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长期以来大批中原人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原文化底蕴,在天南海北、各行各业奋力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诠释着河南人爱岗敬业、勤劳朴实、侠肝义胆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演绎着河南人敢于追梦、勇于圆梦的生动故事……
为出彩中原人点赞

刘猛:竭尽智慧提升肿瘤专科防治水平

刘猛出生在西华县的一个贫穷的乡村,自幼体弱多病,当医生是他小时候的梦想,高考志愿填报的全是医学专业。他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师从国内知名肿瘤学专家贾立群教授,主攻肿瘤中西医综合防治临床与研究,目前是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治医师。

“京城米王”刘金利

在北京,很多人吃米都认准一个牌子——“大象香米”,那是地道的东北大米,香甜绵筋,味道非常纯正。这个品牌大米是河南人做的。他叫刘金利,周口市郸城人,北京福临大象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郸城商会常务副会长。

张坤:让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得更有尊严

他曾是一名在城里执着拼搏的农民工,实现从打工仔到企业家华丽转身的同时,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让农民工在城市里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幸福,为此,他发起了送农民工返乡过年活动,用实际行动关爱农民工。他就是来自周口市郸城县的张坤。

郁德水:为民族卫生事业鼓与呼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卫生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为民族卫生事业鼓与呼,为偏远地区群众摆脱疾苦送去希望……他就是在京周口籍退休干部、目前担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郁德水。

李多轩:待人以诚铸商魂

人无信而不立,商无信而不兴!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必须以诚待人,这句话对于商人而言至关重要。来自周口市商水县的李多轩在北京打拼20年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王文: 勤学善思成就非凡人生

从周口沙颍河畔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学子,到学有所成,远渡重洋去英国留学;从一名普通留学生,到赢得外国导师认可,获得全额奖学金,再到世界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来自周口市的王文,凭借勤学善思在科研与教学中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成就了非凡人生。

夏明光:专心做企业 热心行公益

夏明光创建了河南邦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周口乃至河南省首屈一指的“牛肉大王”…… 目前,身为周口市人大代表的夏明光在商海打拼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周口慈善事业先进工作者。

王锦利:拼搏商海书为伴

来自鹿邑县的李峰把握住了商机,在武汉实现了创业梦。如今,已经事业有成的李峰加入了湖北周口商会,担任常务副会长一职。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他大胆创业,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图书销售公司。他用过人的胆识在图书领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就是来自周口市太康县的王锦利。

李峰:筑梦江城的周口人

来自鹿邑县的李峰把握住了商机,在武汉实现了创业梦。如今,已经事业有成的李峰加入了湖北周口商会,担任常务副会长一职。

姚志华: 缔造餐饮王国 引领味觉时尚

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武汉凯威啤酒屋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志华用出色的胆识和前瞻性的思维在自主创业这条道路上收获了成功与掌声。如今,60多岁的他,在武汉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餐饮王国。

刘少涛:梦想在“春天”里腾飞

刚满40岁的刘少涛,出生于周口市郸城县张完乡的一个普通村庄,父亲在当地镇政府工作,母亲则在家务农。刘少涛说:“我并不是一个聪颖、灵巧的孩子,有时甚至木讷、内向,但我是一个勤奋的孩子,之所以有今天,不过是笨鸟先飞罢了。”

白明旭:在江城打拼的律界精英”

而我们的采访对象白明旭就是这家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之一。正是凭借着对法律的热爱,对法律知识的不断求索,白明旭从一名豫东农村走出来的学子,成长为武汉的律界精英。

张新战:湖北卫浴电商的领头羊”

1989年,16岁的张新战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闯荡“江湖”。付出总有回报,经过20多年的打拼,张新战在武汉投资兴建了一个占地35亩、拥有员工近300人的产业园。

魏民:新能源领域的“捕风者”

他刻苦好学,又爱钻研,在风电领域摸爬滚打,最终完成了从一名中专生到风电领域专家的华丽蜕变。他就是来自周口鹿邑,今年45岁的魏民。

荆楚大地狂飙创业歌

自公司成立之初,李平贵在饱尝创业艰辛的同时,也从内心深处萌发一种回报社会的感恩之情。可以说,李平贵的创业之路,就是他的感恩之路。

孙永生:丹心妙手除骨疾

作为望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近30年的骨科研究中,不仅因脊柱和关节疾病研究突出在医学界获得不小声望,而且在医学研究中发明4项医学专利,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减少了病人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受到了广泛好评。

