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永静 通讯员 郁达广
2019年1月7日14时起,S102扶沟县大李庄收费站(以下简称大李庄收费站)停止收费,撤站工作正式启动。
2018年8月26日零时起,G311扶沟县韭园收费站(以下简称韭园收费站)停止收费,撤站工作正式启动。
短短数月,扶沟频传民生喜讯。多年来屡屡遭受网友吐槽的扶沟境内的两个普通干线公路收费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周口市域普通干线公路再无收费站。这两个时刻,注定被写入扶沟乃至周口的交通发展史。
我们先把记忆拉回到2018年2月4日。县长张颖波在扶沟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向75万扶沟人民庄严承诺:“2018年彻底完成韭园收费站撤站工作,并启动大李庄收费站撤站工作。”承诺如期兑现,75万扶沟人民多年夙愿得以实现。
成功撤站的背后,是市、县领导情系民生、顺应民意的拳拳之心。在这两个收费站经营合同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市、县领导顺应群众期盼,经多方调研论证,最终确定以政府回购方式加快推进撤站工作,保证经营性公路回归公益。
市长丁福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建军等高度重视撤站工作,多次听取汇报并亲自安排工作,明确由副市长路云牵头,协调市交通、公路部门和扶沟县政府抓紧推进相关工作。路云先后多次到扶沟县就撤站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场办公,并于2018年8月24日主持召开韭园收费站撤站协调会,就加快撤站工作进行深入磋商,表明了市政府在财力上给予支持的态度。2018年9月10日,丁福浩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对大李庄收费站撤站事宜进行研究。
“一条路不畅,一座桥不通,堵的是民意,失的是民心。”张颖波对撤站工作一直牵挂于心,亲任撤站工作领导组组长,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根据省政府相关文件规定,结合省内其他收费站撤站经验,制订了扶沟境收费公路回归公益工作方案,列出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任务,避免由于工作遗漏产生新的问题,确保撤站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有力向前推进。
撤站之路一波三折,一方面是两个收费站均在合法经营期限内,符合收费公路技术标准,若强行撤销不仅违背国家相关法律,也有损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是两个收费站的继续保留对全县人民群众出行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便和制约,期盼撤站的民心民意不可违。矛盾交织在一起,如何才能找到最佳平衡点,既合情又合法地妥善解决问题?
多次谈判,反复磋商,达成一致……最终,两个收费站顺利停止收费,而且韭园收费站已完成撤站工作。除掉“拦路虎”,顺应民众心,扶沟发展的道路变得更加畅通无阻。
“提前完成韭园、大李庄收费站撤站工作,是对群众期盼最有力的回应。只要是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就是政府最上心的事。”张颖波的话掷地有声。②3
(相关内容详见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