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都网>> 新闻中心 >> 文化

文化

泥泥狗

黄土融作你的血脉, 鸿蒙藏着你的纪元。 ...[详细]

2025-02-13
散曲二首

[中吕·朝天子]驰援定日感吟 ...[详细]

2025-02-13
周口港记

沙颍东流,蜿蜒浩荡。源起嵩岳,纳百川之势,奔涌不息。昔伏羲画卦宛丘,神农耕播陈野;九曲淮水,自此通舟楫;千年漕道,于斯立帆樯。豫东之地,有埠周口,沙、颍、贾鲁,融汇成流,襟带三川,贯通淮泗,串联南北。周家口者,诚为中原水陆之要冲也。今作此篇,以述其兴衰更迭,彰其复兴之志。 ...[详细]

2025-02-13
借一朵蜡梅取暖

一朵蜡梅从万物凋零中探出墙角 ...[详细]

2025-02-13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王菲一首《世界赠予我的》在蛇年春晚舞台演唱之时,很多人被唱哭了,网友纷纷发文表示被感动、被治愈。 ...[详细]

2025-02-13
原来你还在这里

清晨,我翻阅《我与地坛》,像是与一位老朋友聊天,思绪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一天。 ...[详细]

2025-02-13
心灵的归乡之路 ——读乔叶《宝水》有感

当代文学画卷中,乔叶的小说《宝水》犹如一股清新的山泉,细腻描绘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这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力作,以温软朴素的笔调,通过归乡者所见所感,娓娓道出了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详细]

2025-02-13
乔翠莲国画作品欣赏

山野鹿鸣 ...[详细]

2025-02-13
沈丘县学记

民可以诚化,而不可以文治。吏功可以岁月致,而不可以一朝成。古者继世,以立诸侯,又命之教,而为学使,各以其身,化于其国。然中材之君,意竭于有为,而先王之事业,旷时而不一睹。 ...[详细]

2025-02-13
晁补之与《沈丘县学记》

县学,旧时供生员读书的学校。科举制度规定,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沈丘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学校是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创办的沈丘县学,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作有《沈丘县学记》传世。 ...[详细]

2025-02-13
今天为什么需要“苍生大医”

1958年,37岁的李桓英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只身返回祖国。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她和同事们奔波在祖国的偏远山区,把一个个麻风患者“从‘鬼’变回了人”。目前,麻风病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已被基本消灭,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这一辉煌成绩,离不开以李桓英为代表的几代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奋斗。因此,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 ...[详细]

2025-02-13
慧眼读“物”

丁雨是讲故事的能手。先有《看展去》,继有《拾光纪》,后者是与前者风格一致的续篇,都是紧紧依傍考古学的知识,举重若轻,从容讲述展览中“物”与“人”的故事。 ...[详细]

2025-02-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opyright @ 2000-2021 周口日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 豫ICP备05022517号-1 豫周公网安备:41160202000001号

地址:周口市东新区周口大道报业大厦一楼 邮编:466100 举报电话:0394-6029999

版权为龙都网 www.zhld.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