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时评
需警惕碎片化阅读对认知深度的消解(今日谈)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阅读形式愈发多元化,手机读书软件、短视频“知识速递”等新兴方式使信息获取变得轻而易举。然而,当人们沉迷于碎片化阅读的便捷时,却可能悄然陷入认知深度被消解的困境。 ...[详细]
2025-04-21别让“国补”成“空补”(今日谈)
自去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今年以来,“国补”加力扩围,覆盖更宽商品领域。这一举措旨在让消费者享受实惠,拉动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然而,政策实施过程中,部分商家的“套补”行为让消费者一肚子苦水。 ...[详细]
2025-04-18以爱之名温暖桑榆(沙颍时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月11日,我市志愿者团队用一场“春日暖阳”敬老活动,生动诠释了这句古老名言的深刻内涵。 ...[详细]
2025-04-17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今日谈)
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与思考,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安全”已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术语,“人人有责”也绝不是大而无当的口号。当网络攻击者敲击键盘,当生物威胁潜伏暗处,我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长城,需要每个人都去构筑和守卫。 ...[详细]
2025-04-17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重构高等教育生态,高校思政课的智能化转型面临守正创新的双重挑战。 ...[详细]
2025-04-16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详细]
2025-04-16“慎”的辩证法
天下事,成于谨慎,败于疏忽。凡不慎,必生悔。作为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清醒和成熟,就要讲“慎”的辩证法。“慎”涉及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深刻的人生哲理。用好“慎”的辩证法,才能在执政中清醒、清明、清廉。 ...[详细]
2025-04-16张伯驹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大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详细]
2025-04-16城市治理者别总是“乱涂色”(今日谈)
一座城市应该是什么颜色?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希望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城市环境里。但是,对于一些城市治理者而言,打着整洁市容的旗号统一招牌颜色,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详细]
2025-04-16媒体人要强健“文化体力”(沙颍时评)
最近,“文化体力”一词很火。当没有精力读书和看文艺片时,年轻人爱调侃自己“上班杀死了我的文化体力”。在快节奏、高强度的人工智能时代,媒体人又该如何强健“文化体力”? ...[详细]
2025-04-14伞下温情点亮城市之光(今日谈)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连日来,本报视频号推出的一个温暖人心的短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引发众多网友点赞。 ...[详细]
2025-04-14以书为媒 一举多赢(沙颍时评)
近日,第三届周口伏羲书展中心城区专场吸引众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买书,这一现象意义非凡,彰显了书展独特的魅力与深远价值。 ...[详细]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