徐智:医者情怀 师者风范

作为医生,他拥有高超的医术,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科普科技西部行”活动和“京城名医献爱心”等大型义诊活动,把点滴爱心送到千家万户的同时,也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医学学科建设和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彰显了医者情怀。

张朝亮:在京创办毛泽东手书馆

他来自农村军人家庭,退伍后进厂做肥料,遭遇下岗潮,转岗做裁剪工,在剪刀舞影下,练成工艺美术师。他砸烂铁饭碗下海,成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弄潮儿。

赵强:用高明医术重塑京城口腔医学界格局

他是一位典型的理工类学者,没有多余的言语。正是凭借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他在人才济济、技术高超的北京口腔医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王养忠:国内首个眼科中医内科学博士

王养忠是来自淮阳县白楼镇的一个普通农家孩子,祖辈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然而,高考时阴差阳错,“误”上医学院,从此让他走上悬壶济世的路途。

段保华:让两仪拳发扬光大造福民众

两仪拳,这一雪藏豫东民间数百年的绝技,能重现江湖,惊动国内外武林界,尤其在北京立足扎根,与武术家段保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张五星:搭起“连心桥”当好贴心人

现年61岁的张五星,是商水县胡吉镇调解委员会主任。多年来,他奔赴在司法行政一线,成为维护胡吉镇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他的工作内容小到邻里矛盾、家长里短,大到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几乎涵盖所有民事纠纷。

高磊:墨痕无声 书道有情

一位艺术家,最能打动人的肯定是他的作品,但是要想用自己的作品征服挑剔的眼睛,需要付出10年、20年甚至是一生的心血。于高磊而言,只有在长期的沉淀中,他才能真正找到自我,突破原有的束缚,领悟艺术的真谛。用纸墨表述情感,墨痕无声,书道有情。

张丽莉:为海外华人寻根搭建平台

步入花甲之年的张丽莉是中国西医副教授、美国中医博士、美国加州河南促进会创会会长暨现任会长。她大学毕业后在国内从事麻醉工作,1989年以来开展疼痛治疗,利用专业技术,采用硬外腔注药、神经阻滞治疗腰腿痛。

王红卫:商海扬帆展宏图

王红卫,1966年出生于西华县叶埠口乡长乐行政村。1997年,他从部队回到家乡西华,主动放弃安置到派出所的工作,选择自谋职业。一路走来,他跑过运输,开过公交车和出租车,开过饭店,办过企业,走过一条不寻常的打工创业路。

杨峰:人生万象入镜头

祖籍周口川汇区的杨峰是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是一名高级记者,先后就职于河南画报社、大河报社。

李高峰:把周口美名写在首都大地上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卧室被一个立柜象征性地隔断,里面就是李高峰和妻子毛红霞的卧室。整个小屋四壁和柜子里被各种证章奖状合影包围,但这些并没有改变这个豫东汉子的本色。门外墙上订着的一块牌子写着——李高峰:公益法律服务接待站;另一块是:劳模志愿服务基地。

“出彩周口人”张开:周口人在北京的精彩故事

至今在京务工21年的张开,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他领导的保安公司赢得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众多商户的好评,被誉为"窃贼克星、客户卫士","首都安宁的保卫者、人民财产的守护神"。张开说:"我会一直用质朴、真诚、实干本色,树立和维护好河南人的形象,在北京讲好周口人的精彩故事。"

王颖生:心蕴画笔走世界

王颖生说:"许多年以后,再回到家乡,更加详细地了解家乡厚重的历史人文,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背景的人。每当有人问起我的家乡,我会很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是河南周口人。"

"出彩周口人"訾付业:打造绿化首都的周口品牌

訾付业说,一说到园林绿化,北京的一些单位都认可周口人。北京各区各镇以及一些高档社区的绿化大都有咱周口人参与,确实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咱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没有一点退缩的余地,也是咱周口人的精神,做事的一种精神——仗义、勤快、守信。

中南海,刘天华:"总理,我会多种粮、多打粮、打好粮!"

