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9年01月04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情系民生福祉 绘就百城提质新蓝图

记者 彭慧

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华丽变身;公园湖泊、绿树红花常伴左右;游园广场、文化场馆遍地开花……今日的周口,城市“颜值”惊艳巨变,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强力推进。自去年以来,百城提质工程的建设热潮席卷周口大地,一幅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建设和谐宜居宜业家园为目标的新蓝图,在中心城区徐徐展开。

我市紧紧抓住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的重大机遇,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创新路径举措,提升城市品质。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五篇文章,2018年中心城区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103个,总投资1315亿元,城市建设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百城提质坚持规划先行

最近每到周末,市民刘盛国就带着孙子到沙颍河东方园林游玩。在他眼中,生活了60年的老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美不胜收,像一幅风景宜人的彩色图画。

如果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了周口的“华丽变身”,而规划先行,则贯穿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市充分发挥科学规划引领作用,建立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的体制机制,以及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层次齐全、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

着眼城市空间布局最优、人民生活环境最佳,我市高标准编制了《周口市总体城市设计》,以及《中心城区水系景观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综合管廊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33项专项规划。我市还实施了行政中心区、中心港区、高铁片区、引黄调蓄工程周边城市设计等11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按照“西控东拓南连北伸”的总原则,以及“一河穿城、两轴拓展、强化双心、联动三带、绿脉贯穿、九片多点”的总体建设布局,我市着力提升中心城区的带动力、吸引力和承载力,实现“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城市建设目标。

我市建立完善规划联席会,确保规划执行到位,维护规划的权威。

以水润城赋予灵动活力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城市因水而平添灵性。

周口三川交汇,流经中心城区的大小河流有10条。周口因水得名、因水而兴。

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市做好以水润城文章,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设计目标,构建沙颍河两岸特色游憩、都市休闲、文化长廊、滨河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沿着沙颍河岸(周口大道至武盛大道)信步前行,平坦干净的休闲甬道随着沙颍河蜿蜒伸展,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是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都融入了科普、休闲、自然、生态、人文的理念,是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的匠心之作。

中心城区7条水系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包括流沙河、运粮河、洼冲沟等河流的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污水处理、路桥建设、景观绿化等综合治理,河道治理总长81.9公里,总投资近40亿元,涉及水系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周口史上前所未有。

总占地6903亩的引黄调蓄工程,湖面占地3573亩,周边景观占地3330亩,总投资30亿元,集灌溉调蓄、区域排涝、水质保护、亲水生态于一体。

去年夏天,投资20亿元的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二期)顺利启动,投资1.1亿元的沙河湾湿地公园全面开工建设,中心城区与组团城市水系连通工程已经启动,周口港区沙颍河南岸水系景观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等正在加快推进。

去年新建改造大大小小的桥梁50座以上,使中心城区桥梁达到150座。不久的将来,周口将成为“一桥一景”的“桥梁博物馆”。

以绿荫城处处染葱茏

绵延不绝的生态廊道、开阔舒展的绿色广场、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城市主干道两侧郁郁葱葱,路口小花园花团锦簇,一处处健身场地,成了市民休憩放松的好去处……

过去两年,周口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城市为契机,积极实施了森林城市、森林通道、森林社区、森林田园、森林乡村“五大森林工程”。全市完成造林58.9万亩。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提升40%和35%以上。

实施“一带四林百园”工程,一个个高品质“绿色”项目,让周口愈发秀美。

占地约5000亩的周口森林公园成了“城市绿肺”。它借鉴郑州园博园建设模式,由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等建设的14个地方文化特色园中园已建成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科普教育、游览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康养的好去处。

被誉为城市绿色走廊的周口铁路主题公园已全面开放,绿道全长9.8公里,其中运动公园、铁路公园、自然花园、湿地公园四个景观园各具特色,主题鲜明。还建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观光小火车线路供市民体验游玩。

投资20亿元、占地6000亩的周口建业绿色基地是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一个涵盖现代科技农业、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湿地修复与改造及田园社区等板块的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

规划的100个街头绿地游园已建成开放40个。如今,周口已初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格局,呈现出“小城处处染葱茏”的全新景象。

“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

周口是全省唯一通江达海的省辖市,随着“黄金水道”沙颍河水系的疏通,中心码头和港区的建成投运,我市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拟定了“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造港城”,高标准打造港口码头航运体系的总体规划。

