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永团 通讯员 杜浩泽 文/图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民战争,也是一场输不得的生死阻击战;这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自我市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周口军分区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冬季野营训练由集中训转为分散训。各县(市、区)人武部组织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一连”应急协同作用,全区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哪里需要就补缺到哪里,哪里紧急就冲锋在哪里,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擦亮“周口民兵”亮丽名片,在疫情“大考”中磨砺最美本色。
疫情突发 全市民兵闻令而动
近期,河南境内多地发生疫情,我市沈丘、太康等地先后出现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发生后,周口军分区党委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研判、精准指挥所属人武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发布《动员广大官兵和民兵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倡议书》,组织民兵开展抗疫备勤工作,参加设卡、封控、排查、保障等行动。同时,建立“作战值班与疫情值班合一”值班体系,每日与公安、应急管理、网信等部门进行协调联络,及时了解掌握辖区的疫情、社情、灾情和边情,保证精准、快捷、高效指挥。
2021年12月21日,沈丘县发现多例阳性人员。该县民兵闻令而动,连夜协助工作人员对封控区域4000余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先后承担人员排查、道路封控、卡点执勤、环境消杀等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沈丘县人武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迅即组织人员,全方位支援沈丘抗疫工作。
短短一周时间,该县出动民兵2500人次,设置防疫检查点276个。周口军分区及沈丘县委、县政府对民兵发挥的突击队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平时厉兵秣马,急时星夜上阵。“这轮疫情发生前5天,我们刚刚对一支民兵分队进行战备拉动。”该县人武部部长李强告诉记者,定期拉动民兵队伍,是沈丘县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
“沈丘县21日发生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遇恶劣天气侵扰,防控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急需帐篷。”当日上午9时,周口军分区值班室接到沈丘县人武部值班室报告。
“通知全区人武部紧急调拨军用帐篷,全力做好支援沈丘抗疫工作。”周口军分区司令员汤维政当即作出部署,向全区下达命令。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川汇区人武部支援10顶、商水县人武部支援20顶……”上午11时35分,周口军分区统筹协调调度的帐篷陆续运抵。
“装车!”在机关营区广场上,官兵们忙碌不停,把从军分区机关和川汇区、商水县、西华县等人武部调拨的一包包帐篷整整齐齐地装上运输车,紧急送往沈丘县。
14时20分,装满帐篷的运输车抵达沈丘。自行运输帐篷的淮阳区、项城市、鹿邑县人武部车辆也相继到达。此次支援的68顶军用帐篷经过交接、转运,被送往抗疫一线。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沈丘县人武部在周口军分区指挥下,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组织200多名民兵常态化坚守抗疫一线,有力防范了疫情蔓延,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强防线。
请战声声 党员民兵“硬核”力量
天寒地冻日,练兵正当时。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周口军分区组织全区现役官兵、文职人员召开2022年度开训动员会,正式拉开新年度训练工作的序幕。受疫情影响,开训动员会结束后,周口军分区立即安排各县(市、区)人武部进入抗疫指挥“战位”。军分区随后下发《启动“一村一警一连”工作联动机制 全面动员民兵参与抗疫“攻坚战”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武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织民兵投入防控一线。
“我是民兵连长,让我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
“虽已退役,绝不褪色;阻击疫情,不胜不归!”
……
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道梁。鲜红的党旗插向哪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彰显在哪里。连日来,在鲜红党旗的映衬下,“周口民兵”的标识熠熠闪光,铿锵的宣誓响彻周口防疫战场的各个角落。
面对疫情,没有集合,没有点名,也没有战前动员,党员、民兵、退伍军人及在家休假的现役军人纷纷跑步出列,义无反顾站在了排头。他们在各级党组织的召唤引领下,迅速分布到各基层防控点位,全力守护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周边县市陆续出现确诊病例的严峻形势,1月3日,鹿邑县疫情防控任务部署会后,鹿邑县人武部党委迅速启动疫情应战机制,连夜部署,依托战备值班室开设人武部疫情防控指挥部,启动“一村一警一连”应急协同机制,组织民兵队伍会同政府、公安、卫生部门在县域内卡点进行值守防控,配合驻村民警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摸底排查、人员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安排城区一支20人的应急民兵分队作为预备队,随时做好机动支援准备。
在淮阳区各街道、小区门口,同样能看到民兵参与路口卡点执勤、排查返乡人员、日常街道巡逻。“迷彩绿”从乡大街到村胡同,挨家挨户对返乡人员进行登记,并向群众宣讲疫情防控政策与隔离防护知识;按照一米线要求,有序引导群众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在疫情防控服务站,淮阳民兵为群众测量体温,协助群众用手机扫疫情防控码。在社区服务站大门口,民兵和社区负责人对出入人员进行测温,对车辆进行消毒。值班民兵24小时轮流值班,仔细核对排查,对中高风险地区的返淮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落实好“14天集中隔离+7天健康检测”的管理措施;利用广播及发放《致返乡人员的一封信》,向群众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勉励大家养成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与人保持一米距离等良好习惯,尽量减少公共场所聚集,出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性较大、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扫码、测温、登记等。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周口军分区政委车晓辉先后到淮阳区合和花园、市第一人民医院、区公安局实地查看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周口通”APP推广、来淮返淮人员信息登记排查、值班值守等情况的汇报。车晓辉指出,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频繁,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重点做好来淮返淮人员信息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信息台账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和流程,严把疫情输入关口;要把推广“周口通”APP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依托乡镇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快速推广;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坚决守住淮阳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群众过上一个平安、祥和、快乐的春节。
最美本色 周口民兵誓言铮铮
请战声声,誓言铮铮;召能来,来能战,战能胜。他们不是军人或曾为军人,却始终以军人使命为使命,成为疫情防控战场上,群防群控的“硬核”力量。
面对疫情,沈丘县30多名专武干部带领民兵冲锋在前、坚守一线。付井镇武装部部长赵玉辉便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赵玉辉从通过专项考试进入国防动员系统,到成长为镇武装部部长只用了3年10个月。疫情防控一线,他组织辖区民兵卡点布控,对住户进行走访,主动担负起组织群众、摸排信息、维护秩序、卫生消杀、供应保障等任务。辖区群众感动地说:“危难时刻见真情,‘迷彩绿’是我们心中的‘安心色’。”
“我能以民兵的身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也算是为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出一份力,感到很自豪。”扶沟县吕潭乡基干民兵李亚铮说。这些天,他主动请缨到扶沟县和太康县交界处的疫情防控卡点,协助交警和医护人员开展防疫工作。“虽然防疫工作非常忙碌,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基干民兵、专武干部,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我是退伍军人,我有义务坚守一线!”广大党员民兵纷纷请战。白天他们在路口值守,在全村巡逻,摸排外来返乡人员,为村民配送物资,晚上轮流值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一朝入伍,便军魂入骨。他们脱下的是军装,脱不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当疫情来袭时,周口广大民兵牢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使命,抛开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坚守抗疫一线,做群众的“宣传员”“劝导员”“排查员”。
他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三川大地,当战“疫”的号角紧急吹响,他们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前胸后背上,“周口民兵”四个大字,既是身份,更是使命。
据了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市近万名民兵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