1月27日,周口农民刘天华作为全国唯一基层农民代表,同陈道明、姚明等名人一起,应邀赴中南海,参加了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科教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朴实的刘天华向总理深深鞠躬,郑重承诺要"多种粮、多打粮、打好粮"。

王云亭:从周口走出的首都名医

从豫东乡村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享誉业界的一代名医,从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普通医生成长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王云亭的经历和跨越,可以说是一部不断进取的励志故事。

作家刘庆邦:情丝凝聚笔端诉乡愁

他是作家“北京三刘”之一,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从1972年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40多年来从未间断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发表小说200多篇,出版40多种小说集,先后获鲁迅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大奖。他就是从周口农村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刘庆邦。

冯继超:农村娃打造出“好记星”

25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华师范,一个农村孩子吃上了“商品粮”,成了“公家人”,当年他16岁。20年前,他停薪留职下海打工,由“公家人”成为一名打工者,他告诉家人,“我先解放自己,然后再解放你们”。如今,作为在北京的周口人,他可以骄傲地说:“我骄傲我是周口人。”。

共叙家乡情 传播正能量

2月7日上午,“河南周口在京媒体人新闻交流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会议室举行,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的近百名周口籍媒体人共济一堂,用乡音愉快地交流着。他们共叙家乡情,同时也纷纷发出了肺腑之言,希望为家乡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传播和谐好声音,传递家乡正能量。

马海涛:打造美展的最高殿堂

谈起周口文化产业的发展,马海涛有一个想法,等时机成熟,他打算邀请一批国内知名艺术家到周口指导交流,把周口的文化产业带动起来,把周口的知名艺术家也推向全国,进而提高周口的知名度、美誉度。

温力宪:泼墨大写意绘精彩人生

谈起周口美术在全国的情况,温力宪满怀自信。“ 2005 年,周口市举办了首届中国画提名展,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宜评价周口美术方面的发展时说,周口在全国排在前列。”

赵兰振:故乡是栖息灵魂的圣土

作为周口人,对于生养自己的故土,赵兰振始终视为母亲一样,有着一份难割难舍的亲情。赵兰振说:“我文学的情怀所包容、所承载的就是故乡的一村一河,如果没有对故乡的情感,那我的文学作品就是苍白的。故乡的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栖息灵魂的圣土。”

单永明:缔造玉石传奇的王者

他仅用十年时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珠宝商人发展到从事珍贵玉器生产经营、拥有亿万市值的行业领军人物。“刚过不惑之年的单永明是周口市郸城县人,他被业界称为缔造玉石传奇的行业王者。”

周口女孩舞进央视春晚

2015年羊年央视春晚对周口市民席凤梅一家却意义非凡,因为她23岁的女儿孟庆旸在央视春晚《丝路霓裳》和《大地春晖》两个节目中领舞。“所以,席凤梅一家人早早地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孟庆旸的节目。 ”

张东林:一棵会思想的树

当代中国艺术界公认:张东林是现代美术史上一颗光芒璀璨的明珠、一株香远益清的画坛奇葩。仅仅以他现在的实力,也将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留下厚重痕迹。“截至目前,张东林依旧是河南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位画家。同年,他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周口姑娘跻身央视《中国影响力》十强

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和茅台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活动(以下简称《中国影响力》)产生了最终的十强。十强导演每人获得100万元的拍摄基金。“十强之中有一名80后女导演,她就是来自周口的张馨元,她回忆自己初接触电影时的心情“就像疯了一样。”

从学徒工到董事长

 29年前,张学力从郸城老家,来到首都北京,在亲戚的帮助下,进入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经过多年奋斗,如今他已经成为北京一家大型汽车贸易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北京郸城商会的常务副会长。”

张一:妙笔绘77位开国元勋神采

1955年共和国将帅大授衔,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已经过去60年。“为了留住他们的音容笑貌,周口籍画家张一历时三年时间,在北京为77位开国元勋绘制油画肖像,供后人观瞻。”

李德哲:草根才俊以道入画

 "在我创作的这些诗中,有不少是反映家乡太康的,对家乡的感觉在这些诗中都有体现……"谈起对家乡的感情,李德哲动情地说:"我虽然在北京工作、生活20年了,但是周口太康是我永远的家,我在那里成长,在那里学习,家乡的一草一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的营养是最丰富的。"

龚富强:把"项城防水"做出国门

 经过近1个小时的车程,记者一行来到北京市大兴区,在一座写字楼里,见到了一位中等身材、穿着朴素、精明干练的中年人。他就是我们此行的采访对象——来自项城市孙店镇龚堂村的"防水人"龚富强。

