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凤霞) 1月27日,全市安全生产暨防灾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市长吉建军出席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书记楼阳生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精神,切实增强风险意识,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以周口一域之安全为全省安全大局作贡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剑平,副市长王宏武、马明超、张元明出席会议。
吉建军指出,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汛情和经济下行多重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注重源头防范,着力改革创新,狠抓责任落实,见事早、行动快、要求严、效果实,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防汛抢险实现了“三保一少”目标,无一人伤亡,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总的充分肯定。
吉建军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重点”,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抓细致、抓到位、抓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和把握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完善防范措施,补齐短板弱项。要紧紧抓住责任落实这个关键,将领导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将法定责任落实到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将安全生产措施嵌入生产流程,将应急能力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将隐患排查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吉建军要求,要紧盯重点,持续深化三年治理行动。按照行动方案要求,聚焦重点领域,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体要求,深化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整治、深化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治理、加强燃气领域安全管理、深化城乡建设和市政作业安全治理、深化消防安全领域风险管控,彻底消除重大安全隐患。要标本兼治,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能力。一方面加快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扩面提质,对照标准,强力推动,确保高标准创建,“双线”运行,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救援队伍能力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应急能力。
吉建军强调,要未雨绸缪,科学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风险。要及早谋划,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面排查隐患,加强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实战演练,全面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准备工作。要全面摸底,加快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总结经验,对去年雨情、汛情和洪涝灾害情况进行总结和复盘,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尤其是水利部门,要谋划好现代水利规划的“大文章”,坚持“四水同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实现水利与航运相结合,灌溉与补源相结合,确保长治久安。要知责担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防汛救灾各项工作要求,拧紧各级责任,加强督导检查,强化应急值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同时,要做好新一轮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落实应急预案,做细应对措施,确保群众安全过节。
马剑平主持会议。张元明通报了我市全国重点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建设情况,并就做好整改提升进行安排部署。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分别就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进行发言。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