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指出健康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
沈丘县全面落实省、市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要求,紧紧围绕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该县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创新实践健康扶贫模式,认真落实健康扶贫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过健康扶贫工作的扎实推进、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该县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员就医经济负担,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摘帽后的巩固提升工作。
将“健康扶贫”上升到事关全局的高度
脱贫攻坚伊始,沈丘县委、县政府就将健康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将人民群众健康与否视为脱贫攻坚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坚决打蠃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把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管理,严格督导考核奖惩。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设立了办公室,制定了严格的奖惩规定和督导考核办法,先后出台了《沈丘县医疗卫生脱贫专项实施方案》《沈丘县进一步深化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沈丘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方案》《沈丘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沈丘县困难群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健康扶贫工作牵头单位,建立了协调推进部门联席制。 各乡镇(办)、县乡各卫生医疗机构均成立了相应组织,并固定专人负责健康扶贫工作,保证了全县健康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将困难群众“看得起病”落到实处
该县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政府兜底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充分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形成对困难群众的多重医疗保障。认真落实 “一免一提两降三救四保”健康扶贫优惠政策:对困难群众免交参保金,提高九种大病门诊救助标准,降低住院起付线和慢性病卡办理门槛,施行民政医疗、残疾康复、政府兜底三个救助,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意外伤害四个保险。通过以上健康扶贫惠民政策的联动实施,2016年至今,全县贫困患者医疗总费用报销比例由75%达到91.5%。困难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在困难群众“看得好病”上下功夫
绿色通道,全程服务。县域内公立定点医院实行了从排队挂号、病人就诊、费用结算等全程导诊服务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方便了贫困患者看病就医。2016年至今,共落实困难群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47668人次,免收住院押金3762万元。信息支撑,方便群众。投资155.7万元,整合对接了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等各项政策信息,建设了“健康扶贫医疗救助一卡通系统”,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免费制作发放了健康扶贫电子就诊卡91000张,就诊卡实现了由纸质到电子的升级换代,实现了贫困群众住院信息微机化管理,优化了医疗费用结算服务模式,就医和结算过程更加顺畅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就诊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基础建设,统一标准。按照 “五个一”目标,除加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外,2017年、2018年累计投入资金1338.8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67个,改扩建村卫生室256个,并对399个村卫生室统一配置了附属设施。目前,全县578个行政村(居委会)都至少拥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人才培养,对口帮扶。多管齐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进力度,通过369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全科医师特岗培训、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基层骨干医师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乡村医生轮训等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570人。认真实施三级医院帮扶县医院和县乡医院“等额对调” ,取得了良好帮扶效果。
在困难群众“少生病”上实现突破
注重宣传教育。县、乡公立医院、各行政村均设置了固定醒目的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栏和标语,发放宣传折页10万份,为贫困家庭制作发放《沈丘县健康扶贫政策一本通》4万本。利用多种方式,面向农村,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力度,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提升健康水平。组织26家县乡医疗单位开展健康巡讲432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2.5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受到省、市肯定和表扬。狠抓免疫规划和疾病防控。在创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县的基础上,加强疾控机构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狠抓预防接种、传染病控制、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措施落实。全县实现了预防接种门诊基础建设标准化、预防接种程序信息化、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常态化、预防接种人员管理规范化。积极落实免费体检。组织县乡村医务人员,携带相关医疗设备,采取进村入户的形式,2016年以来,累计为贫困人员免费体检25.6万人次,及时掌握了贫困人口身体健康状况,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筑起了疾病防治第一道屏障。大力推进妇幼检查筛查。全面实施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产前和新生儿筛查、“两癌”筛查等免费检查项目,促进妇幼疾病早防早治,减少出生缺陷。认真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137个签约服务团队和21个签约指导团队,把贫困患者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00%签约全覆盖,基础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定时履约,清晰记录,提高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获得感。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