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昂
在省“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省人大代表、周口市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王淑华。她围绕国家的分级诊疗制度,提出了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我省目前的现状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督促三级医院引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的建议。
据王淑华介绍,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将大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真正让资源充分利用、合理配置,以期达到技术专业化、管理精细化。
王淑华说:“国家的分级诊疗制度非常好,但是就我省目前的情况来说,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省级龙头医院无限制地扩张规模、增加床位数量,建成号称亚洲最大的医院,连最简单的阑尾炎、疝气、甲状腺、胆结石、翼状胬肉、白内障等疾病一并收入住院。这样既浪费了高层次的医疗资源,又加重了患者负担,增加了医保资金的过度使用。”
为此,王淑华说,要想把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首先是三级医院要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按照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如制定住院标准,违规者由收治科室承担患者的医疗费用,医保不予报销;其次是严格按照转诊程序接诊,建立奖惩机制,监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对违规者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第三是做好单纯病例患者的疏导分流工作,引导患者到基层就医,或从信息系统中控制,不该收治的病例在系统中无法录入,就无法办理住院手续。
王淑华说:“只有真正吃透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合理使用医疗设备,大医院才可由此‘减负’,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疑难危重疾病方面,着力提升医学水平。基层医疗机构也可接触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人,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方便病人就近就医,减轻病人负担,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