"出彩周口人"系列报道反响强烈

连日来,"出彩周口人"大型系列报道,引起了全市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李高峰、刘天华、刘庆邦、訾付业……一篇篇以在外创业周口人为主角的报道,充分展示了我市人民勤劳智慧、诚实守信、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热爱家乡、精诚团结的特质和品格,让广大读者深有感触、受到震撼和洗礼。

刘二亮:绿化京城的花木大王

刘二亮,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西华县红花镇人。因为生活拮据,家庭负担重,刘二亮小学没读完就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而今,在北京把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成了成功的企业家,刘二亮实现了华丽转身。”

邹群柱:打开智慧升级的大门

邹群柱,1963年出生于扶沟县古城乡海岗村。15岁时,他以全县第一名的中招成绩考入扶沟县高中。1980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取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外语专业。“历任“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总裁俱乐部副秘书长, 北京大学企业研究中心、青年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北京大学中小企业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

房墉:槐乡生态的文化表达

房墉,1972年5月出生于沈丘县刘庄店镇房营村。上世纪90年代初,房墉离开家乡,到新亚公司北京办事处担任暖气片销售员,并凭借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成为营销队伍中的一匹黑马。2010年,应家乡政府邀请,房墉投资6亿元在沈丘建设了中华槐园项目,2011年,又投资建设了槐府六号和长安新城花溪湾项目。

朱海彬:266件藏品捐赠中国美术馆

他出生在豫东太康县的一个收藏世家,家中三代人均喜爱收藏。2月3日,在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这位古陶瓷收藏家——目前为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瓷器鉴定专家的朱海彬。采访中,朱海彬讲述了收藏的心酸和乐趣,语中透露出对收藏的爱好和对家乡周口的深情眷恋。

刘迅甫:诗书翰墨写春秋

刘迅甫,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沈丘县纸店镇赵楼村。他自幼酷爱诗、书、画、印,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屡获殊荣,并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诸多国家级展馆展出。

张风雷:搏击“防水”立潮头

在项城防水大军中,有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领军人物——他就是项城市三店镇张寨村的张风雷。说张风雷年轻,是因为他只有38岁,正值壮年;说他有为,是因为他在30多岁这个年纪,就已经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且这企业是国内知名的防水材料生产厂。

李昊雨:无声世界的追梦舞者

三月,当鲜花开满枝头,当蝶儿戏闹追逐,当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或笔直或曲折时……世界永远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如果没有人提起,或许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他——周口的小伙儿李昊雨。

洪战辉的人生三部曲:蜗牛·蝴蝶·雄鹰

10年前,22岁的西华青年洪战辉当选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带妹求学,自立自强的精神奏响时代的最强音。10年过去了,当年的洪战辉身在何方?过着怎样的生活?

李灵:让希望之花怒放

2009年夏天,27岁的原淮阳乡村女教师李灵来到郑州,推着一辆旧三轮车,为由她创建的希望小学里的学生收课外书。

王天洪:津门周商领路人

 2012年,天津周口商会成立,成为天津市唯一一个地市级商会。第一任会长名叫王天洪,是周口项城人。

肖来宣:筑新型防水行业标杆

从当年赤手空拳到天津“搞沥青”,到如今成为年产值近2亿元、年产能约600万平方米的防水行业巨擘,肖来宣用了22年时间。这22年,肖来宣完成了从农民到企业家的华丽蜕变。在肖来宣的意识里,他之所以成功或许正是因为他作为农民的质朴、诚信、踏实和勤奋。

张高艳:保安哥华丽转身企业家

“曾经燕园学松柳,何处落脚不成材”。从退伍军人到月薪500元的保安哥,从小有成就的保安公司老总到津门周商的代表人物,张高艳以不怕输的闯劲和不服输的拼劲,实现了草根人物的人生逆袭。

魏东鸿:风生水“定”的中国故事

 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13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怀着对城市的梦想,他扒着火车,四处流浪。这个农村孩子名叫魏东鸿,如今已是天津市周口商会副会长,旗下拥有三家防水企业,年产值达5亿元,其中一家企业,成为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单位,获得参与制定国家防水工程规范标准的资格。

邢怀章:翰墨润心为书狂

邢怀章出生于杏林世家,祖上五代行医,按照家人的设想,邢怀章应继承祖辈衣钵,成为一名医生。其实,邢怀章真正热爱的是书法。虽然按照家人为他设计的人生路线,在岐黄之道上走了一遭,但是,32岁时,邢怀章毅然解去青囊,重拾笔墨。2013年,邢怀章以“黑马”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书法界,连续9次入围全国大型书法展,并被评为“全国百名最具升值潜力书家”。

