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2年01月05日
第06版:沈丘新闻 PDF版

黄孟营村:小平菇撑起“致富伞”

食用菌栽培生产基地内,平菇喜获丰收。

本报讯 (记者 高洪驰 文/图) 近日,记者走进沈丘县周营镇黄孟营行政村食用菌栽培生产基地,在一处平菇种植大棚内,只见朵朵平菇破袋而出,基地负责人王士奎和妻子张喜莲正领着几个工人忙着采摘、搬运成熟的平菇。

“老王,平菇现在长啥样了,能采摘了吧?”说话间,王士奎接到一位客户的电话,他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今天我接到的第四个预订平菇的电话!”王士奎是当地有名的“平菇大王”,2021年一共种了8万多袋平菇,眼下正在采摘的是第二茬,电话里跟他联系的是安徽省界首市一家通过微信提前订货的超市经理。望着冷库里临时贮存的800多公斤平菇,王士奎的妻子张喜莲笑着说:“这些都是给客户提前采摘好的预订鲜菇,客户马上就过来收购。2021年的平菇售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6元左右,基本上都是订单收购,产品供不应求。”

王士奎和妻子张喜莲从事食用菌种植已经有30多年了,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食用菌种植已经由起初的小打小闹,逐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生产。2019年,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流转土地10多亩,盖起4个标准化平菇大棚,以当地种田大户遗落的废弃玉米芯为主从事食用菌栽培,年收入40多万元。

“我们现在种植的平菇,栽培周期短、菇盖大、菇体韧性好、肉质厚,深受众多批发商的喜爱。”王士奎介绍,“现在的4个大棚里的8万个菌棒全部用半自动机械装袋,不光能节省成本,还能给本村剩余劳动力和脱贫户带来原料粉碎、装袋、采摘等劳务收益。”

“我在这儿栽培、管理,啥活都干,忙活半年能拿1万多元,家里的农活儿也不耽误。”70岁的村民谢爱平笑着说道。食用菌种植大棚内,几名妇女正在忙着采摘、搬运、削根、清洗、打包、装车,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王士奎说,下一步,他准备带领合作社成员发展多元种植,把食用菌栽培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附近的群众只要愿意学,我就会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们!”

2022-01-05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56705.html 1 黄孟营村:小平菇撑起“致富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