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劲松 文/图
悠悠沙颍河,一路奔涌不息,冲刷出美丽富饶的豫东平原。在天蓝地绿之间,一座新城正在矗起。
这座城有个响亮的名字——周口东新区。
东新区主要功能定位为周口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口市中心城区优先发展区域。发展定位为“三区一中心”,即: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现代生态宜居区、豫鲁皖苏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抢抓机遇、担当使命,只争朝夕、苦干实干。沐浴着百城建设提质的浩荡东风,如今的周口东新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项目建设的大潮正在成为这块热土最激越的奏鸣。在周口崛起的方阵中,东新区更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景象,处处展现阔步前行的昂扬姿态。
2018年是东新区步入腾飞发展快车道的第一年,也是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发展、五年成规模”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东新区紧紧围绕“规划引领、品位至上、生态宜居、统筹城乡”的发展理念,拓宽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形象。
高起点擘画新周口宏伟蓝图,大手笔推动中心城区建设。伴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铿锵足音,一幅幅壮美图景正在周口东新区绚丽铺展、延伸。
“五城联创” 新区蝶变
漫步东新区,你会感受到,新美蓝图跃然而出,跨越之路风光正好——周口东新区的蝶变,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沐浴着“五城联创”的春风,东新区处处散发出更加浓厚的现代文明气息。不断穿行的洒水车、璀璨明亮的路灯、干净整洁的街道、花团锦簇的公园、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别致的公益广告,无一不在显示周口新区“颜值”的惊艳巨变,无一不在诉说着百城建设提质的“新区速度”。
在城市管理中,东新区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街道清扫是否干净,管理人员对地面尘土“以克论净”;道牙、线杆是否干净,管理人员用白布擦拭以探究竟。
小工程,大民生。街头游园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记者看到,东新区各路口都设置了街头游园、景观节点,这些游园、节点绿意盎然,特色各异,让人流连忘返。
每到节假日,位于周口东新区和谐公园内湖面上的灯光水秀项目更是让市民们享受到全方位的声光盛宴,中央的主喷喷出的水柱最高可达80米,两侧的副喷喷出的水柱最高可达25米。
正是这些发生在路边、河畔、渠旁、树下的点滴变化,将一座日益美丽的周口东新区带到了我们面前。
“2017年以来,周口东新区的发展变化真是太大了,路宽了,景美了,越来越有城市气息了!”2018年11月12日,东新区中原社区居民李文杰对记者说。
打通“经络” 路畅灯亮
正如白纸绘成蓝图,需要艺术家的精巧构思、精心设计一样,东新区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正在描绘着城市建设的精彩画卷,正在展示着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东新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打通“断头路”和“肠梗阻”,接通“毛细血管”,一张“内联外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被称为“周口第一路”的文昌大道是中心城区的迎宾大道。如今,改造后的文昌大道宽度为160米,道路中央有6米宽的绿化带,双向八车道;道路双侧各有5.5米宽的慢车道、4.5米宽的人行道和5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
通达、提升、改造……如今,纵横交错的路桥构筑起东新区的筋骨,无限放大的“磁效应”不断刷新着魅力新城的历史纪录。
为了完善路网,形成大交通格局,2018年,东新区加快完善辖区内主次干道路网建设项目,先后新建、改造、完善20余条50多公里的道路,逐步形成大交通格局,确保灯亮路畅。
棚改征迁 惠泽民生
2017年8月25日,周口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以下简称棚改)会议的召开,掀起了周口中心城区发展建设管理新的一页。
东新区,周口中心城区发展的“火车头”,抓住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战略机遇,强力推动其美丽嬗变,脱胎换骨。
为了快速推进棚改征迁工作,东新区成立了由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闫立超任政委、管委会主任张建党任指挥长的指挥部,6个处级干部直接分包到社区担任指挥长。
截至2018年年底,东新区先后启动了三批棚改征迁工作,计划征迁任务3382户,已经完成征迁任务10500户。
在征迁工作中,周口市东新区成功破解难题,创造了征迁工作的“高铁速度”。该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兴昌介绍,文昌办事处小高庄自然村177户房屋从签协议开始到拆除完毕用时21天;许湾乡土李、小张庄两个自然村600多处房屋从动员到拆除完毕用时半个月;征迁速度最快的还数搬口办事处王祖庙行政村黄庄和赵庄两个自然村,220户房屋从动员到拆除完毕仅用4天时间。
4天完成220户的征迁任务,到底诀窍在哪?该征迁指挥部指挥长丁有亮介绍,首先,为了防止村民私搭乱建造成政府征迁赔偿的浪费,搬口办事处于2018年春节前就已经完成了王祖庙行政村的丈量与评估工作,这大大提高了此次征迁工作的速度。其次,搬口办事处所有班子成员齐上阵,和王祖庙行政村10个村干部携手做好宣传工作。对于搬迁困难的群众,指挥部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办法帮群众解决难题。最后,把公平公正作为一条铁的纪律。东新区规定,任何领导干部不准向征迁工作人员打招呼说情,发现有说情者,坚决追责。这样,群众在征迁工作中毫无怨言,积极配合,征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我们希望赶快住进小区里,看我家门口这路,一下雨简直没法走,早一天住进小区,早一天脚底下干净了。”说起征迁,东新区小李庄村民刘志芳笑在脸上,喜在心上。在加快实施棚改征迁的同时,东新区高度重视棚改安置房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百姓早日住进新房。
冬日,记者在该区盛和家园安置区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来来往往的车辆在不断运送建材,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东新区累计建设和购置安置房11590套。2017年,东新区建成并交付使用安置房3822套;2018年,东新区举全区之力做好征迁群众的安置工作。首先,通过建设临时过渡安置房解决困难群众的过渡房难题,确保每一位征迁群众住有所居。其次,东新区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盛和家园、祥和家园、仁和家园、丰和家园续建项目5946套安置房建设,同时开工建设顺和家园、泰和家园、德和家园、诚和家园、丰和家园二期、贵和家园和罗庄安置区项目16440套安置房建设任务。
