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9年01月09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让城乡环境更宜居

——改革开放40年鹿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综述

记者 李瑞才

道路笔直宽敞,交通井然有序,建筑错落有致,街巷干净美观……隆冬时节,登高远眺鹿邑全城,一幅美丽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处处彰显活力、释放魅力、蕴藏动力。

砥砺奋进铸品质,聚力前行谋发展。近年来,乘着“美丽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和“全省百城提质建设工程”的东风,作为城乡建设主力军和先锋队,鹿邑县住建局吹响了城乡特别是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冲锋号,责无旁贷承担起描绘蓝图的历史重任,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筑就了美丽家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华丽嬗变,城区游园、广场从星罗点缀到遍地开花,一张张描绘在纸上的宏伟蓝图相继变为现实。

用“实举”改善城乡环境

40年前,鹿邑县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建成区面积仅有2.25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后,鹿邑的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建成区面积扩大到目前的45平方公里,扩大了20倍,各项城市综合性指标大幅度提升。2018年,全县基础设施投资达9.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0%。

“过去的城郊乡是一个依附在城市周边,四处农田、房屋低矮、道路泥泞的破落地区,转眼间变成处处高楼大厦、宽阔大道,丝毫没有曾经的模样。”居住在鹿邑新区的“60后”居民老张这样描述鹿邑发展的日新月异。他表示,鹿邑新区之变就是鹿邑城市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是鹿邑发展变迁的一个标志。如今,鹿邑城区不断拓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从鹿邑县东迎宾大道到西迎宾大道,提升改造后的紫气大道、真源大道横贯东西、联通南北,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城乡居民也因城市化建设加快而受益。

城乡环卫市场化成效显著。近年来,鹿邑县奋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办事处、管委会)554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市场化保洁运作,“户分类、村收集、保洁公司保洁、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五级网络体系正常运转,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用“数据”见证古城嬗变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40年,鹿邑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城市扩容,实施了“断头路”“卡脖路”打通工程,城市辅道支路纵横分布,城市交通大格局已初步形成。2018年,全县基础设施投资达9.5亿元,其中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已经完成提升改造路段27公里,新建道路30公里,新建雨水管道30公里,改造污水管道37公里,新建污水管道60公里,清淤检测污水管道283公里。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城区道路路网密度达到6.81公里/平方公里。

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快速提升。2006年,鹿邑县营子寨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2007年正式运行。2018年,全县城区共投入使用、新建4个污水处理厂,全年处理污水1469万吨,实现COD减排3373吨,NH3-N减排369吨,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县住建局局长朱明表示:“我们计划3年内在贾滩镇、涡北镇、玄武镇等13个乡镇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解决13个乡镇镇区周边、中心村粪污与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天然气使用更加普及。1978年前,鹿邑县居民使用燃料一直以煤炭、树秸为主,从“大灶台”“小煤炉”到“煤气灶”“集成灶”,燃气的发展见证了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到2018年底,城区燃气普及率达87.85%,各乡镇天然气中低压管网已铺设150公里,覆盖贾滩镇、宋河镇、马铺镇等16个乡镇,全县累计实现发展农村“煤改气”用户10347户。天然气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取代了污染较重的煤后,从根本上改善了环境质量,从而进一步保护了全县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用“创新”描绘鹿邑蓝图

加快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等相关规划编制,启动街头游园、文化体育中心以及市民广场建设,持续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强力推进城区道路等市政基础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设城乡公厕,完善内部设施,全面推进“厕所革命”……

改革开放40载,鹿邑城镇住房建设不断得到改善。住房形态从“筒子楼”到“单元楼”再到“电梯公寓”,不断升级换代;居民住房完成由住房紧缺到“居者有其屋”再到“住有所居,住有所乐”的华丽蜕变,人居条件、人居环境、人居品质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住房建设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助推着城市发展。全县已累计建设安置房6460套、廉租住房10166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20个,对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00户。截至目前,2018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45户,城乡约7万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住有所居。一个以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为主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在古城鹿邑已基本形成。

城镇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升、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日益发展壮大……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县销售商品住宅6993套、商铺4734间,销售面积1124284.44㎡。目前,鹿邑全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7家、建筑业企业33家、建筑业从业人员约8000人,从上世纪80年代局促的小厅、小厕、小厨房户型到今天套型多样、风格多元、功能配套、水电气网设施完善,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的住宅小区,从上世纪杂乱无章、小摊小贩林立的杂货市场到管理规范、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的商业综合体,房地产业、建筑业带动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40年,古城鹿邑的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生态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绿地建设不断优化,全县园林绿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陈抟公园、上清湖公园、垓下公园、湿地公园等一大批城市公园完成新建扩建,城区50个游园已基本建成,2017年鹿邑县就获评了“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城市建成区目前绿地率达到35.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人。

40年来,从坑洼不平的小路到宽敞平坦的大街,从臭气熏天的污水沟渠到绿树成荫的河岸美景,从低矮瓦房的落后城乡到高楼林立的鹿邑新区,鹿邑城乡建设的每一个节点和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鹿邑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鹿邑住建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奋勇向前,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前进道路上永不止步。

2019-01-09 ——改革开放40年鹿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综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51870.html 1 让城乡环境更宜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