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3日
第04版:项城新闻

实施“六大帮扶融合体系” 助推脱贫攻坚

——周口市委办公室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杨光林 通讯员赵亚涛

周口市委办公室党员领导干部自2015年8月到扶贫点项城市高寺镇张老家村开展精准帮扶以来,以“抓党建促脱贫、抓班子强队伍、抓作风树形象、抓实事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引导村级党组织规范了运转,工作按程序讲规矩,创新“六大帮扶融合体系”,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目前,全村呈现出“贫困群众有活干、两委班子争先干、小康路上眼前看”的良好局面。

“学习+走访”融合,提升能力体系

市委办公室党员干部入村后认真学习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决做到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茶余饭后、农闲时节到贫困户家中,听群众呼声。入户谈心念好“情”字经,上门服务念好“勤”字经,了解情况念好“细”字经,解决问题念好“快”字经,关心群众念好“德”字经,控制情绪念好“稳”字经。入村后第一个活动是在全村开展了“亮身份、大宣传、听诉求、解民忧”百日活动,制作800张民情连心卡和500张第一书记名片发给群众,让淳朴的村民觉得驻村干部平和、务实、好交往。

“角色+民主”融合,打造话语体系

两年前群众传言:“张老家谁来谁没法、班子内部乱当家。”面对传言,市委办公室领导要求驻村队员做到角色准、思路明,沉下心、扑下身、弯下腰、撸起袖,能吃苦、能战斗。为维护班子团结,他们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村“两委”班子会,把想法交给“两委”班子去研究,变成班子的意见,把班子的意见交给党员、群众代表去讨论,转化为党员、群众的实际行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党员+亮旗”融合,创新党建体系

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推行了村干部“双岗双责”管理,每天按时上下班,值班制度纳入亮旗考核工作中。为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创新“党员积分量化考核·亮红黄黑旗”工作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村民代表评议党员活动,成立了“新时代张老家村”党建微信群,在外流动党员利用微信群进行述职考核,村班子成员在村室述职,村民群众代表评议打分,千分量化标准,当场公布公开结果,在全村亮红黄黑旗,每季度评议出亮红旗党员36人,亮黄旗党员12人,亮黑旗党员1人,激发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为加快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成立了张老家村“晨跑团”督导组,利用早上时间,督导组成员到项目施工地,督导项目进度。创新“三官巡村”工作法,第一书记、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定期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排民忧解民难,人人形成一盘棋,合力干工作。

“环境+文明”融合,改善生态体系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委办公室机关5个党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定期到扶贫村开展“清洁家园、环境整治、助力脱贫”百日活动,处级领导干部亲自带队,吃住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张老家村被周口市委、市政府命名为“2017年度全市文明村镇”荣誉称号。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在全村开展了“双包双评”卫生整治大评比活动,以户为单位,户户之间互评,村民组之间互评,最终评选好的卫生模范户,在全村光荣榜通报表扬,公示张贴最美图片。春节前夕,市委办公室在该村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青年、脱贫之星、道德模范户、最美家庭户”评选活动暨表彰大会,从乡村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上树立正能量。同时,聘请村内6名保洁员,分包到全村路段和垃圾点,每天早晚清扫两次,抽调一名村干部动员村民自愿签订《建设美丽家园遵守村规民约》承诺书,按村规民约办事,形成长效机制。

“互联网+档卡”融合,完善政策体系

为切实减轻基层压力,把纸质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信息,按照档卡内容,利用互联网软件制作每户一个“二维码”,贫困户基本信息、帮扶措施、帮扶人、帮扶图片及影像资料全部在互联网上显示出来,既节约了打印成本,又减轻了基层负担,全面实现了贫困群众信息电子化管理。

“项目+实事”融合,构建富民体系

针对不同的帮扶对象,实施“八+N”全覆盖精准帮扶模式。

——“扶”在结对认亲上。组建了“1+3”帮扶团队,市委办公室11名处级领导干部为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分三组为帮扶联络员,行政村干部分六组为帮扶战斗员,处级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贫困户和项城市委主要领导分包5户贫困户,坚持每月入户,帮助解决现实困难。

——“扶”在金融扶贫上。利用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企业向银行贷款每户5万元,企业每年按5万元本金的6%向贫困户支付3000元固定分红,每季度750元。

——“扶”在光伏发电上。利用村级集体用地、废荒地,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通过与国家电网并轨后销售的光伏发电收益分成给贫困户,每户收益3000元,可享受20年。

——“扶”在创业发展上。帮助贫困户张勋冬搞活了养殖业,帮助起名“脱贫鸡”“脱贫鸭蛋”,市场非常畅销;引导村民致富能手张东汉、张锦申创办了套种核桃园86亩和“江河兰”红谷酒厂,带动贫困户就业。

——“扶”在项目带动上。两年多来,引进3个企业扶贫基地、培育2个产业项目。联隆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总投资1200多万元,占地22亩,一期投资600万元、占地14亩,已于2016年8月投产运行,效益良好,解决贫困户就业。松鑫服装厂扶贫基地,于2017年4月在张老家村挂牌运行,总投资20多万元,带动全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月收入3000余元。河南中冠藤编厂扶贫基地,于2017年11月入驻扶贫车间,使全村50多名群众学到了一门编藤手艺,月收入千余元。“国红五香变蛋”产业项目,鼓励贫困户创业脱贫,帮助协调郑州、周口大型超市达成合作协议,常年供货。“国红五香变蛋”登上了2018年春节郑州精品年货博览会暨河南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成果展,产品销售1400多件,净赚8000多元。“渔网编织”产业项目,与商水华雷渔具厂对接,群众利用农闲时节,在家里编织渔网,厂家提供原料,贫困户杨令白天在服装厂上班,晚上在家里织渔网,月收入3000余元。

——“扶”在基础设施上。两年多来,争取到基础设施项目资金898.1万元。其中,美丽乡村项目37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160万元。

——“扶”在助学补助上。帮助贫困户张红票、张勋让两家,成功申报“雨露计划”助学补助金每户2000元;又联合企业资助两户困难大学生6000元。

——“扶”在社会救助上。市委办公室帮扶责任人协调知名企业和成功人士捐款捐物达8万多元,又联合河南众恒集团免费为贫困群众赞助液晶电视机每户1台,价值3万多元。

同时,积极向民政、残联、人社及企业等有关部门如实反映贫困户特殊困难,加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等扶持,帮助5户贫困户购买100元保险;帮助贫困户张爱堂解决了大病补充保险3000元;帮助贫困户张定堂办好了“二级残疾证”,协调市残联帮助困难群众张勋哲和五保户张哑吧成功申报残疾证。

两年多来,在全村先后开展了每年两次免费义诊活动、节假日慰问送温暖活动、爱心墙免费捐赠活动、国学讲座等86件惠民实事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2018-04-13 ——周口市委办公室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5299.html 1 实施“六大帮扶融合体系” 助推脱贫攻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