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俊涛 文/图
足球场大小、完全封闭、正在实施喷淋作业的车间里(如图),一头钢铁“巨兽”昂首挺立,咆哮着将一堆堆碎石砖块“吞”进腹中,然后“吐”出大小不等的砂石颗粒。这些砂石颗粒再由大型装载机运送到大型运输车上……
这是6月16日记者在周口市西环龙源路周口兴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车间看到的情景。
“这台德国克雷曼移动破碎设备,专门用来破碎、筛分建筑垃圾,能筛分出细砂、中砂、粗砂以及不同规格的碎石等26种产品。当然,建筑垃圾中的钢筋也会被筛选出来。”兴源公司董事长刘霞介绍。
记者眼前便是兴源公司的建筑垃圾破碎处置车间。这家企业于2016年开始实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
“这些建筑垃圾既是垃圾也是资源,我们把砖、石、混凝土废料经过破碎、筛分后,变废为宝,用于城市建设。”刘霞向记者娓娓道来,破碎处置后的细砂可代替水泥使用,中砂可用于抹灰拌料,粗砂可用于混凝土拌料,不同规格的碎石可用于地坪垫层、混凝土拌料,碎石和粗砂按比例拌合可用于制砖或作为道路水稳层的原料……
“把建筑垃圾处置后,进行再加工、再生产,可制成30多个类别120多个品种的市政建材产品,能够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广场车站、机场码头以及楼院小区的修建与美化。”刘霞说,特别是进口设备生产的新型透水砖,规格齐全,外观精美,质量一流,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建材,正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大显身手。
在兴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两条美国贝塞尔制砖生产线正在运行,从再筛选、塑型、烧制到成品,整个流程全部为智能化操作。
墙上的展板介绍显示,使用废旧的建筑材料可以生产干垒挡土墙、劈裂砖、人造石材、透水砖、植草砖、水工砖、路面砖、墙体砖、彩瓦、多孔砖、标准砖、空心砌块、空心板……记者大开眼界。
“这些产品70%以上成分是废旧建筑材料,经过检测,密度达标,表面光滑,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比例,生产出不同强度、不同形状的砖块,具有环保、高强耐磨、透水透气、防水防滑、色彩鲜艳等多种优点。”该公司生产副经理刘廷民如数家珍。
兴源公司致力于环保建材生产近20年,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承建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2亿多元,引进美国、德国先进设备技术,生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30多种。一年多来,他们清运处置中心城区建筑垃圾500多万吨,仅破碎产品供应周南高速填压路基200多万吨,就可避免沿途挖土保护耕地2000多亩,节约石砂材料100多万吨;免费为“四区”拆迁近4万户,节约财政资金7000多万元。
采访临近结束,刘霞为记者算了笔账。目前,企业拥有6台德国克雷曼移动破碎设备和1台英国MC移动破碎设备,每小时可以处置建筑垃圾约800吨,按每天工作20小时计算,一天可以处理建筑垃圾1.6万吨,一年300个工作日可以处理建筑垃圾480万吨。
“公司进一步完善管理、提高效率后,完全可以消化利用中心城区产生的建筑垃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为推进周口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优质建材。”在刘霞看来,实现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相关链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豫政〔2015〕39号)
●各地要根据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其分布,合理规划布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满足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要求。采取固定与移动、厂区和现场相结合的资源化利用处置方式,尽可能实现就地处理、就地就近回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要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粉尘、噪音污染,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建立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相关标准体系,编制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指南,建立建筑垃圾再生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标准和应用技术规范,制定再生产品在市政工程、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列入绿色建材目录、政府采购目录,在工程建设中优先推广使用。申报绿色建筑的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使用比例。城市道路、河道、公园、广场等市政工程,凡能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鼓励优先使用。在满足公路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优先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用于公路建设。申报省级以上(含省级)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的建设项目,要优先使用掺兑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砂浆。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享受当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再生产品应用。制定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扶持政策,加大对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和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工程的支持力度。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