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都网>> 龙都时评

龙都时评

以志愿微光,照亮文明春色(沙颍时评)

近日,周口植物园里的牡丹花争奇斗艳,吸引万人共赏,而那穿梭在花海与人潮中的“志愿红”,同样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着春日里的爱与温暖。 ...[详细]

2025-04-10
关于“周口作家群”概念问题的探讨

周口文脉绵长,文学历史悠久。但是,关于“周口作家群”的概念,据笔者考证,始于2000年。2000年4月,姚建华在硕士论文《带有颍水鱼腥和小草气息的文学》中,专门研究新时期以来周口作家小说创作,其副标题为《“颍河(周口)作家群”论》。 ...[详细]

2025-04-09
让改革与严纪同频共振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激励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把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落实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党的事业铸就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 ...[详细]

2025-04-09
从唯物史观看“两个结合”的哲学基础

“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是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的。 ...[详细]

2025-04-09
周口历史文化溯源 ——从周口裴李岗文化到夏时期文化遗址的考古学调查和思考

周口市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观察中原文明与周围文明的相互关系,结合周口已调查发现的早期遗存情况,可以粗略地梳理周口在新石器时代各族属文化的分布情况。首先受裴李岗文化特别是贾湖类型的影响,裴李岗文化范围向东扩展到扶沟—太康—鹿邑—项城一线,文化内涵以扶沟前闸遗址为代表,应属裴李岗文化晚期贾湖类型。 ...[详细]

2025-04-09
高额彩礼之风不可长(沙颍时评)

“一动不动,万紫千红”“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这些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直观道出了部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的现状,也刺痛着许多适婚年轻人的神经。农村高额彩礼怎么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 ...[详细]

2025-04-09
人人都是城市“文明名片”

近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旅游市场迎来旺季,周口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在这个关键时期,周口的文明城市建设也显得愈发重要。城市的文明形象不仅取决于现代化建设,更在于每一位市民的文明素养。 ...[详细]

2025-04-08
讲短话 开短会

“会开得越长,地里的杂草长得越深。”这是当下基层干部群众对那些冗长低效会议的抱怨。 ...[详细]

2025-04-08
让“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相得益彰(沙颍时评)

近日,《周口日报》以《银发学堂点亮“家门口”的精彩晚年》为题,报道了周口老干部大学建业社区分校的相关情况。 ...[详细]

2025-04-07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强化青年队伍建设——对做好国企青年工作的几点建议

...[详细]

2025-04-15
在清明节,感悟生命的重量(沙颍时评)

当沙颍河畔的柳枝染上新绿,周口人挎着竹篮走向祖茔,在太昊陵前的蓍草清香中,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清明,这个承载着中原文明基因的节日,恰似一本摊开的生命典籍,让我们在慎终追远的仪式里,读懂生命应有的重量。 ...[详细]

2025-04-03
需织密安全生产社会共治之网(今日谈)

据昨日《周口日报》报道,3月27日,川汇区向首位安全生产领域举报人发放3000元奖励金。当荒废化工厂暗藏的风险被阳光照亮,当举报奖励从制度设计走向现实兑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奖励金额本身,更是基层治理逻辑的转型。 ...[详细]

2025-04-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opyright @ 2000-2021 周口日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 豫ICP备05022517号-1 豫周公网安备:41160202000001号

地址:周口市东新区周口大道报业大厦一楼 邮编:466100 举报电话:0394-6029999

版权为龙都网 www.zhld.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