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凤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环境也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事在人为,蓝天不能靠东风’的要求,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记职责使命,加强自身建设,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万政告诉记者。
方万政说,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周口市机构改革方案》,我市对应省里机构改革,调整优化相应机构和职能,组建周口市生态环境局,将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生态环境局。同时,整合各县市区相应生态环境管理职能,组建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一负责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考核工作,按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统筹管理、统一规划、统一环评、统一标准、统一执法,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强化对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的事中事后监管。
方万政表示,为确保我市于2020年成为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重点围绕大气、水、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扛牢新责任,履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锤炼新队伍,树立新形象,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二是明确责任清单,严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夯实各级党委、政府的环境治理责任,坚决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环保监管机制开展工作。三是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重点开展狠抓扬尘面源污染防治,严控施工扬尘、严控道路扬尘;狠抓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严查车辆、严控企业、严打“黑加油站点”;狠抓“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以乡为单位再次开展拉网式排查,落实清单化管理、网格化监管、常态化巡查机制,依法分类整治;实施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和运输,抓好轻中度污染管控;加大监督管控力度,该立案处罚的必须立案处罚到位。四是坚决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建设用地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加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管控,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工作,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工作,同时高质量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五是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黑臭水体整治滞后的现状,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措施积极推进整治进度。继续加强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强化同上下游地区、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控工作,密切关注出境水质变化,严防跨界污染事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督促住建、城管等部门加快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减轻河流污染负荷。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原则,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现有畜禽养殖场进一步完善配套建设粪便污水防渗防溢流贮存设施、粪便污水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特别是加强散养密集区建设养殖小区,实施集中养殖,集中治污。深入落实河长制,积极开展对未经处理且直排入河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工业废水等排污口,以及直接出境排污沟渠的排查整治。六是依法依规监管,强化立案查处力度。充分利用好12369平台,认真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合理解决处理,做到让群众满意。强化督查力度,通过暗访、夜查等多种途径确保监督全覆盖,不给环境违法行为留任何生存空间。
方万政告诉记者,在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惠民举措,推进评审制度改革,引进第三方评估公司对环评报告进行评估,进一步加快环评审批速度,缩短审批时间;加强环评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环评机构日常监督考核。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