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共鹿邑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完成各项议程后顺利闭幕。随后召开的中共鹿邑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
大会就是动员令,再次吹响了鹿邑高质量发展、“二次创业”的冲锋号。今后五年,鹿邑将持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省委提出的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两个确保”,全面实施省委提出的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文旅文创融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绿色低碳转型,制度型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战略”,全面开展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三标”活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为遵循,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现代化鹿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中原更加出彩和周口加快发展、高质量崛起作出鹿邑贡献。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鹿邑上下要坚持“12345”工作机制:“一个目标”,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当标杆;“两个方向”,即乡村振兴和城市宜居;“三大抓手”,即坚持党建引领、打牢经济基础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四项重点”,即做优老子文化、做厚工业基础、做强农业经济、做美城市风貌;“五个专班”,即乡村振兴、招商引资返乡创业、城市提升、老子文化旅游突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精准谋划至2025年,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一个保持”(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全市第一方阵前列)“三高”(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四提”(产业集群发展、城乡人居环境、县级基本财力、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五突破”(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全面突破)规划目标,切实把鹿邑打造成为豫东地区沿边副中心城市、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标兵、豫皖协作示范区、老子元典文化旅游胜地、中国乃至世界老子文化高峰论坛永久地,力争早日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实现撤县设市,把“十四五”美好愿景变成鹿邑大地上的生活实景。
鸿篇已经铺就、目标已经笃定,今后五年,鹿邑将全力开展“五增五提升”活动,即以项目建设增力,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以数字建设增能,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以环境建设增优,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城乡建设增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以守好底线增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项目是第一支撑,紧紧围绕产业链、企业链、产品链、研发机构“四个图谱”开展精准招商,做到研发机构、专家人才、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四个拜访”,滚动开展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力争每年全县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和总投资较上一年增长10%以上。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形成美妆、时尚两个超200亿级产业,食品加工、鞋业、医药三个超100亿级产业。坚持以亩均产值论英雄,推进“百园增效”行动,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县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创建省级开发区,力争三至五年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以上,全面挺起鹿邑高质量发展“脊梁”。坚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和培育发展农字号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10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高粱)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实施良种繁育提升工程,抓好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等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强镇和特色小镇,积极探索具有传统平原农区特点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路子。
今后五年,鹿邑还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着力建设“鹿e家”,打好“乡愁牌”“乡情牌”“事业牌”“创业牌”,优化返乡创业服务,使“老乡聚起来、产业引回来、人才用起来”,力争到2023年成为全国返乡创业大数据项目标杆。打造一流人文环境、一流开放环境、一流营商环境,让投资者顺心、建设者安心、企业家放心,在新一轮的发展和区域竞争中占先机、赢主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同时守好重大风险底线、意识形态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安全生产底线、社会稳定底线,让鹿邑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更有品质、更加宜居,让鹿邑的百姓更健康。通过务实干、求创新、肯担当,让鹿邑的发展动能更足、力量更强,让广大群众因鹿邑而自豪、对鹿邑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