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菁菁校园;同窗情深,友谊绵绵。但有那么一小部分孩子因各种原因欺凌同学,给被欺凌者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13岁的小乐是一名初二学生,其母亲把她带到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生魏海燕面前时,小乐已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精神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易烦躁、轻生。
一个月前,小乐突然被几个高年级的同学堵在空教室里威胁、谩骂、围殴,原因竟是其中一个学生怀疑小乐挑拨她和另一名女生的关系,小乐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不敢吱声,更不敢反抗。欺凌者“教训”小乐半个小时后才解气离开,离开前威胁小乐不准告诉家长和老师。
这件事对小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每天都担心被人欺负,小乐整天精神紧张,心慌、易惊,后发展为经常性失眠、情绪低落等,进而常常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哭,持续性头晕。
家人发现小乐情绪反常后,增加了对小乐的关心和安慰,但一段时间过去,小乐依然无法走出阴霾,感觉活着没有一点意思,甚至尝试去药店买药自杀,被家人发现阻止后依然尝试割腕自杀。
小乐父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遂陪小乐到市第六人民医院早期干预科就诊。经主治医师魏海燕问诊、检查,确诊为“抑郁发作”。
入院后,魏海燕基于小乐的经历制订治疗方案,通过心理治疗慢慢开导小乐,利用药物疏肝解郁胶囊、富马酸喹硫平片稳定和改善小乐的抑郁情绪,并帮助小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鼓励小乐多参加娱乐活动和各类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小乐的心里慢慢照进了阳光、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随之情绪、睡眠也比以前好了。
我们遇见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魏海燕说:“校园欺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甚至是司法部门共同努力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欺凌现象,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认真对待。”
魏海燕表示,要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要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对校园欺凌能产生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