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莉
2019年1月31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周口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组建周口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是市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实施机构改革的创新之举。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强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数字化新时代,推进政务服务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设‘数字政府’‘智慧政府’,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刘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设立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满足企业和群众期盼的需要,是促进政务信息化、创新政府管理的需要,是运用大数据培育新业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新形势,赋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新职责、新任务。”刘涛介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要是统筹“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实现审批服务便利化;统筹“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化,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归集整合、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开展大数据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引导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助推周口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体现了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的要求。
刘涛告诉记者,2019年是开局起步之年,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紧紧围绕全市“放管服”改革的总目标,统筹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推进六项工作。
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年内再清理精减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管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年底前全市将执行统一的事项办理标准。
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组织开展审批服务便民化专项攻坚行动,继续实行“五减一优”,即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中介和优流程,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6月底前,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提供的材料再减少30%以上,市、县要实现100个高频事项 “最多跑一次”。
加快推进网络平台完善。加快部门业务专网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联通,推进政务实体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融合发展,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加快实现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逐步实现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医保社保等便民服务事项在线可查、异地可办,提高网上办件率,切实利企便民。
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创新。推广“一窗通办”、容缺后补、“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推行预约办理、同城通办、异地代办、快递送达等便捷服务方式。年底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审批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大厅要实现应进必进,80%以上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全面推进政务环境优化。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机制,开展政务服务环境评价与监督,让企业和群众来评判办事的效率、服务的效能。
统筹推进数据资源应用。加快周口大数据中心建设,促进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启动“数字政府”建设,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新机制,开展大数据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助推周口高质量发展。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应时成立,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但我们有勇气、有信心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政务服务实事做实,把利企便民好事做好。”刘涛说。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