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伟 通讯员 张海霞
沈丘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坚持做好行业扶贫,创新工作思维,推进全县公共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产业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发起了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的决胜冲锋。
沈丘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坚持将扶贫扶智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一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首要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的重要论述,着力实现“由外而内”的文化帮扶向“由内而外”的自我成长转变,依托文旅职能优势,为沈丘县率先脱贫摘帽、奔向小康贡献坚实力量。
加强文化自信 助力脱贫攻坚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在行业扶贫方面,全县建成农家书屋578家,配置图书90万余册,年均借阅50多万人次;建成乡村文化大舞台578个,1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全覆盖,22个乡、镇(办事处)均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文化馆和图书馆分馆,县内所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县文广旅局以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入手,通过宣传展板、广播电视、微信、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扶贫方针、政策,宣传身边的扶贫典型、脱贫能手、感人的扶贫事迹,通过丰富地方文化内涵、展示历史名人故事、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熟悉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当地群众的文化信仰和精神支撑,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群众对“文化自信”的接受和认可程度,用文化底蕴和力量为脱贫攻坚打下自信的根基。
开展文艺巡演 激发群众脱贫信心
在助力扶贫方面,一是持续举办乡镇群众文艺演出,如“脱贫攻坚百场巡演”“快乐星期天”“文艺下乡”“三下乡”等系列文化活动200余场(次),举办“元旦”“端午”“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活动100余场次,“全民健身日”“千人徒步活动”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0余场次,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节会、体育赛事,吸引更多游客游览观光,拉动消费,助推群众脱贫致富。二是组织文化馆、演艺公司、图书馆、博物馆等新时代文明志愿队伍、“文艺轻骑兵”深入精准扶贫村和重点行政村,聚焦“三农”,创作编排、演出贴近乡村群众生活实际、迎合乡村群众欣赏习惯、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节目20余个,并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乡村文化大舞台等基层设施,开展精准扶贫慰问演出及“三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
加强文化基础建设 丰富群众幸福生活
按照上级扶贫要求,为全县各个村共安装广播614套,实现了贫困户有线电视信号户户通,2017年共计安装18838户,2018年共计安装4971户,2019年续费安装了15126户,让老百姓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实施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自2016年以来陆续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做到全县578个行政村全覆盖,依托文化广场,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开展广场舞、美丽乡村、文明家庭(个人)等评优评选活动,集聚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宣传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方针,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了贫困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的动力。
组建“党建+帮扶” 不漏一个贫困户
根据沈丘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县文广旅局党组高度重视,组建了“党建+帮扶”临时党支部,下设8个专职帮扶小分队,对北城办事处北马庄、南王庄两个贫困村和范营、郭庄、西孙楼三个非贫困村125户贫困户进行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小分队按照县脱贫办的要求,对帮扶人员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对贫困群众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帮扶措施,共同促进致富项目,为贫困户修缮房屋14户22间,铺设地坪6户,改造厨房设施3户;购买羊30只羊、鸡310只、鸭50只,并修建羊圈2座,并将剩余“三类人员”全部纳入低保,实现了单位所包五个村的8户未脱贫户已全部脱贫,9户脱贫监测户、5户边缘户均没有返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