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19年01月21日
第03版:要闻 PDF版

构筑“河南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访省政协委员、太康县文联名誉主席李德哲

记者 王泉林

省“两会”期间,记者专访省政协委员、太康县文联名誉主席李德哲时,他建议大力推进“河南精神”的构筑和建设,提升中原人民的文化自信。

李德哲表示,河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河南人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河南人独特的精神标识,为大中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这些彪炳史册的生动教材,就是河南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种财富转化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构筑起一座不朽的“河南精神”大厦。构筑“河南精神”,就是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愚公移山的攻坚克难、契而不舍、终成大业的气度。这些都是河南土生土长的宝贵财富。

李德哲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精神力量的原动力,也是河南人精神力量不可或缺的源泉。因此,我们就应该从文化自信上下功夫,来构筑我们的“河南精神”。他建议找出文化自信的原点,构筑“河南精神”,就是要让河南人通过文化自信,通过古今的英雄人物、古今的圣者先贤,让河南文化“站起来”,让远去的英雄“站起来”,让先贤老子的“道法自然”重新“站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站起来”,“河南精神”才会更加闪光夺目。

李德哲说,推动河南文化高地建设,离不开各种宣传,要让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成为一种常态,实现河南人在文化上“富起来”“强起来”的愿景。他建议通过送戏下乡,通过广大文艺创作者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形成“河南精神”的大气场。拿太康来说,截至2018年,该县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周口好人”“周口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感动周口十大人物”就达90多人次,其中39人被评为“中国好人”。这些好人好事,就像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流向大海,成为“河南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南精神”是一座高耸的大厦,正是这些闪光的人物,构成了“河南精神”的神采之翼、精神支柱。②2

2019-01-21 ——访省政协委员、太康县文联名誉主席李德哲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53525.html 1 构筑“河南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