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艳霞 通讯员 陈海威) 2018年12月24日,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对焦急的夫妇抱着一岁大的朵朵(化名)“闯入”了周口市儿童医院。接诊后,该院儿内二科主任王琳琳发现朵朵一直咳嗽不停并伴有高烧,且喘得很厉害,便立即对朵朵进行全面检查并详细询问病情。朵朵爸爸说,朵朵已经因肺炎接受治疗一周左右了,可是病情一直未见好转,且越来越重了。
一般来说,儿童常见肺炎经过一周的治疗,理应有所好转,可是,朵朵的病情为什么又加重了呢?王琳琳询问得知,孩子在生病前一天曾经在吃花生时摔倒大哭,引发呛咳。结合检查结果,王琳琳确诊朵朵因异物呛入气管导致肺部感染,决定对孩子行局部麻醉下经支气管镜治疗。术中,王琳琳发现朵朵的左侧支气管有异物,且吸入时间较长,对气管壁造成直接损伤,局部肉芽组织增生比较明显。发现异物后,王琳琳直接经支气管镜利用异物钳在一分钟内将异物取出。原来,折磨孩子一周左右的“元凶”竟然是一小粒花生碎,正是因为其长期卡在支气管中,才引发朵朵肺部感染。
“孩子入院时气喘、刺激性咳嗽剧烈,如不及时取出气管内异物,随时可能发生气胸、异物移位引发窒息,甚至危急患儿生命。”回忆起朵朵入院时的情景,王琳琳仍历历在目。
周口市儿童医院提醒广大家长,异物呛入气管是幼儿常见的意外急症。幼儿的气管口与食管口交叉处有一块附着在结喉内壁上扁平像树叶、随着幼儿吃东西而上下运动使食物不至进入气管内的软骨,学名叫“会厌软骨”。幼儿的“会厌软骨”发育不健全,当幼儿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运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所以,父母买玩具时,要查看是否适合幼儿;进餐时,不要让幼儿说话、大笑、跑跳,更不要训斥孩子;家中幼儿能触及的地方,不要放细小物品;幼儿吃花生、葡萄、水果糖时,家长要格外小心,不要让其哭笑或剧烈运动,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一旦发生异物呛入气管,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