李海燕:让“海燕技工”走出国门

从几把剪刀起家,到拥有一个集服装剪裁设计、驾驶维修、电子电器等十余个专业为一体的实用人才培训基地……30多年来,李海燕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创业,在周口建造起了一艘全国知名的“职教航母”。

黄玉清:铿锵玫瑰搏击商海

 利落的短发、端庄的服饰、清丽的面容,温和、淳朴的微笑,眼前的河南万果园实业集团总裁黄玉清漂亮、端庄、大方,散发着端庄优雅的女性气质。在周口,提起万果园,可谓是家喻户晓。而黄玉清则名气更大,更具魅力。

李士强:商海弄潮奏响周口好声音

家住周口市经济开发区的一位朋友说,黄淮农产品物流市场建好后,他们购买蔬菜、水果比去其他地方便利许多,就连附近菜农的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记者另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说,自2008年他把自己的出租车“油改气”后,每年都能省下不少钱。

谢文化:鲜香水饺醉津门

在天津,无论是饭店,还是单位食堂,但凡有食客的地方,饺子无疑是饭桌上最受欢迎的主食之一。来自鹿邑的谢文化,不但饺子包得好,而且还包出了名堂。经过艰苦创业,他开办了天津市津南区庆龙民生食品厂,生产的速冻水饺每天销量达到15吨,销售额在天津本地市场名列三甲,在笑傲津门的同时,其产品还畅销周边多个省市。

于杰:创业路上有人杰

 2014年,广东省周口商会改选,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辞去会长职务,由于杰接任。 于杰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能在经济繁荣的广东省,从实力雄厚的许家印手中接过大旗,成为广东省周口商会的掌舵人?

张耀:让青春在乡村绽放

他,今年只有29岁,是独生子女,可在他身上却丝毫看不到娇生惯养的痕迹。他,是一名大学生,却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宝贵机会,把独到的眼光和发展思路带到农村,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张玉峰:从刷碗工到连锁餐饮店老板

郸城人张玉峰是这座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佼佼者——16岁到天津当刷碗工,拿到厨师证后,开始在大酒店当厨师长,如今他是天津金豆子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

尚风云:刷出中国制造的信心

 在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伟鹏刷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200多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劳作。这家工厂制造的产品是人们常见的化妆刷,仅去年一年,产量就达到了400多万支,产值2400万元。工厂老板名叫尚风云,来自鹿邑县郑家集乡,1981年出生。经过多年奋斗,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80后,在国内化妆刷生产领域已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刘敏:感染病区的“最美护士”

刘敏,1976年生,1996年从周口卫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郸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工作。“艾滋病、各类肝病、肺病……都是传染病呀!你到那里工作,恐怕会找不到婆家!万一被传染了病,这辈子就完了!”然而,刚满20岁的刘敏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毅然进入了人人谈之色变的“危险”病区。因为,在她心底,有一个誓做“提灯女神”的梦想。

马艳丽:比传奇更美丽

4月的一天,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打在宽厚的沙发上,暖暖地滋生着慵懒的瞌睡虫。感冒的不适、行程的疲倦、春困的侵扰,没有让这位曾无数次被众多媒体聚焦的美丽女人拒绝这次打扰她休息的采访。她面对家乡媒体所表现出的亲切和配合,让我们的访谈从刚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渐入佳境。

党永富:让联合国为周口农民鼓掌

4月13日,党永富正式当选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通讯院士。联合国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院长马拉扬·卡尔布什·鲁宾诺维奇教授在北京为党永富颁发证书。

盖会章:田里种出“金疙瘩”

30多年前,为了改善家里生活状况,他背上行囊外出谋生,凭借坚韧的意志和睿智的头脑,他获取了财富。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他决定放弃眼前的一切,回家种地。凭借非凡的魄力和发展的眼光,2003年,他承包了200多亩耕地,直到现在,他承包的耕地数量逐年增加,如今已经达到5000多亩。

林峰:“土地流转”叩开致富大门

 林寨村位于沈丘县北杨集乡,因在全省率先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闻名遐迩。林峰,一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因在家乡林寨村倡导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获得了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殊荣。

刘玉中:没担当咋对得起百姓

说到漯阜铁路的发展,就不得不说起漯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工程师刘玉中。刘玉中出生于太康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周口人。他从上海铁道学院运输管理专业毕业,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程师,周口市人大代表,市第一届企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全国“火车头奖章”获得者。

