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19年07月27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陈冬:拼搏的人生最壮美

河南日报记者 李凤虎

初夏的一天下午,在中国航天员中心,记者见到了航天员陈冬。

灿烂的笑容、齐整的常服和铮亮的军靴,英姿飒爽的航天员陈冬,大步走进科研训练中心一楼大厅。

“近三年来,我的工作主要分为身体恢复和任务训练两个阶段,经过半年的调整,身体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现在主要是备战空间站任务,每天我除了在教室上课,就是在训练场训练,几乎所有时间都在为飞天任务做准备。”陈冬说。

“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33天时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如果没有上过太空,你就体会不到祖国在你心中的地位,你就体会不到地球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你就体会不到宇宙景色的美丽和奇妙,更体会不到失重带来的神奇感觉。”陈冬回忆起当时太空飞行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陈冬出生于洛阳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7年,陈冬参加高考,选择报考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学员。初入军营的陈冬因为体能不过关、被子叠不好,进入了“攻关队”, “在练习叠被子时,需要用胳膊肘去压,跪在地上压,那段时间我的胳膊和膝盖都是肿的。”严酷的军营磨砺了陈冬的意志,被子慢慢叠成了“豆腐块”,陈冬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2003年,当陈冬在电视直播中看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驶向太空的时候,航天员的梦想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经过努力,2010年5月,陈冬正式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员。面对30多门陌生的航天基础知识理论课程,陈冬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时间,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每天宿舍、教室两点一线,靠着风油精为自己解困,进入近乎“疯狂”的学习状态,在一年内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无论是常规训练,还是航天专业技术训练,航天员所要进行的八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任务,陈冬在同批航天员中总是保持成绩名列前茅。

2016年10月17日,陈冬与景海鹏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执行任务,完成与“天宫二号”的对接,并于11月18日顺利返回。

“我和景海鹏师兄首次突破30天的在轨驻留任务,完成了近40项空间科学试验,为将来实现长期载人飞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陈冬说。

回顾自己从追梦到圆梦的历程,陈冬说,人这一生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梦想串联起来的,其中的一些梦想,通过“蹦一蹦”“跳一跳”就可以去实现的。所以,只要你定下目标,且梦想贴近现实,就应该不留余力、勇往直前,不要轻言放弃。

“目前我们正在按计划进行空间站工程任务学习训练,空间站任务几乎是全新的挑战,每一名航天员都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我们随时准备接受党和人民挑选,随时准备奉命出征太空。”陈冬说。

自从1997年考入军校到现在,陈冬为国防事业奋斗了22年。“一个人的青春很有限,我的青春能够追逐梦想,能够回报祖国,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在飞天路上顽强拼搏、永远向前。梦想有时虽遥不可及,但却值得我们用生命去追寻,因为拼搏的人生最壮美!”①2

2019-07-27 河南日报记者 李凤虎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73842.html 1 陈冬:拼搏的人生最壮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