,也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但是,也应当看到,一些单位领导和工作组下去了不少,貌似重视,可“雷声大、雨点小”,对制约基层建设和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敏感问题,仍然止于走走看看,“雨过地皮湿”,解决得不够彻底,有的甚至于“做秀”。结果是群众高兴地看着领导“调研”来,失望地看着领导“调研”去,被群众视为有名无实的形式而已。
仔细分析,个别领导下基层调研之所以被群众视为形式主义,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大局意识,存在应付差事的思想。有的党员干部片面认为村的事应由基层自己抓,领导调研、部门下村只要宏观指导就行了,把下基层当作额外负担和一般差事,凑个人数、完成天数就算大功告成了;有的到基层去解决什么问题,事前没有调查、更无计划和打算,往往是“就地取材”,甚至于闭门造车;有的拎包跑点抓基层,“身入”心不入;还有的仅仅满足于“输血”式帮扶,没有在“造血”功能上下功夫。二是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存在畏难情绪。群众反映最强烈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虽然知道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有利于村的建设和发展,也会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感到问题比较棘手,就退避三舍,不愿费苦心、出苦力,有的甚至怕引火烧身,使基层“老大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三是作风不实,缺乏一抓到底的过硬作风。一些党员对基层现状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心里没底,随意发号施令;有的一阵风,风头过了,劲头也就没了。对基层存在的问题,缺乏一抓到底的恒心和毅力。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确实,调查研究必须“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深入调查研究,要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草率地下结论、做判断。所以,我们一要注重解决问题,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就要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把调查研究与完成党中央部署的任务和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紧盯问题,摸清实情,分析症结,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思路的办法措施。二要注重精耕细作,以“小处着手”推动“落在实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深钻细研才不会信口开河、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被动。通过“解剖麻雀”,在琢磨钻研中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才能更加深入地做到全面分析、全面掌握,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三要注重成果转化,以“实际成效”检验“调研成果”。调查研究如同“十月怀胎”,解决问题才是“一朝分娩”。对调查材料的全面梳理、总结提炼,是取得调研成果的关键举措。调研结束后,必须做好调研成果的归类总结工作,得出理论,出台政策,将成功做法经验化、有效措施制度化,使调研成果及时“落地”,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实践发展无止境,问题无止境,要不断为解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常态化、制度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使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产生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