马刚:万千恩爱只与“春蕾”说

“母亲节,学校的孩子们签字感恩墙,给妈妈献礼物拥抱,和远方的妈妈打电话道感恩,表演跪羊图舞蹈……远在天堂里的妈妈,这是儿子马刚今天送给您最有意义的礼物!”5月10日,母亲节。当天,“昌福学校2015年母亲节在行动”活动结束后,马刚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下上面的话。

张新:方寸制卡仁者心

张新,1976年11月出生,项城市人。199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1999年应聘到深圳市文化局,负责群众文化工作和文化市场稽查工作。2000年春,张新毅然辞去了养尊处优的工作,加入了香港精工科技集团,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员工升任销售总监,年薪100万元。

张瑞辉:智能通讯有你更任性

5月12日,记者跟随“出彩周口人”采访团一行来到深圳,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留仙洞桑泰科技园的信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太集团”),记者采访到了这位珠三角通讯设备行业“排头兵”、信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瑞辉。

张海勇:商海泛舟勇者心

来自周口太康的张海勇,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企业负责人;从一名生产一线工人,成长为企业的工程师;从埋头苦干的“蓝领”,成长为人人艳羡的“金领”……他用10多年的坚持努力,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实现了在“南国”打拼的梦想。

律中华:南国无偿献血第一人

律中华,1972年出生于西华县李大庄乡律庄村,高考落榜后,一度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在家务农。1996年,律中华随父亲到广东省中山市跑运输。在中山市打拼的近20年时间里,律中华还干过销售、保安等工作。2004年,为给自己的32岁生日留点纪念,律中华第一次在中山市无偿献血300毫升。从此,律中华无偿献血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赵启升:牵手“来自星星的孩子”

从一名退伍兵,成长为一位成功的商人,来自周口沈丘的赵启升在广州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现在,他在广州市的商业核心区拥有一座五星级大酒店。

高巍:仁中取利义凌云”

高巍,1975年4月出生于淮阳县城关镇。2005年,而立之年的高巍到广东江门开始了自己的皮革梦想之旅,并凭着对皮革行业的认知和经验,逐步成长为广东省的皮革大亨。

李伟清:生活锦上可添“花”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俄罗斯馆展出的巨型花朵、草莓等仿真植物,让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发出阵阵惊叹。如果你认为这些以假乱真的仿真植物出自俄罗斯人之手,那你就错了,它们来自广州市一家生产仿真植物的民营企业。而这家民营企业的领头人是太康县朱口镇人李伟清。

李志伟:敢把情趣入匠心

1997年,时任河南省人造板厂广州办事处主任的李志伟决定辞职创业,在广州市天河区租赁了2000多平方米厂房做起了计算机桌。3年后,他开始专业生产办公家具。2009年,李志伟投资3500多万元成立了佛山市亚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经过十几年时间的探索创新,李志伟创办的佛山市亚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端系列办公家具不但驰名国内,而且畅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王汉:室内世界有你更精彩

 在我国软装饰行业,来自周口市西华县的王汉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其所创办的欧申纳斯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申纳斯”)是中国十大软装饰品牌之一。从一名执着打拼的大学生,成长为我国软装饰行业的领跑者,今年40多岁的王汉实现了当初离开家乡时“青春无悔,要到远方去看看”的梦想。

绳春明:信步情侣装王国

绳春明,1970年出生于商水县李埠口乡过河行政村。初中毕业后,他跟随父母在李埠口乡苑寨集学裁缝。22岁那年,他与同在苑寨集卖布匹的苏秀灵结婚。婚后,夫妻俩开了一间裁缝店,制成衣、卖布匹,形成了服装、裁剪、布匹一条龙服务。2012年,绳春明夫妇又注册了“情侣符号”、“情侣1+1”和“情侣前线”品牌。目前,他们经营的情侣系列品牌总价值超过了500万元。

张柱堂:大写人生慈悲心

他,是周口人,却被称为“新疆好人”。他,是著名书画家,却有着慈善家的头衔。他在新疆成立8个扶贫助学慈善基金会,将总价值近6000万元的现金和书画作品,全部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

庞少磊:沪上名律师的民生情怀

庞少磊1983年6月出生于沈丘县石槽乡一个贫寒农家。2002年,庞少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由于对房地产法有着专业研究,大学没毕业,他就被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预定”。2009年,庞少磊跳槽到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