按照港口码头总体规划,分为中心港区和9个子港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中心港区,周口港规划建设8个挖入式港池、77个千吨级泊位,目前已建成2个挖入式港池、12个千吨级泊位。一期工程开港运营,201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100万吨,拥有钢铁物流园区、口岸功能区、装备制造园区、保税园区、物流园区五大临港产业园区,是大件物流和大宗货物的理想转运枢纽。

我市一直把临港经济作为周口发展的引擎,目前,周口港已成为中原经济区贯通陆海大通道、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成为豫货的“出海口”。

2018年“以港促城”项目5个,总投资估算31.29亿元,完成投资10.6亿元。目前,周口港一期工程已经开港运营。中部作业区码头建设PPP项目、深圳凯旺电子、葛洲坝再生资源、中粮集团粮食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促使周口迎来了“向海而生”的新世代,开放的周口正在探索一条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的转型发展之路。

棚改圆梦千家万户

房屋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电线杂乱无章,汽车无处停放,坑洼狭窄的胡同照射不进阳光……这是生活在棚户区的广大群众最深切的感受。

市委、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作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老城区改造的重要内容,列为《政府工作报告》“四大攻坚”“四大突破”重点工作,强力推进。

2017年8月,周口建市以来一场规模最大的三年棚改战役全面打响。

到2020年,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计划征迁7万多户、24万多人,涉及183个社区(自然村),征迁面积近1800万平方米,为此需配套建设安置房14.5万套、1427.7万平方米。

为让征迁群众早日住上房,住好房,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凝聚共识,科学决策。

成立了高规格的指挥机构,刘继标任政委,丁福浩任指挥长,其他市级领导任副指挥长,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24个征迁指挥点。

之后,全体征迁干部奔赴征迁一线,一场棚户区改造大会战全面打响。

棚户区改造难在征迁、重在安置。如何让惠民工程真正惠及民生?

从政策发布、宣传动员到签订协议、选房搬迁,充分依靠发动群众支持这一法宝,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接受监督。

征迁工作严格程序、公开透明,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张丙言村从签协议到拆除完毕仅用11天时间,牛滩居委会从动员到拆除完毕仅用20天时间……

安置区坚持人本理念,努力打造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城市新型社区。2018年启动建设了贾鲁嘉苑、建设嘉苑等18个安置小区,建设安置房6.98万套、面积721万平方米。

为妥善安置困难群体,市里计划分三年建设过渡安置房8500套,现建成交付使用1700套,群众实现了拎包入住。

补齐城市功能服务短板

便民配套工程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市每年都把公厕建设纳入中心城区十件民生实事,公厕、环卫、建筑垃圾资源化建设日渐完善,有效缓解了我市中心城区“入厕难”的问题。

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公厕143座、垃圾中转站点55个,配备环卫作业车辆247台,机械化清扫面积达425万平方米,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为90%。2018年又建成投用“两小市场”8座,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200台。

东区、西区水厂已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实现了南水北调供水全覆盖。

中心城区建成了沙南、沙北两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17万立方米/日,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率大幅度提高。

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中心城区11640盏路灯进行节能改造,目前中心城区有路灯33802盏,城市亮灯率达98%。

周口兴源新型建材建筑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建筑垃圾年利用量200万吨。

一系列民生实事的推进落实,让群众直接感受到百城提质和文明创建带来的新变化。

百城提质让市民出行更畅通

近几年来,中心城区持续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提升改造一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城市路网结构日趋完善。

先后实施了中原路、黄河路、川汇大道等断头路打通工程,八一大道连接商水贯通工程、武盛大道南延、文昌大道东延等项目均在快速推进;投资50.8亿元,实施了政通路、人和路、育新路、建新路、大庆路、汉阳中路等40余条主次干道的升级改造;同时启动新北环路、七一路东延、八一大道北延、大庆路北延、文昌大道东延、武盛大道南延、开元大道东西连接等工程,启动了大广高速周口港区互通立交、宁洛高速经济开发区互通立交等四条高速出入口的环城路网升级改造。

全长7.09公里的高铁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和2.7公里的八一大道北延伸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在加快推进中。

划定了中心城区行政新区、高铁片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

今后,城市新区、新建项目全部依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实施。周口森林公园、周口植物园、7条水系治理等项目均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建设。

城市提质,让生活更美好,让家园更宜居。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强大辐射带动下,周口这座经得起时间沉淀、流淌着现代气息、浸染着温润情怀、升腾着勃勃生机的城市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9-01-04 记者 彭慧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51527.html 1 情系民生福祉 绘就百城提质新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