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未来的美好需要传统的奠基。
我们曾告别传统文化,另辟蹊径,以西学全盘取代国学,自以为窥见到民主的真谛,沐浴到科学的曙光,却在战火纷飞中凋零了自我认同,失去了内心归属;我们曾在十字路口踌躇,以传统对抗新潮,自以为守住了民族的命脉,抓紧了复兴的希望,却在时代变迁中丧失了根基,丢掉了民族尊严,桩桩件件都是深刻教训,那么,中国何以屹立于世界之林,何以龙翔于青云之上?唯有“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
有这么一群人,时光斑驳了他们的模样,只余下背影在不断拉长,他们用背影叙说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走向一条条未知的新征途。
2018年首届中国非遗春晚上,王芝文让大家领略了微雕的神奇;郭喜梅为传统漆器非遗文化“代言”;金霞手握“奇石”亮相。正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才让我们惊艳于先人的智慧,是他们对古法的继承,才让我们看到古代中国的辉煌。皮影戏、打树花、金石修复……若没有传承,何来中国上下五千年厚重文脉?若没有传承,何谈中国人骨血相随的民族认同?若没有传承,何以面对未卜的将来?
古人有言,“变则通,通则久。”唯有创新,方可真正让优秀传统充满时代“鲜”气儿。
是尚雯婕的法语版《渔鼓晚唱》将中国民歌推向世界;是方浩然的《阿凡达》让口技享誉国际;是王津的不忘初心让故宫文物修复成为“网红”现象;是徐娇的“汉元素理念”让汉服走向大众。保留传统的“原汁原味”,以创意为其革旧纳新,何愁传统文化不重现绚烂?
王佩瑜一改前辈不问世事的作风,活跃于各大节目,让人直观感受到京剧的韵味;吴亦凡请京剧大师为自己公演助阵,将中国RAP推向大众,让多少网友深陷其中;叶露莹用手绘漫画对《洛神赋》重新解读,让外国朋友感受到中国独特的诗意与浪漫。奔腾而过的是匆匆时光,细水长流的是念念不忘。只有这般回顾与展望传统文化,才能直面时光摧残,不惧历史车轮。
创新与传承,相纠相缠,不可割舍。且让我们用传承为浮躁的时代增添一分文化的厚重,让我们用创新为传统文化涂抹一分时代的亮色。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