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李晓月
时间总是在生生不息的奋斗里,定格时代的脉动,定义成长的精彩。
刚刚过去的2021年,商水在全市“三个一批”项目观摩中取得前三的好成绩,首次迈入第一方阵;2021年河南省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商水的“阿尔本制衣”“盛泰纺织工业园”成为现场观摩点,为全市赢得了荣誉;2021年,全省企业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商水的满意度达100%……刚刚迈入2022年,总投资100亿元的商水县金田纸业项目正式签约,成为全省2022年一季度“三个一批”两家百亿元签约项目之一。
如今的商水,处处闪耀着产业之光、澎湃着开放之势,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与速度。一个个正在建设或已建成投产的重大产业项目,正储备潜能、集聚后劲,撑起商水新一轮跨越赶超的脊梁。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商水县委书记孔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要求:“我们决心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办扎实,全力推动我们的企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从此,商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使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逐步呈现稳步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商水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有哪些特点?副县长王申介绍,商水的“万人助万企”主要有三个特点。
突出一个“早”。商水牢固树立“关心企业就是关心经济发展”的理念,在“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各个环节始终突出一个“早”字。
把握一个“严”。为使企业问题化解工作落到实处,商水率先采用“13710”工作法,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监委和县“万人助万企”办公室抽调人员成立督查组,督查业务单位问题交办情况,督查助企人员疫情防控落实情况等,通过督查发现问题,下发督查通报,跟踪整改落实。
抓住一个“实”。商水成立了77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入驻77家企业,深入走访调查,梳理出企业问题153个,按照“13710”工作法化解问题,化解率100%。
创新举措助企服务出实招
思路决定出路。谈及创新做法,商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郝贵良是了然于胸。
创新“三个六”工作法。在“万人助万企”工作中,商水创新实施“三个六”工作法,即建立落实惠企政策清单、服务企业清单、梳理企业问题清单、编制部门责任清单、落实工作成效清单、企业评价满意度清单六个清单;落实县处级领导包联制度、专班服务制度、督促督办制度、并联办公制度、考评奖惩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六项制度;开展“四卡”服务、派驻人员培训、派驻人员进点对接、企业调研座谈、成立企业家协会、建好四个服务监督平台六项工作。
建机制搭平台,多措并举齐发力。一是建立助企服务机制。该县从一二三产中选出77家企业,作为此次重点帮扶企业,成立77个助企工作专班,专班由1名县处级干部领导、1名科级干部任组长,1名股级干部任联络员,企业悬挂“助企人员公示牌”,公示驻企领导及助企人员,接受企业监督。建立“万人助万企”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种信息。二是建立精准问题台账。“万人助万企”办公室编制《惠企政策汇编》,发放至助企人员及企业负责人手中。各助企人员每天工作岗位在企业,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对照市重点解决12个方面的问题,精准填写“企业问题摸底排查表”,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53件,建立完善企业问题台账。三是成立6个服务专班,即设立综合协调专班、联审联批服务专班、融资服务专班、优惠政策服务专班、法律事务服务专班、用工服务专班等服务专班,围绕协调企业优化产能、融资服务、做大品牌、人才引进,做好“助产能、助融资、助推介、助引才、助保障”“五助”服务。四是发挥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机制。县纪委监委在“阿尔本制衣”等18家企业设立营商环境廉政监督点,把监督的视角跟进到企业生产一线,收集营商环境各类问题线索,严肃处理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使“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应用“13710”工作制度化解企业问题。商水县第一时间响应省“13710”工作机制,化解企业诉求问题,对企业交办问题,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河南南洋防爆董事长王洪涛高兴地说:“困扰我们多年的内涝问题终于解决了。”企业反映雨季厂区积水、排水不畅问题,县委、县政府研究拨出专款400多万,彻底解决了城区道路及部分企业排水不畅问题。六是政银企对接会常态化。该县多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县委书记亲自参加,针对企业资金紧张、缺少流动资金的难题,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搭建银企对接交流合作平台,先后向企业贷款5.5亿元。七是开通了县委书记服务企业发展专线电话。在县政府网站、电视台公布县委书记服务企业专线电话,制定出严格的“受理登记、呈报签批、转交派遣、承办处理、办结审核、回访复核、问效问责”工作流程,为企业项目发展推进畅通诉求渠道。八是建立工作督导与奖惩机制。由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等单位组成督查组,对工作开展情况、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定期督查,编发督查通报。把“问题化解率”和“企业满意率”作为衡量助企行动成效的重要指标。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手段、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郝贵良介绍, “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商水县还全面推行了以办理“舒心卡、企业放心卡、员工金卡、员工绿卡”为主要内容“四卡”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开办、项目建设、企业运营各环节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引向深入,让企业及员工充分感受到“万人助万企”的“实”,营商环境提升的“果”。
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重大项目,是商水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新年伊始,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的金田纸业项目正式与商水签约。该项目是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主的清洁、环保项目,由东莞市金田纸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占地面积约3000亩,包括年产350万吨高档包装纸和50万吨化机浆、半化学浆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创造60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年产值可达150亿元,增加税收约8亿元。项目计划分三期投资,其中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50万吨高档包装纸及自备电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二期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高档包装纸、50万吨化机浆、半化学浆及自备电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三期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高档包装纸及自备电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商水金田纸业的有序推进,全县项目建设必将再提速。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付留中透露,让全县干群振奋的不仅仅有商水金田纸业项目,还有亮眼的成绩单。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底,商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0.5%;完成增值税完成28699万元,同比增长43.36%;工业用电量5197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壮大。2021年商水县成功申报“海创饲料”“ 颍河电子”“ 利星包装”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普爱饲料”顺利复审,全县的高新技术企业由10家增至13家。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阿尔本制衣”“ 颍河电子科技”去年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积极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去年商水县成功申报“润商服饰”“ 盛泰服饰”“ 佳利达纺织”3家智能工厂(车间),全县智能工厂(车间)由原来5家增至8家。
科技创新平台日益完善。“阿尔本制衣”的“服装设备工业设计中心”通过河南省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2021年11月22日,河南智氏中草药有限公司的“中药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沁润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浓度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颍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城市智慧照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企业通过“周口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审认定。截至目前,商水县省级创新平台达6家、市级研发中心11家。
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成效显著。去年商水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在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扶贫办年度综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至此,商水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已连续3年在科技特派员综合考核中被评定为全省优秀等次。
工业企业发展后劲十足。商水县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链条日益壮大和完善,润商服饰科技园一期投入生产,二期在紧张施工;盛泰浩邦工业园1#、2#服装车间、针织制造项目都已投产运营,印染产业园开工建设;牧原食品加工产业园投产运营。商水县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全产业链、高质量方向大步迈进。
工业企业集群优势日益彰显。2021年6月29日,河南省工信厅下发文件,将商水县产业集聚区命名为“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纺织服饰)”。
企业科技项目和成果申报成绩显著。为提升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商水县工信局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21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经过筛选和审核,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的“无抗饲料对仔猪肠道健康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厅150万元资金支持。河南华安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5HL-100型连续式谷物烘干机,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畏“亮点”遮望眼,紧盯“痛点”下苦功。郝贵良表示,商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帮助下,将持续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引向深入,补短板、强弱项,开新局、展新姿,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把眼前的事办好,把长远的事谋深,把握主动权,增创发展新优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