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体书店近年来复苏迹象明显。政策大力扶持下,实体书店已走出“倒闭潮”和“困难期”,让从业者“重拾信心”。
统计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7年,实体书店零售额达344.2亿元,同比增长2.33%,走出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一大批特色书店、主题书店、共享书店等相继涌现,不仅“颜值”高、服务好,也带给消费者更强的体验感。
业内人士认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优化业态结构,创新经营机制,提升服务方式,未来书店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拼“颜值” 变身文化空间重获读者青睐
1000平方米的开阔空间内,“竹林”般的书架鳞次栉比,“梯田”状的阶梯错落有致,“古城墙”上镶嵌的书格散发出墨香……去年夏天,“最美书店”钟书阁落户成都,浓浓的巴蜀风情让这里变成了“网红店”。据统计,过去一年成都新增实体书店达11家。
一改“千店一面”的旧格局,如今实体书店更加注重设计感,不断提升“颜值”,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空间‘颜值’高才能让读者有来的冲动。”言几又书店联合创始人但捷认为,线下空间的“颜值”作为外在竞争力,在打造文化体验空间中极为重要。
近年来,实体书店在探索转型上下了不少工夫——精选书籍、丰富业态、打造融合场景……“华丽变身”后的书店不仅重获读者青睐,频繁举办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更是让书店成为新的公共文化空间。
2017年,言几又全国门店累计举办文化活动2000余场,参与人次突破百万;单向空间邀请大量热点作家、文化名人进行座谈……此外,不少书店创办主题阅读餐厅、文创产品等,在丰富书店业态、延长产业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重内涵 多元融合打造文化消费新引擎
“书店空间除了做文化活动、跟咖啡发生连接外,还有超市、服饰、餐饮、等多种可能。”但捷说,未来书店通过复合化、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空间,还能打造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成为城市文化消费的零售入口。
走过80载春秋的“传统老店”新华书店也在积极转型以增强读者黏性。“新华书店这两年变化尤其明显,不仅体现在门店的布局上,更体现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文化服务上。满足读者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是新华书店改造的主要目的。”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张雅山说,今后新华书店将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中心、文化交流体验中心和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不少读者发现,如今实体书店已经继电影院、超市之后,成为大型购物中心里的“标配”。但捷认为,围绕阅读和文化并叠加多种生活方式是实体书店发展的新路径。未来书店的发展将为喜爱阅读和希望提升生活品质的人群提供更多选择,为城市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讲个性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
合肥三孝口书店成为全球首家共享书店,坐落于延安的中国红色书店是规模最大、历史场景感最强的红色文化主题书店,思南书局·概念店成为每日有一位作家驻店的60天“快闪书店”……
近年来,一批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新型书店不断开张。它们规模虽小,但“风景独好”,依靠“专”“精”“特”吸引了众多专业化或粉丝型读者。
“现在已经可以见到很多有趣的书店,而背后藏着的是有趣的爱书的人。个性化、人文化的书店呈现,是书店行业从大而全演化为小而美的趋势。”甲骨文·悦读空间创始人贺超说,个性化与书店气质的结合越发明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实体书店转型过程中,图书和阅读仍是不变的核心。与以往海量呈现多领域书籍不同,如今的书店大多根据自身定位,在某一领域精选图书,并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陈列和销售。
“实体书店开始变得有灵魂、有温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创新、创意、创业态势。”北方图书城总经理柳青松说,未来书店将真正成为读者向往的场所,能够满足读者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成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传递幸福的平台。
(据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