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青言青语”传新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
“戏唱得真好,讲的都是身边发生的事儿,很有教育意义。”近日,在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张子影村文化广场上,由戏曲表演专业大学生宣讲员表演的道情小戏《婚礼之前》《一块宅基地》等,让村民们看后直呼“过瘾”。
“太康人民爱看道情戏,我们就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戏里,以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讲给群众,群众愿意听、记得住。”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天印说,大学生宣讲员通过“文艺+宣讲”的方式,借助送戏下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学生参与理论宣讲,有思维活跃、亲和力强、敢于创新的优势,但也有经验不足、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系统的短板,如何在扬长避短中“修炼”自我呢?
今年以来,周口市先后组建培育近500人的大学生宣讲团,组织他们走进家乡,讲给长辈听;走进校园,讲给同学们听;走进场馆,讲给观众听……汇聚起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青春力量。
10月11日,在项城市水寨街道西关社区公园里,掌声、笑声不断,来自周口交通技师学院的大学生宣讲员吴慧敏边打竹板边说唱《“小快板”唱响文明新风》,乡亲们听得津津有味。“能够以这种方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我感到很有价值,参与宣讲的过程对自己来讲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和实践锻炼。”吴慧敏说,她已经参加了5次义务宣讲。
“讲给谁听”很关键,“怎么讲好”更重要。大学生宣讲员有的化身“景区导游”“科普达人”“普法宣传员”,转换角色代入式开展宣讲;有的利用走亲访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拉家常、志愿服务中讲感悟谈认识说变化,使宣讲更走心更贴心;有的发挥专业特长,把所学专业和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有机结合,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大学生宣讲员认真备课,开学后走上讲台,把社会热点焦点和学生兴趣点融入思政课,结合生动案例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生动解读。
日前,在周口市党员教育馆,来自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大学生宣讲员徐子鑫,为10余名退休老干部作了一场义务讲解。在她的指导老师、河南省“新时代百姓宣讲员”李媛媛看来,这次宣讲很有意义:“用青年的眼光把家乡发展变化讲给老干部们听,就是想请老一辈放心,新时代青年一定会接好时代接力棒,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通过在内容供给、激励创新、评价考核等方面完善机制及相应措施,周口市不断叫响群众喜爱的大学生宣讲品牌,大学生宣讲员立青年志、讲青年事、发青年声,为家乡发展增添青春动力。”周口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市大学生宣讲团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800余场,受众约13.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