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951年,16岁的徐汝深和21岁的徐福厚赴朝参战。战争结束后,徐汝深回到丹东,徐福厚去政治学院学习。临别时,徐福厚买了一对枕头,一个送给徐汝深,另一个自己留着。自此一别,两人断了联系。
多少年来,徐汝深一直思念老战友,梦中相见多次,醒来老泪纵横。如今,87岁的徐汝深最大的心愿仍是有生之年再见到战友徐福厚。家人都认为这个愿望难以实现,连徐汝深自己也没有信心。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前不久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对他的采访。
网上寻找
去年下半年以来,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对全市部分抗美援朝老战士进行专访。1月13日,记者一行来到商水县舒庄乡,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徐汝深。采访结束时,徐汝深提出找战友这个心愿。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一直放在心中。1月28日,《周口晚报》刊发《70年“不能说的秘密”——访商水县抗美援朝老战士徐汝深》一文后,记者为徐汝深的信念和执著感动,就开始在网上寻找徐福厚的信息。起初,记者先在浏览器中输入“徐福厚”“老兵徐福厚”“寻找战友”等关键词,但翻看了60多页信息,并没有找到和徐福厚高度相似的信息。
考虑到时间久远,毕竟前后相隔了60多年,记者转而去贴吧、博客、论坛上查看是否有老兵的子女帮助父亲寻找战友的信息,果不其然,论坛上有大量老兵子女、孙女帮助老人找战友的信息,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人。虽然没有找到徐福厚的信息,但是记者由此受到了启发,对寻找徐福厚也有了信心,那就是在论坛、博客、贴吧上把“抗美援朝老兵”作为关键词。令人兴奋的是,2018年8月1日,一位注册名为“骑士”的用户,在博客上写了《铁道兵68团战友聚会》一文,其中有署名徐福厚老政委的近照。文中说,徐福厚由于年龄较大,加之路途遥远,未能成行,遗憾地发了贺信。
比对信息
根据博客上徐福厚的线索,记者把搜索的关键词改为“徐福厚抗美援朝勋章”,搜到了《承德日报》刊发有《徐福厚:拥有十三枚勋章的老兵》这篇文章。然后,记者根据该文中出现的志愿军辎重13团指导员、粮库弹药着火、美军飞机轰炸、在河南待过等信息,初步确定了这也许就是徐汝深要找的战友徐福厚。随后,记者立即联系徐汝深的孙女,把《徐福厚:拥有十三枚勋章的老兵》这篇文章用微信发给她。徐汝深看了这篇文章后,提出文章中的文字描述很像,照片也有点像,但是由于照片太小,时间又久远,徐汝深问是否可以提供一下徐福厚的近照,记者就把之前找到的《铁道兵68团战友聚会》一文中的徐福厚近照发给了他,这次,徐汝深坚定地说:“这就是我要找的战友徐福厚,你赶快打电话问问。”
媒体联动
得到徐汝深的确认后,记者随即联系刊登这篇文章的承德日报社,拨打新闻热线电话和微信公众号联系电话,接线员热心提供了承德日报社总编室的电话。随后,记者与承德日报社总编室王玲取得联系。王玲把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的电话提供给了徐福厚的女儿徐爱玲。
1月29日8时55分,记者接到了徐爱玲的电话,她详细询问了找人原因以及徐汝深的具体信息,特别询问了徐汝深的团长、政委、首长等信息。为了保证双方更有效沟通,当日9时21分,记者把徐汝深的电话提供给了徐爱玲。
1月30日,徐爱玲主动和徐汝深电话联系,经双方确认信息, 最终,徐汝深找到了92岁的老战友徐福厚。
“屏”上相见
1月31日下午,时隔60多年,徐汝深和徐福厚开始了一场久别重逢的视频通话。徐汝深特地写了草稿,还穿了一身绿色军装,虽然不是他当年参军时的军装,但也收藏了多年,只有重要的日子,他才会穿上身。
一看到徐福厚,徐汝深就下意识地向徐福厚敬礼,徐福厚也回敬了军礼。两位老人都十分激动,一起回忆起当年一起作战的日子、转业后的经历以及现在的生活,画面十分感人。徐福厚眼睛看不清,耳朵也有点背。交谈中,两位老人虽然说话不太流利、耳朵不太好使,但是言语中流露出的激动,已经表达出老人的内心。
至此,1月28日至1月31日这4天,经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努力,承德日报协助,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视频通话结束后,徐汝深紧紧拉住记者的手,连声说: “谢谢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