在安置房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闫立超、张建党及全体班子成员一线作战,现场办公。风里,雨里,大雪下,烈日下,都有他们督导安置房项目建设的身影。
项目花开 大潮涌动
初冬的新区大地,天空格外明亮,太阳更加亲切、妩媚,各项目工地机声隆隆,塔吊林立,项目建设的热潮涤荡着东新区的每个角落……
2018年,东新区列入省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79.78亿元。列入全市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共计13个,总投资152.7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计划投资。
如今,东新区的项目集群已经产生了“万象更新、争奇斗妍”的奇观。
引黄调蓄工程从开工到形成1500亩湖面,仅用了150余天时间,东新区创造了项目建设的传奇速度。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占地7100亩,其中湖面占地3600亩,周边景观占地3500亩,总投资约30亿元。
闫立超经常来到项目部现场办公,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张建党几乎每天早上7时左右来到施工现场,每个施工细节他都要把关,遇到问题,随时召开推进会,及时商讨解决办法。
建业绿色基地项目位于东新区许湾乡,总投资20亿元。2017年10月动工以来,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基地20万平方米核心景观示范区全部施工完毕,已经对外展示开放。4万平方米智能联栋温室主体全部施工完毕,生产温室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6000平方米办公住宿区装修完毕并投用。
近日,记者还走访了东新区万达广场、天明商务金融中心、昌建MOCO湖畔国际、圣桦名城、文昌大道东延提升改造工程、郑合高铁周口东站等项目施工现场,所到之处,满眼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机器轰鸣的施工场景、繁忙奋战的建筑工人……一处处气势恢宏、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汇成了东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新浪潮。
“四篇文章” 新区腾飞
百城建设提质让东新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高潮,从而掀开了周口新区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新篇章,东新区发展成功驶入快车道。
在全省提出突出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的背景下,东新区进一步围绕周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大干快上,苦干实干。
以水润城。围绕中心城区水系治理项目,东新区着力推进辖区内幸福河、洼冲沟、流沙河、贾东干渠、新运河等水系水质治理和3600亩水面的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提升改造600亩文昌生态湖,开工建设沙颍河城区段治理(二期)工程,启动中心城区与组团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配套新建提升一批桥梁工程……
以绿荫城。东新区加快实施沿环城高速两侧建成300米的生态林带,加快推进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建设,改造提升2000亩文昌生态园……一个个大手笔、高品质的“绿色”项目,必将使周口东新区变成一座绿色之城、秀美之城。
以文化城。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中,位于东新区的有周口大剧院、规划展览馆、文化展览馆、国防人防教育园、市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等多个“以文化城”项目。东新区,正在让文化融入城区的各个角落,让文化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以业兴城。目前,东新区已经形成特色商业区稳步推进、楼宇经济蓬勃发展、新兴业态起步良好、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的大好局面。
看得见绿、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处处是文化,处处是美景,处处是项目建设的热潮……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撑起了周口东新区美丽的幸福家园。
党建引领 经济发展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党建是一切工作的“牛鼻子”。曾为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的闫立超深知党建工作对各项工作的统领作用,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2017年7月,闫立超走马上任东新区党工委书记伊始,就对区直和东新区各个乡(办)的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他要求,区党建部门要针对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制定考评细则,做到党建工作有计划、有落实。目前,该区引进党务管理APP系统,逐渐实现党员和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
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打造能干事、会干事、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这是东新区党建工作的一大特点。该区充分利用党建阵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让群众向党靠拢,切实为人民谋福祉。
在工作之余,东新区各级党组织不忘“三会一课”活动,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性纯则作风正。
搬口办事处党委书记刘怀华介绍,搬口办事处薛庄自然村征迁工作伊始,指挥部通过召开党员村组干部动员会,学习党章,提高党员村组干部党性修养,党员们的征迁热情空前高涨。该村老党员崔秀军,通过电话,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第一个签订了征迁协议,并主动腾出自家房屋作为征迁指挥部,不计报酬。每天,他还义务为指挥部打扫卫生,晚上忙到深夜。
为了促进项目建设,东新区各项目工地成立了党组织,随时随地开展党组织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
东新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表明,只有党的建设高质量才能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大浪奔涌逐浪高,蓄势扬帆破浪行。
如今,一幅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正在东新区这片热情的土地上快速展开。东新区,正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更具发展潜力的都市。
周口,因为有了新区,变得更美、更靓、更有气质,正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