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瑞才) 12月9日上午,鹿邑县五河管理办公室的大门前热闹非凡,来自城区真源办事处徐小桥社区的十几名居民,举着“作风实心系群众排民忧、护五河勇于担当解难题”的横幅,以及一面绣有“思民生、解民忧、做实事、暖民心”的锦旗,真心感谢五河办工作人员解决了困扰他们许久的“雨污内涝”问题。
“两年多了,不少专家拿出不同方案解决我们这的污水入户问题都没成功,反而是五河办同志用的‘土方法’破解了这一难题,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真心感谢他们。”居民王传彦告诉记者,自2016年五河治理结束后,徐小桥河段南侧200多户居民所在地,因地势低洼,每逢下雨就会出现严重“内涝”,生活污水和雨水不但排不出去,反而倒灌屋内。为此,他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原施工方和住建部门也派专家多次到现场察看、研判,并采取了增加暗管等技术手段,均没能解决问题。
最终,这一问题被交到了五河办。五河办主任王力带领工作人员多次来到现场,走访居民,查找原因,很快理出了思路,认为倒灌是城市主排污管道高、居民区雨污管道低造成的。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社区排污管道和城市主排污管道隔离,先防止倒灌,然后在小区合适位置挖一个污水沉淀井,并安装自动抽水装置。当污水沉淀井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抽水装置便会自动启动,直接往城市主排污管道抽水。鹿邑县政府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翟杰听取五河办的汇报方案后,十分赞同他们的建议,要求五河办突破常规,加班加点施工建设,争取早日解决难题。
“施工位置系交通咽喉部位,开挖基坑必然导致管道冒水,施工面临的安全压力很大……”王力告诉记者,自工程启动后,他每天坚持早6点、晚11点到现场察看,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工程交付使用后,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经过几次降雨,小区内均未发生“内涝”现象。为表示感激,小区居民专门定做了横幅和锦旗送到五河办。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动人一幕。
接过锦旗,王力说:“五河连着千万家。锦旗是鼓励也是鞭策,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全体人员一定加倍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辖区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